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穆斯林》2023,(3):17-22
<正>1957年7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成立8周年的喜庆时刻,《中国穆斯林》杂志汉文、维吾尔文两种版本应运而生。从此,这本承载着全国穆斯林群众美好心愿的综合性伊斯兰文化刊物,成为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传播伊斯兰教知识、开展伊斯兰学术文化交流、讲述穆斯林爱国爱教故事的新园地。从创刊起,《中国穆斯林》杂志始终坚持爱国爱教、在教言教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2.
一、爱国爱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中正和平、宽容和谐、敬主顺圣、爱国爱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长期以来,中国穆斯林在践行伊斯兰教和平理念的历史进程中,有过艰难而可贵的理论探索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始终秉承和恪守爱国  相似文献   

3.
“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是伊斯兰教信仰理论方面的一个重要命题。伊斯兰教把爱国与爱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爱国列入信仰的范畴,是伊斯兰教的一项智慧理念,是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一个关键点和切入点。爱国,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爱教,是穆斯林珍贵的信仰之泉。千百年来,有多少穆斯林仁人志士为之而努力,为之而奋斗,为之而献身。爱国爱教,是穆斯林一贯坚持的基本准则,是伊斯兰教固本强基的立身之本,是穆斯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一、爱国爱教,和谐统一国家,人类现世生活的地理区域。从出生到死亡,人们始终都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4.
爱国守法、中道包容、两世吉庆,是伊斯兰教的思想主张,是穆斯林的追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穆斯林要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敬主爱人、中道包容、服务大众、两世吉庆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好穆斯林、好公民。  相似文献   

5.
值此《中国穆斯林》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笔者不禁思绪联翩。现应约将脑际的杂感书后,以聊表贺忱。爱国爱教情有独钟作为一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工作者,笔者对中国穆斯林在举步维艰的环境中创办的爱国爱教报刊情有独钟。戊戌变法以来,清王朝内外交  相似文献   

6.
<正>爱国守法、中道包容、两世吉庆,一向是我国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是穆斯林应尽的义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个公民都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穆斯林要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敬主爱人、中道包容、服务大众、两世吉庆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好穆斯林,好公民。一、爱国守法是穆斯林的义务。伊斯兰教一向认为"爱国是信仰的一部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古兰》“圣训”永遵循。敬畏真主,认主独一;学习穆圣,身体力行;恪守“五功”,坚定“六信”;戒恶扬善,济世悯人。我们追求,今生的幸福,我们不忘,后世的永恒。中国的穆斯林,要发扬伊斯兰教真精神。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爱国爱教”牢记心。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独立自主,振兴教门;遵纪守法,服务社会;团结稳定,利国利民。我们继承,祖辈的传统,我们发扬,民族的精神。中国的穆斯林,要高举爱国旗帜向前进。我们是中国的穆斯林(歌词)@马子美  相似文献   

8.
正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对穆斯林做好一名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应该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公民,这不仅是穆斯林自身的需求,而且是全社会的要求。一、伊斯兰教和谐理念对穆斯林的公民意识的影响伊斯兰教拥有积极进取谋求两世吉庆的人生观,爱国和服从主事者的政治观,宽容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穆斯林》杂志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综合性刊物。创刊于1957年,有汉文和维吾尔文两种文字版本。汉文版现为双月刊,维文版为季刊。该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协助人民政府宣传介绍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为各民族穆斯林服务。宣传报道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各民族穆斯林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领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活动情况及模范先进人物事迹;介绍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教制、教规和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发表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伊斯兰教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0.
<正>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对于穆斯林做好一名合格的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正的穆斯林,应该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公民,这不仅是穆斯林自身的需求,更是全社会的要求。一和平、顺从是伊斯兰教的宗旨。伊斯兰教拥有积极进取谋求两世吉庆的人生观,爱国和服从主事者的政治观,宽容中道、与人为善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正>爱国守法、中道包容、两世吉庆,是伊斯兰教的思想主张,是穆斯林的追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穆斯林要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敬主爱人、中道包容、服务大众、两世吉庆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好穆斯林、好公民。一、爱国守法是穆斯林应尽的义务伊斯兰教认为"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寺坊是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一种传统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伊斯兰教来到中国后产生的特殊社会组织,最终发展演变为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典型的民族社区形式.西安穆斯林秉承伊斯兰文化传统,又具千年古都历史文化深厚底蕴,中国伊斯兰教传统文化特征非常明显.本文从社会组织视角,以西安穆斯林寺坊历史概况和寺坊组织的构成及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述,探讨中国伊斯兰教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第70个年头,也是我国各族穆斯林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70年。70年来,我国伊斯兰教界和各族穆斯林群众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与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努力实现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伟业,并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光明前景。值此庆祝新中国70华诞之际,经中央统战部批准,我们汇聚于美丽的滨海之城,  相似文献   

