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语词的内涵与外延内涵与外延,是两个重要的语义概念。在传统逻辑中,往往说及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其实,严格说起来,应该是语词(或词项)的内涵与外延,一个词项的意义,就表现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根据现代逻辑的观点,内涵就是(?)一个语言表达式和它的外延产生联系的某种东西,也就是用来在许多可能世界中识别外延的一种原则(或标准),而外延就是用这个原则得以识别的那个或那些对象,或者可以将内涵解为从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项。例如,“商品”这一语词的内涵就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  相似文献   

2.
关于空词项及其内涵与外延的对称性问题陈晓平(武汉大学哲学系)空词项通常是指有内涵而无外延的词项,在传统逻辑中又叫做“空概念”。由于考虑到“概念”一词的心理学成分太多,故现代逻辑倾向于用“词项”(term)。空词项的问题历来是逻辑哲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  相似文献   

3.
内涵和外延,是语义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逻辑教材中谈到内涵和外延问题,都应划归语义学的范围。普通逻辑认为,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概  相似文献   

4.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比关系,是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互相比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关系。《普通逻辑》在阐述反比关系时写道:“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大,则它的内涵愈少,反之,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小,则它的内涵愈多。”我认为,这样表述反比关系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确切的。当一个概念的外延扩大(或缩小),而它的内涵减少(或增加)时,这个概念已经不是原来的概念了。实际上,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互相制约的情况下已经形成了它的属概念(或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是属种(或种属)两个概念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比关系,是在并且只有在属种(或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略) 二、1.定义是以简短的形式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的规则是:(1)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2)定义概念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概念。(3)除非必要,定义概念不应包含否定概念。(4)定义应当清楚、确切。2.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相容,而外延之和等于其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外延完全不相容,而外延之和小于其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举例略。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有一篇逻辑知识短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使概念明确、具体,可以对概念的外延加以一定的限制(在语言表达上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上定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加上状语)。”这样讲是不够准确的。限制是一种增多概念内涵缩小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也是一个由外延较大的属概念(上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种概念(下位概念)的过程。限制的作用是使概念明确、具体。例如,我们说,“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  相似文献   

7.
1.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从思维内容各不相同的各类判断和推理中抽象出来,并为它们各自共同具有的一般形式结构。它包含有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2.辑逻常项是指在一个思维形式的结构中保持不变并决定这种结构的逻辑特性的部分。例如,在“如果P则q”中,“如果……则……”就是逻辑常项。逻辑变项是指在一个思维形式结构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判断来代换的部分。例如,在“如果P贝q”中“P”,“q”就是逻辑变项。3.以A、B代表两个概念,以a、b分别代表两个外延,真包含于关系是,所有的b是a,并且有a不是b,那么,B与A就真包含于关系,或者说,B真包含于A。  相似文献   

8.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科学概念都要注意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去把握它。教师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某科学概念(例如:概念A),可以问这样两类问题: 1、什么是A?或A的本质是什么? 2、哪些是A?或A分哪几类? 第一类问题是问概念A的内涵,第二类问题是问概念A的外延。学生正确回答了这两类问题,可以大致认定他们正确理解了概念A。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某概念,  相似文献   

9.
普通逻辑所讲的概念间的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概念的外延通常用园圈来示意。所以,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两个园圈之间的关系来示意。这样的关系最基本的有而且只有如下四种: 全同关系属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涵义语义与关于概称句推理的词项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称句推理具有以词项为单位的特征并且词项的涵义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有的处理用A一表达式表达涵义,不够简洁和自然。亚里斯多德三段论是一种词项逻辑,但它是外延的和单调的。这两方面的情况使得有必要考虑新的词项逻辑。涵义语义的基本观点是:语词首先表达的是涵义,通过涵义的作用,语词有了指称,表达概念。概称句三段论是更为常用的推理,有两个基本形式GAG和Gaa。在涵义语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系统GAG和Gaa是关于这两种推理的公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熊哲宏  丁芳 《心理科学》2008,31(1):234-235,204
皮亚杰新形式化理论涉及的是如何把思维机制加以形式化--心理逻辑学--这一特殊问题.本译丛向读者表达了皮亚杰新理论的两大学术贡献:(1)从群-格概念转向"态射-范畴论";(2)从外延取向的外延逻辑转向注重意义蕴涵的内涵逻辑.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中学语文里有逻辑知识短文,现在被删去了。但是各种考试又都在考逻辑能力,因此,有的考生虽然有了该科的知识,常常因逻辑能力差而失分。随着选择题份量增大,迷惑因子增多,逻辑训练差了,更易冤枉失分。所以,要想在各种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中提高考分,学点逻辑确属必要。试题涉及逻辑的地方有:(1)调整顺序;(2)确定指代对象;(3)找(填)出空白;(4)选择对概念的最佳解释(关系内涵、外延、一词多概念、一概念多词语……);(5)  相似文献   

