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天津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岸狮子林桥旁。为法国天主教传入天津后第一座教堂,见证了天津近代以来发生的许多大事。后虽经几次毁建,历经沧桑,仍然不改最初的容貌。望海楼教堂就像是天津的一张名片,诉说着天津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2.
堆子梁和海子梁两地教堂“文革”期间均被拆毁,一九七八年后,宗教活动恢复,但无固定场所,每逢大瞻礼日,四、五千名教友跪在院落里望弥撒。去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拨款协助建筑教堂,资金不足,两地教友献计献策,踊跃捐款,参加义务劳动,并得到宁夏、天津、内蒙巴盟等地教会的支援,终于在今  相似文献   

3.
望海楼天主堂地处天津繁华闹市。随着城市林立的高楼迅速增多,教堂就显得不太引人注目了,似乎被车水马龙的喧嚣搁置在城市的角落。然而,这座饱经沧桑的天主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却有着独特的地位。望海楼天主堂第一次修建距今只有150年时间,但它却与中国近代史有着重要的关联。从它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掠夺分割的历史。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望海楼所处的地理位置。据《天津卫志》记载:“望海楼在河北望海寺前。”这里所说的河北,就是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老三岔河以北。至于在此处修建教堂的时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英…  相似文献   

4.
开堂喜音     
《中国天主教》2003,(1):51-51
天津教区西青区边村新建教堂祝圣 2002年11月9日,天津教区石鸿臣主教主礼,为西青区李七庄乡边村新建天主堂举行祝圣礼。20多位神父参加了共祭,1000多名教友恭与了祝圣大礼。 祝圣仪式结束后召开了庆祝会,刘行杰神父代表石主教作了书面发言,市宗教局王万钧处长、西青区统战部王大鹏副部长与会祝贺并讲了话。 西青区李七庄乡边村天主堂始建于1918年,文革  相似文献   

5.
何琦 《天风》2014,(7):14-15
要盖教堂就要盖一座有创意、有当代气息和有中国特色的教堂,简单地模仿复制昔日的洋教堂,至少也是一种偷懒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何琦 《天风》2001,(1):40-43
80年代以来,中国教会在历经文革极左路线的封杀、停滞多年后再次获得新生。文革中被关闭的教堂重又开放,由于各地教会发展迅速,为满足会众崇拜活动的需要,各地教会陆续开始建筑了许多新的教堂。细心的人若仔细查阅近些年来的宣传介绍各地新建教堂的图片资料,便不难发现近些年来中国各地教会所新建的教堂大多是新哥特式,或“仿新哥特式”样式的教堂。似乎,新哥特式教堂已成了中国新建教堂的唯一仿效的建筑样式,这实实在在是中国新建教堂在建筑设计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去参观位于山东济宁戴庄医院内的一个德国天主教堂。目前管理这个教堂的天主教会的周会长引领我参观几栋教堂建筑。教堂建筑已经超过百年,但是,我看到,整个教堂建筑依然庄严肃穆,依然完好无损,特别是内壁墙上的各种雕刻塑像依然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8.
王恩源 《天风》2002,(4):52
今天,教堂音响效果越来越被教会重视,因为它是一种传福音的媒介。50年前,教堂一般都没有扩声没备,那时一个教堂的人数景多上百人。然而,现在教堂信徒人数少则有200-300人,多则超过3000人,如此多的人聚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扩声系统,聚会将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堂建立一个好的音响系统。由于全国各地教堂的建筑结构各不相同,一般可以  相似文献   

9.
在意大利人的生活中,家庭是第一重要的,其次便是教堂,排在第三位的是咖啡馆。据估计,有近95%的意大利人是天主教徒,他们也从没有想过信仰其它的教派。这些人从小在教堂里长大,普遍都受过教堂的教育,并且在教堂里举办婚礼或葬礼。虽然许多的大教堂是艺术的博物馆,然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教堂更像是一个避难所,一个精神上、宗教上,也是身体上的避难所。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贫穷的意大利人走进教堂,打开纸包,取出香肠和面包,在那里进行一次自助午餐还可以见到一些年轻的母亲头上包着头巾和手帕,在教堂里快乐地给孩子喂奶。所以,…  相似文献   

