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4篇 |
免费 | 216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12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Yi Lin 《Synthese》1989,79(3):473-488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ZFC axiom system is consistent, the following are proved: (a) there is no system whose object set consists of all systems; (b) any system is not an object of itself; (c) any system is constructed with basic elements (elements which are not system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epistemology are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theory so-called science of science; the existence of basic particles in the world; and the existence of absolute truths.This paper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Auburn University, presented atThe 20th Annual Spring Topology Conference, entitled The ZFC Axiom System and Problems in Epistemology. 相似文献
2.
Major sources of stress in Hong Kong teacher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guidance work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stress. A survey of 415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revealed that guidance-related aspects of work constituted a major dimension of stress, with guidance teachers, female teachers, younger teachers and junior teachers perceiving more stress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is dimension. Workload and time pressure were perceived as the most stressful aspects of work for all teachers. Results also show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and biographical variables.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teachers doing guidance work in Hong Kong and internationall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斯多亚学派认为人的激情如悲伤、恐惧、欲望、快乐是一种心灵的剧烈运动,是超越理性的冲动,因而是灵魂疾病.真正好(善)的东西是德性,德性是幸福本身,是有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拥有德性,就必须运用自己的理性,合乎自然而生活.只有顺从自然的必然性,人的灵魂才能因此宁静而健康. 相似文献
4.
该文试图考察福柯的自律的话语理论并反思考古学的症结。文章从“历史先天”这一关键词出发,阐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如何将对话语的实证描述和探索话语构成的先天规则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在对话语的形式分析的同时,超越传统哲学深陷其中的三对矛盾:“经验-先验”、“我思-未思”、“本源的隐退-回归”。围绕着“陈述”的三个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福柯为此所做的努力,即打通共时与历时之隔,经验与先验之分,实现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联姻。文章最后指出这种自律的话语理论的症结所在,认为福柯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跳出“有限性解析”的窠臼。 相似文献
5.
6.
军医大学人文教育需求的实证研究,以第三军医大学2005级7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医学人文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初步探讨军医大学学生对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的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调研中还发现,学生对医学人文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认为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是未来医生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是主要的进食障碍症状。进食障碍的影响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例如媒体和同伴的影响)、家庭因素(如困惑和冲突)、消极情绪、低自尊水平和对自身的不满及认知和生物方面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8.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传统药物治疗认识中的许多误区影响人们对疾病的合理治疗.积极宣传药物治疗新理念,普及现代药学知识和理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药物治疗的认识水平,是避免出现药物治疗认识误区的主要手段.应加强宣传力度,带领群众走出误区,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高职生因果定向的特点及因果定向与学生学业表现(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关系。该研究以修订的一般因果定向量表为工具,在济南和淄博的三所高职抽取505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修订后的一般因果定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高职生在因果定向的三个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由高到低依次为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定向;3)自主定向显著正向预测学业表现,控制定向显著负向预测学业表现,而非个人定向对学业表现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我国高职生与国外被试的因果定向特点基本一致,说明因果定向具有一定的文化普适性。同时,不同因果定向对学业表现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教育者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因果定向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些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在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中,逐渐关注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特别是试图从当代哲学的视角解读他的语法概念的思想内容。(Forster;陈嘉映;韩林合,第11章)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维特根斯坦对"语法"概念的使用完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格,而如何理解其"哲学语法"概念,实际上意味着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