13.
《北京晚报》上曾进行过油画是否也是中国画的争论。有的说,油画电也是中国画,中国画不应只限于在宣纸上画出的画。有的说,油画就是油画,中国画就是中国画,油画不是中国画。我不懂绘画艺术,因而不敢也不想去评论争论双方谁是谁非。但是,我感到其中有一个逻辑问题,却是值得争论双方首先注意的。这个逻辑问题就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问题。慨念这种思维形式,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也就  相似文献   

14.
界说(Defintion,或译为定义)是逻辑学、尤其是逻辑哲学讨论的主题之一。界说是一种界定语词的性质、从而在形式上确立该语词的特定的逻辑方法。现代逻辑对界说的研究不同于传统逻辑,它所研究的界说既可以界定概念的内涵意义,也可以界定概念的外延范围;既可以界定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可以界定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现代逻辑的界说主要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现代逻辑产生以后,逻辑与语言的联系日益密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的层面逐渐加深,而且在方法上也日趋严密。但是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由现代逻辑所发展起来的外延理论,把逻辑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把语言看作思维的逻辑演算,面对语言表达式的内涵问题、意义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因而在将逻辑运用于自然语言的分析时常常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自然语言逻辑的建立由此也显得步履维艰。这种状况直到本世纪60年代由逻辑学家坎格尔(S、Kangerl)、克里普克、刘易斯、欣梯卡等人提出了一种可能世界语义学的理论之后,局面才为之改观。不少逻辑学家认为,可能世界是个强有力的理论概念,它能阐明  相似文献   

16.
我很少看有关逻辑与语言学方面的杂志。最近偶阅《逻辑与语言学习》杂志九一年第一期,仔细阅读了朱建平同志写的《怎样将概率理论运用于自然语言的推理》一文。感到文中所用概率定义有误,有必要提出来商榷。概率论是研究或然事件规律性的科学。概率是概率论中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同其它一切科学概念一样,有其确定内涵和外延。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或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简论摹状词     
日常语言我们用两种方式指称个体,一种是专名,另一种是确定摹状词。确定摹状词通常就简称为摹状词。以下都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摹状词”一词。虽然摹状词与相应的专名指称同一的个体.但两者的指称方式、意义、功能以及包含在语句中的含义是很不相同的。这一点只有在把现代逻辑的工具运用于日常语言的分析,特别是在罗素发表了  相似文献   

18.
“限制”是形式逻辑(即普通逻辑,下同)所研究的明确概念的简单逻辑方法之一。以科学性著称的形式逻辑,对限制这一方法的理解,本应同思维实际相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比较流行的形式逻辑读物,大多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出发,把限制理解为“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其外延的逻辑方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如果这一解释适用于任何概念,其中也包括单独概念,就会与形式逻辑关于单独概念的定义相矛盾.因为在形式逻辑看来,单独概念是外延最小的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象思维这个词组屡屡在人们语言中媒体中出现,至于它的内涵与外延部分至今也未有一个确切的界定。这是因为这个词组内的三个词(艺术、形象、思维)也难以规定一个确切的定义,同时,艺术、形象、思维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也就是说是在变化中存在的概念。但是,  相似文献   

20.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逻辑是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別。然而,语法与逻辑又有密切的联系。作为语法单位的词、词组、句子和句群(有人认为句群是介于句子和篇章间的语言单位),同逻辑上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存在着对应关系。词和词组一般是表达概念的,句子一般是表达判断的,句群一般是表达推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则是语言的思想内容。正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