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头行为指的是线下社会互动时个体因使用手机而冷落社交对象的行为。目前关于低头行为研究最多的是伴侣低头行为。文章在剖析伴侣低头行为内涵之外,分析了伴侣低头行为带来的影响,并从期望违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三个视角阐释伴侣低头行为发生的理论机制。总体上,基于现有研究我们认为未来可以从深化作用机制和探索跨关系研究(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伴侣低头行为对亲密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陶睿  郑蕊 《应用心理学》2023,(2):162-170
鉴于防护行为相对欠缺的现状,本研究旨在探究雾霾知觉影响防护行为的情绪机制和未来自我连续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合本土自我心理学,我们将西方的未来自我连续性从“小我”扩展至“大我”,提出包含未来子孙的未来“大我”连续性。研究发现(N=262)雾霾知觉通过焦虑引发防护行为,且该促进作用仅对拥有中等水平以上未来“大我”连续性的个体成立。未来“小我”连续性的调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设计防护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成瘾行为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对成瘾人群时间洞察力的研究成为探讨成瘾行为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新的视角。过去消极、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取向的个体更可能出现成瘾行为, 而未来时间洞察力取向则是成瘾行为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它不仅可以减少成瘾行为的发生, 也有利于成瘾行为的康复。从自我调节, 冲动性决策等行为机制和前额叶的神经机制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时间洞察力对成瘾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成瘾行为者时间洞察力的一致性与特异性; 采用纵向研究方法探讨成瘾者时间洞察力的动态变化过程; 对成瘾者的洞察力进行干预, 增加成瘾者的未来时间洞察力, 减少其过去消极和现在时间洞察力取向来帮助成瘾者实现时间洞察力的平衡, 从而提高其戒断效果。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长期收益的跨期决策风格如何影响当下不诚信行为是决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研究着意探讨未来自我连续性对不诚信行为的规约作用及其条件。结果发现,(1)未来自我连续性高的人,更不能容忍不诚信行为,不诚信行为的意向更弱;(2)考虑未来后果在未来自我连续性与不诚信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未来自我连续性越高的人,越多考虑行为的未来结果,不诚信行为的概率越低;(3)熟人/陌生人情境对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考虑未来后果间关系发挥调节作用,熟人情境下,未来自我连续性高的人也会更多考虑行为的未来后果。这些发现对于理解自我连续性的行为规约功能和基于个体跨期选择助推诚信环境营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楠 《大众心理学》2022,(10):40-41
<正>反刍思维是指不断思考过往负性事件带来的消极结果以及产生的原因,而过度思维是对一件事的不断分析、向事件各个方向的展开。过度思维方式具有极强的展开性、不可抑制性,且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和自我评价,通常指向未来。我们往往需要区分问题解决和过度思维之间的界线,但对于个人来说,两者极易产生模糊与混乱,解决问题的路也许已经走入歧途,你却仍沉浸其中。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些不如意之事,不喜欢之人,这些往往又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烦恼。其实,这些烦恼都是由我们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正是这些不合理信念给我们带来情绪和心理上的困扰。我们又很难排解情绪困境,是因为我们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思想去调整情绪,改变思维方式,最终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相似文献   

7.
王晓田 《心理学报》2019,51(4):407-414
本文提出了决策中不确定性的五种类型及其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应对机制:用简捷启发式替代加权求和应对信息不确定性, 用直觉应对认知不确定性, 用价值观预测选择偏好应对行为不确定性, 用决策参照点的权重替代概率应对结果不确定性, 用时间换时间以降低延迟折扣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新行为经济学应当通过“为什么”的功能性分析, 找到行为助推的心理杠杆。化解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行为助推; 化繁为简是行为助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经典内隐联想测验任务,研究了现在享乐、现在宿命和未来三种时间洞察力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以及未来情景性思维在时间洞察力类型与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未来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高于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特质中学生;未来情景性思维水平在中学生时间洞察力类型与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未来情景性思维显著提高现在享乐和未来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而对现在宿命特质的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的发现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特质是中学生选择健康行为的积极因素;未来情景性思维能促进现在享乐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  相似文献   

