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18篇
  8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繁殖群中婴幼川金丝猴社会关系发展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瞬时取样法,对繁殖笼内出生的两只婴幼川金丝猴进行连续22个月的行为记录。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婴猴断乳大约在19—20月龄;断乳表现为母婴之间矛盾冲突的过程;群内其他雌性对初生婴儿表现出明显的抢婴、护婴和育婴行为;父亲对婴幼猴表现出接纳和容忍的态度;婴儿在断乳前是群内全体成员保护和爱护的对象,以后开始进入社会关系网,受到成年个体的责备,但很轻微;雌性幼猴在32月龄时尚未被记录到对群内成员表现威胁、蜷缩和匍伏等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类颜色视觉的计算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有机地结合了计算视觉理论和生态学视觉理论,指出颜色信息处理的根本任务是检测环境中的光不变量。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颜色视觉的计算理论以及计算理论本身的生物学标准。初级视觉计算是典型的不适定问题,动物的视觉系统则利用视环境中存在的条件将该不适定问题转化为定解问题。本文引入颜色视觉计算的免要条件,客观性约束,以及颜色认知的神经表象,证明了上述约束下颜色算法的存在性。本文给出了构造颜色知觉的基本假设。同时,该文还讨论了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神经表象的完备性,主观色觉的客观性,明度知觉和颜色知觉的统一,人类主观色觉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婴儿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奇  曾琦 《心理科学》1997,20(4):298-302
本研究采用严格的实验室测验法,从年龄趋势、学习能力、性别差异三方面考察了8~11个月婴儿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1)婴儿的共同注意力在8~11个月间逐步提高,9个月左右出现显著的发展性变化,但1岁以前,该能力的发展水平都较低;2)就共同注意而言,婴儿具有从练习经验中学习的可能性,且学习能力存在年龄差异,8个月的婴儿基本不能从练习中受益,而8个月以上的其他三组婴儿在练习后共同注意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总体而言,女婴共同注意能力的发展水平显著地高于男婴。  相似文献   
4.
8─11个月婴儿迂回行为发展特点与学习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奇  陶沙  曾琦  芦咏莉  王雁萍 《心理学报》1997,30(3):286-293
采用程序标准化的婴儿迂回行为测验,探讨了244名8-11个月婴儿的迂回行为发展特点及学习能力。结果表明:(1)8-11个月婴儿的迂回行为水平表现出随婴儿月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2)8-11个月的婴儿具有从反复尝试中学会迂回行为的可能性,其中9、10个月的婴儿的学习可能性较大,而8个月婴儿的学习可能性较小。(3)8-11个月婴儿的学习速度随月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Summary feedback involves withholding feedback from subjects until the last trial in a block is completed, and then presenting feedback about each trial. A variation of this method, called average feedback (Young & Schmidt, 1992), presents subjects with only the mean of the trial block.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se methods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a simple motor skill. Five groups of subjects (n = 16 per group) performed 60 acquisition trials of an aiming task involving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accuracy. We presented average and summary feedback based on either 5-trial blocks or 15-trial blocks and compared these schedules with every-trial feedback. During acquisition, all groups improved with practice, with a slight tendency for the every-trial condition to have less absolute error than the longer summary and average conditions. Analysis of delayed no-feedback retention tests, however, revealed a strong advantage for the 5-trial summary and average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he every-trial condition.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for long blocks of acquisition trials without augmented feedback, the performance variability of those trials was associated with retention performanc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how these different manipulations may make feedback less useful during acquisition, but foster the use of certa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ctivities that enhance overall learning.  相似文献   
6.
语义联系类型和强度对预期推理生成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8,31(1):14-20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实验方法,由被试生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组成这些事件的各种活动和活动的参加者。然后,对这些事件熟悉性、对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形成事件以及每个事件活动序列,并据此编制实验材料。实验主要考察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于熟悉性高的事件的预期推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进行事件预期推理时的加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1)高工艺记忆能力的被试对事件的预期量小于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中的预期推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6,29(3):238-244
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阅读描述日常生活事件的段落时预期推理过程的资源分配特点,及其与阅读焦点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预期推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2)工作记忆能力强的被试进行预期推理的范围较广;而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被试推理范围较小。(3)工作记忆能力较弱者对每一个项目的激活量较大。(4)对于非常熟悉的事件,预期推理不受焦点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A study of the 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 in American 3- to 5-year-olds was replicated with Chinese 3- to 5-year-olds. The error patterns, age changes, and absolute levels of performance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samples. 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this distinction may be a universal, possibly age-linked development that is probably fueled by experiences with appearance-reality discrepancies that are available in all cultures.  相似文献   
9.
齐鲁饮食文化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定文化形态的饮食观念,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起着促进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作用。齐鲁饮食习俗中“上顺天道、适时进食”的自然生态观,“长幼有序、进食有礼”的礼俗观,“敬天爱人”和谐观,“孝敬父母、以和为贵”伦理观,“以大惟美”待客观,是齐鲁饮食文化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儒学思想实现社会统治方略和社会管理的具体体现。新的历史时期,齐鲁饮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发展与对外交流,去粗存精引领社会饮食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许多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服务应答顾客需求,然而多项研究指出用户并不总是对此感到满意。本研究围绕着用户对AI的心灵知觉的产生和影响,探索了驱动用户对AI服务态度的关键因素及使用促进策略,包括(1)机理分析层面:用户与AI早期接触的线索和体验因素如何使得人们产生了AI“擅长计算却缺乏感受”的心灵知觉?(2)调节作用层面:不同的用户内部状态和AI外部特征怎样调节了这种心灵知觉的形成和激活?(3)促进策略层面:将AI拟动物化和提供技术援助为何能借助心灵知觉使得用户在更广泛的场景中接受来自AI的服务?本研究试图在学理层面构建一个基于心灵知觉理论的新型AI服务接受模型,为从理论上解释用户对AI服务的矛盾态度提供心理学参考;同时试图在实践层面上借助心灵知觉理论提出两种促进用户接受AI服务的路径方法,为企业在服务中提升AI的应用效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