14.
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乃至国际政治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为使人们全面正确地理解泛伊斯兰主义与中国穆斯林的关系,使西部大开发中的穆斯林各民族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祖国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就泛伊斯兰主义的团结精神、新泛伊斯兰主义的要旨、中亚“新瓦哈比”运动与沙特瓦哈比教派对我国穆斯林的影响做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一向认为"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一理念给各国穆斯林规范了道德原则。对于所有穆斯林来说,爱国主义都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对祖国的感情,是可以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的。  相似文献   

16.
在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中,穆斯林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做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刻的反思,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互相交流与相互理解。民国时期穆斯林学者们的探索历程是一种积极的文明对话行为,有着很强的文化自觉意识。他们的这种文化认知行为和理论解释范式不仅是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意识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跨文明对话的精神动力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纵观伊斯兰世界,用艺术表现伊斯兰文化的艺术家不乏其数。或用书法或用诗歌或用音乐等等。而在绘画领域中,用中国艺术形式创作伊斯兰绘画,并且成绩较为突出的当数穆斯林画家伊卜拉欣·程全盛。 伊卜拉欣·程全盛 1964年生于山西翼城县一个穆斯林之家。环境熏陶,润志无声。受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双重滋润,自幼爱国爱教。 1976年开始自学绘画。 1983年创作反映改革开放的中国农村题材。他以当地正月期间“闹红火”为素材,创作了《正月十五》,作品反映了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在山西省首界农民画展中获金奖。选送全国首界农民画…  相似文献   

18.
金汝彬 《中国宗教》2006,(10):37-44
要以敬主尊圣的信仰化育人,以爱国爱教的思想教导人,以团结和平的意识塑造人,以劝善戒恶的精神培养人,提高全中国穆斯林的素质。我希望全国的阿訇、大毛拉、大尔林都来关心、支持和帮助讲新“卧尔兹”的工作,这是一项我们共同的事业。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必将编写更多更好启迪心灵,坚定信仰,爱国爱教,激励进步的新“卧尔兹”,让伊斯兰的真理更紧密地与我国穆斯林生活的实际结合在一起。乞求真主襄助我们成功。阿敏!  相似文献   

19.
穆斯林妇女的面纱是宗教信仰的标志。它是在穆斯林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服饰的组成部分,反映了穆斯林妇女的宗教信仰、政治倾向与审美价值观念,代表了穆斯林的文化价值趋向。它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穆斯林》创刊50周年。首先,我代表延东同志、代表中央统战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广大穆斯林群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中国穆斯林》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综合期刊,也是全国中文宗教类核心期刊。50年来,《中国穆斯林》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领导下在各族穆斯林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宣传介绍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传播伊斯兰文化优良传统,宣传各族穆斯林群众在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和爱国爱教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报道国际国内伊斯兰教方面的大事,传递各种信息,展示广大穆斯林群众的要求和心声,在反映教内动态、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和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各族穆斯林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