9.
赵昆 《道德与文明》2017,(5):116-121
当今社会,经济学原则被认为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最有效原则,金钱被用来衡量一切,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我们虽不能简单指责经济学原则的扩大化运用,也不能断言当今社会就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社会,但"经济学帝国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对当今社会毕竟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问题。就"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理论误区而言,在伦理视阈下,可主要概括为:一元绝对的方法论、唯经济原则的行为选择论和泛市场的价值观念等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警惕将市场价值观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危险。  相似文献   

10.
保守你心     
本世纪心理学最伟大的新发现之一,就是你的思想控制你的行为。如果你想改变你的行为,就须先改变你的心思意念。事实上,在几千年前,所罗门王就已指出“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  相似文献   

11.
你不必自卑     
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自卑源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的呈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和行为层面,时时处处跟他人的比较。比较就是竞争,竞争就是在智力和体力上对他人实施攻击。  相似文献   

12.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3):44-45
我们每天面对着危险和致命的病毒,如谎言、诱惑和偷窃、自杀、流言蜚语、情绪失控等其他的错误念头,这些会毁掉你的个性、婚姻、孩子、工作和整个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小心选择那些进入自己头脑的东西,并及时清理头脑中的垃圾。  相似文献   

13.
考察未来取向测试新方法(作品分析法)有效性及对比已有测量方法(自陈问卷法、行为测试法)的优缺点。结果发现,问卷法测得青少年未来取向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行为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测得青少年未来取向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提高;问卷法测得未来取向与学校投入相关密切,行为测试法测得未来取向与学业成绩相关密切,作品分析法测得未来取向与学校投入、学业成绩均相关。作品分析法是一种有效测量青少年未来取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每个人似乎都很忙,每个人都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和专注地完成更多的小事情,于是越来越多有自我提升需求的人开始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制订各种各样的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完成这些计划会带来很高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完不成就难免觉得沮丧和焦虑,而长期不能完成计划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事实上,总是完不成制订的计划或许并不是因为个人的执行力差,而是因为总是估计不准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而往往为未来安排过多的任务。也就是出现计划谬误。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带来了青少年媒体使用行为的变化,其中媒体多任务现象尤为显著。为全面了解在青少年群体中日渐普及的媒体多任务行为,本文首先介绍该现象的概念界定,其次概括研究中的理论基础和测量方式,并总结了青少年媒体多任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未来应加强对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对媒体多任务行为的影响、媒体多任务行为的性别差异、媒体多任务行为的生态化测量以及媒体多任务行为积极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未来情景思维(Episodic Future Thinking, EFT)主要指人们基于当前情景或过去经历来思考、想象未来的过程, 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设想。根据已有的行为实验和神经影像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结果, 系统论述了未来情景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以及个体过去的生活经历及相应记忆和个体生活目标对其的影响, 通过概括和分析行为和脑神经两方面的证据来论述未来情景思维会对人们具体生活实践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双向影响。当然,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来情景思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特别是要细化未来情景思维的类型, 探讨未来情景思维可能导致的不适应行为以及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机制, 从而为人们如何更积极地适应未来提供更充分的实证证据和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7.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违背人际相互尊重的原则, 为组织环境带来广泛的慢性危害, 但由于其表现形式温和、伤害意图不明显, 因而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 和谐的工作环境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回顾国外研究, 对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前因变量和影响结果进行了系统梳理, 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制度设计和选拔培训的管理启示, 并提出测量本土化、机制情境化、层次群体化、视角动态化等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们能否这样常常问问自己:我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感觉有意思吗?我满意现在的生活吗?我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吗?  相似文献   

19.
虽然知道是我的投射,但是别人的有些行为真的让我很难受。虽然知道与我无关,但是别人的言语真的触痛了我。虽然知道我不该这样想,但我还是一直逃避着去面对它。虽然知道愤怒、悲伤没有用,但我还是无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我们是如此地身不由己,主要还是因为惯性的情绪在操控。深沉的行为和情绪模式,就像计算机里的程序一样在操控我们。我们之所以会让情绪操控,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情绪后面代表的痛苦。也许是因为不被尊重  相似文献   

20.
耶稣,我们是你的歌者,因为你是天主的歌者。你用天主的圣言作歌,你的歌唱的是福音。我们用你的宝血作歌,写在生命的旅路上。你,就是福音,你就是天主的歌。走在朝圣的旅途中,我们的心灵在歌唱。得胜的消息在霞光中传递,我们已经战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