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西佛教,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围绕安徽泾县水西山寺院群而逐渐形成的佛教文化。水西佛教在安徽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入佛教的区域之一,东汉时期的楚王刘英在此传播佛教;东晋时期庐山刘遗民在此开净土信仰之先。在唐代,水西地区成为禅宗重镇,临济宗祖师黄檗希运创宝胜禅寺弘扬禅法,宝胜禅寺因此被尊为临济宗祖师道场,享有禅宗“皖南第一古刹”美誉;迄至明代,这里不仅有高僧季潭宗泐弘扬禅净合一,还有阳明后学开办水西书院,举办著名的“水西会讲”,堪称儒释融合的代表性区域。  相似文献   

2.
正水西是皖南佛教的发源地,是中国佛教传承的缩影。举办这次论坛,就是希望能够继续发掘水西佛教的深厚积淀,让水西佛教在新时代焕发新光。一水西佛教,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围绕安徽泾县水西山寺院群而逐渐形成的佛教文化。水西佛教在安徽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国最早传入佛教的区域之一,东汉时期的楚王刘英在此传播佛教;东晋时期庐山刘遗民在此开净土信仰之先。在唐代,水西地区成为禅宗重镇,临济宗祖师黄檗希运创宝胜禅寺弘扬禅法,宝胜禅寺因此被尊为临济宗祖师道场,享有禅宗"皖南第一古刹"美誉;迄至明代,这里不仅有高僧季潭宗  相似文献   

3.
文稷 《法音》2000,(1):48-49
名驰海内外的福州怡山西禅寺座落在福州西郊祭酒岭山脉怡山之麓,此处素有“飞凤落洋、第一福地”之称。寺为六朝古刹,古号“信首”,至隋末废圮。唐咸通八年(867),福建观察使李景温礼请长沙 山高僧大安禅师前来驻锡,寺遂中兴。成通十年(869),改名“清禅”,不久又改为“延寿”。五代后唐长兴间(930-933),闽王王延钧奏名“长庆”。五代末,寺遭南唐兵蹂躏,主要建筑物多被焚毁。北宋天圣中(1023——1032)僧宗元重修。景祐五年(1038)敕号“怡山长庆寺”。后以寺位于福州西郊,且郡城外有南禅、北禅…  相似文献   

4.
佛教寺院,多建于山崇水秀、风光宜人之处, 经岁月浸淫、风霜层染而成当地著名景观。我国佛寺有一特点,正所谓“山因寺而名,寺为景增色”,广西桂林的栖霞禅寺,即属于典型的“寺为景增色”者。 今年9月28日栖霞禅寺隆重举行了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法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作安、广西自治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武先华、广西宗教局局长梁瑞品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戒忍法师,广西佛教协会副会长寂乐法师、妙性法师,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惟正法师、宝昙法师等各界嘉宾、四众弟子三千多人参加了法会。盛世盛会,名寺重…  相似文献   

5.
治己与爱人     
2004年冬,我有机会到南华禅寺参观。南华禅寺位于广东曲江县城东约6公里的曹溪北岸。宝林山麓,是禅宗第六代祖慧能弘法的道场,素有禅宗“祖庭”之称,又有“岭南禅林之冠”和“岭南第一山”之美誉。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开创,帝敕额“宝林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寺”,越三年改“法泉寺”。宋开宝元年(968年)太祖敕“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卓锡泉位于南华禅寺最北端,其所在庭院两侧墙壁上镌刻着《六祖坛经》。附在《坛经》后面的是无际大师的《心药方》石刻,兹录如下: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  相似文献   

6.
正宝胜禅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努力,将佛教与民众现实生活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积极作用,为泾县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和社会和谐贡献力量。宝胜禅寺位于安徽省泾县,始建于隋唐,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信佛的贵族楚王刘英,到东晋时庐山刘逸民在此集众念佛,开净土之先,再到唐代黄檗希运断际禅师,以及明代佛教领袖季潭宗泐,这些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的活动,贯穿了宝胜禅寺的寺院发展史。尤其  相似文献   