10.
一所教堂是周边信徒的"家",是信徒心目中崇高、圣洁的地方,是信徒得以安息、得到牧养的地方;一所教堂是周边非信徒心目中认为高尚、神圣的地方.无论信徒与非信徒,每个人都希望所看见的教堂能够发出好的亮光. 在我心目中,一所教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教堂,也只有和谐的教堂才能真正荣神益人,才能真正实践圣经教导,才能成为信徒的家,才能成为基督信仰的见证,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宗教活动场所是经依法登记,供信教公民经常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处所。寺观教堂管理是宗教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管理寺观教堂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寺观教堂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考验。依法加强和创新寺观教堂管理,对于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促进宗教自身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谢恩 《天风》2011,(9):47-47
婚姻是众人都关注的人生大事,而婚礼则可以说是婚姻中最重要的时刻。随着社会的开放,作为基督徒婚礼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堂婚礼,也以西方文化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非基督徒所认可,他们在拍婚纱照时总希望能有一些古老的教堂或是公园中的假教堂为背景,甚至希望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方舟     
清晨的阳光披洒在深圳梅林路方舟形的宏伟教堂上,浅灰色的外墙在阳光下分外圣洁,这是梅林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简约、明快的中国最现代的教堂──梅林教堂。没有哥特式的尖顶,没有彩色玻璃和中世纪的圣画,与传统罗马哥特式教堂大不相同的是,它突出的是线条。设计者的理念是要在中国的特区建造一个与时代进步相称的、有中国特色与基督教传统互为一体的新世纪的教堂。梅林教堂依山而建,教堂外形似方舟,仿佛一只硕大的方舟停在翠绿的山脚下。教堂钟楼高耸入云。从北环大道下来一进梅林路就远远望见十字架。梅林堂的美是开放的,她随时都像一个温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信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北京、天津基督徒大学生信仰的实际调查,以及对宗教部门、神学院和教堂的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并进行数据统计,试图揭示基督徒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信仰动机和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呼吁社会正视基督徒大学生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15,(4):90
江苏省苏州市杨家侨天主堂始建于1892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教堂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南北檐墙每间辟五彩玻璃圆花窗。教堂清水砖墙、小青瓦顶、亮花筒十字脊顶的设计,很有江南苏州园林建筑艺术特色。今天,古朴典雅的教堂依然延续着中国江南水韵和天主教传统,展示着独特的中国式教堂的魅力和人文情怀。2011年,杨家侨天主堂被评为江苏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18,(12):F0004-F0004
武汉救世堂建于1930年,原名大通巷福音堂。教堂坐北朝南,面向汉江,是武汉早期的教堂之一。1993年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教堂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红砖清水墙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教堂建筑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南立面顶部的具有浓郁中国南方地域色彩的单檐庑殿琉璃瓦屋顶。  相似文献   

17.
王恩源 《天风》2002,(4):52-52
今天,教堂音响效果越来越被教会重视,因为它是一种传福音的媒介。50年前,教堂一般都没有扩声设备,那时一个教堂的人数最多上百人。然而,现在教堂信徒人数少则有200—300人,多则超过3000人,如此多的人聚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扩声系统,聚会将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堂建立一个好的音响系统。  相似文献   

18.
房赢 《天风》2007,(8):33
一月的无锡,空气中迷漫着冬的气息。走进一个引人注目的广场,自然地就看到了一座西式的教堂。红色的砖墙,独立的钟楼,立刻令人感受到了教堂的威严和神圣。虽然这个主日的清晨让人觉得一丝寒冷,但教堂门前“热闹”的景象却让人感受到春的温暖。一眼望去,教堂的门前攒动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有的是到教堂聚会的弟兄姊妹;有的是教堂进行接待侍奉的义工;有的是看到这样一座独树一帜的教堂而走过来观望的“外人”;有的则是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2,(6)
陕西省三原东关教堂,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 教堂是以砖混为基础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最大跨度约12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作礼拜。该堂在建筑上既有西方教堂的特点,又有中国建筑的模式,两种特色完美结合,成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相似文献   

20.
李世峥 《天风》2012,(6):69
陕西省三原东关教堂,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系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教堂是以砖混为基础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最大跨度约12米,可容纳500余人同时作礼拜。该堂在建筑上既有西方教堂的特点,又有中国建筑的模式,两种特色完美结合,成为中西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