7.
深泥田里好相聚,拽耙鞭牛真快活。”这 是《田歌》对江西真如禅寺农禅并重道风的描述,更是真如禅寺寺僧生活的真实写照。真如禅寺坐落在江西永修县西南隅的云居山中,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赐名“真如禅寺”,并相沿至今。真如禅寺是佛教禅宗的重要道场之一,也是佛教“农禅并重”修禅道风的发源地,被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誉为农禅并重的典范与样板,在中国佛教界有着较高的声誉。农禅并重道风是中国佛教的优秀传统之一。所谓“农禅并重”即边务农、边参禅,以农养寺,以禅促农,达到寺…  相似文献   

8.
“超人”的身世 被戴上“超人”桂冠的张宝胜,本是人间父母所生,肉体凡胎。然而在作家笔下,张宝胜就成了脱俗超凡的“超人”、“神人”、“圣人”、“国宝”、“天外来客”、“外星人”、“菩萨转世”、“活佛转世”。 张宝胜1958年生于南京,本是沈姓家族的一员。无奈在那个政治斗争频繁的年代,1957年张宝胜的父亲沈厚林被打成右派,一家8口人(当时张宝胜已有了6个兄姊)生活拮据。张宝胜一生下来,就面临着困境,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和张  相似文献   

9.
达亮 《法音》2022,(10):72-75
<正>一、寺志的纂修概况曹溪南华禅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在我国佛教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南华禅寺纂修《曹溪通志》(简称《通志》,版本即“新修本”,下同)一书,前后历经十年编成,2021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特点呈现在三方面:第一,范围明确、记述集中;第二,体例独异、图文并茂;第三,续有所撰,推陈出新。志书纂修经由教内外众多学人努力,达亮、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5日至6日,曹溪南华禅寺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协办的“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在广东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  相似文献   

11.
朝山散记     
去年3月18日,我参加了“苏州寒山寺朝拜团”,一路朝拜了大九华的衹园寺、化城寺、月身殿、百岁宫、拜经台和天台寺,经过的有明净禅寺和东林禅寺,第五天来到了南京的地藏寺、鸡鸣寺和栖霞寺,第七天朝拜了无锡祥符寺的灵山大佛。历时一周。在此谨以文字记述闻思心得,愿与十方同修分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24,(1):90-92
<正>净居禅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东南郊的青原山麓,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由禅宗七祖行思禅师开山,是南禅青原法系发源地,初名“安隐寺”,后宋徽宗赐额“净居寺”,一直沿用至今。寺院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米,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毗卢阁、地藏殿、念佛堂、藏经楼、七祖塔亭、禅堂等,寺内还收藏有千人铜锅、百斤香炉及明代千斤大钟等文物。1983年净居禅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寺院。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1,(12)
10月17日至18日,如皋定慧禅寺隆重举行建寺1400周年、为新塑的百余座绋像开光和恒岳方丈升座庆典。有来自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的海内外诸山长老和四众弟子千余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赠了“多闻多思”的横幅。定慧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一年,以山门北向、碧水环寺、丹楼绕殿而为当今驰名古刹。17日,全寺两序大众恭请恒岳法师入院升座,主持定慧禅寺  相似文献   

14.
法王寺位于四川合江县。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清同治十年,朝廷赐经“永远供奉,以光佛法”,敕该寺为十方丛林,谕其开期传戒。慈禧太后亲赐“法王禅寺”匾一块及半副銮仪护送藏经回寺,香火之盛甲于蜀南。1941年,法王寺创办佛学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来,武汉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佛教兴盛,寺院众多。其中归元禅寺、宝通禅寺、莲溪寺、正觉寺规模最大,僧众较多,曾称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至今,除武昌幕府山下的正觉寺未能恢复外,其余三寺均保存完好。近年来,这三处寺院均有计划地进行了重修,已再现昔日庄严。汉阳归元禅寺,在翠微街西端,清顺治初由白光禅师就明代王章甫葵园旧址创建。因迭经战乱,屡兴屡废。现存建筑,系清同  相似文献   

16.
柏林禅寺与生活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林禅寺,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古称赵州)县城东南角,西南约两公里是“天下第一桥”———赵州桥。这座古刹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为柏林禅寺。□柏林禅寺方丈净慧法师柏林寺在历史上香火...  相似文献   

17.
李新培 《法音》2006,(10):38-39
9月13日,座落于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交界地带,被誉为“北方峨眉”的中国香河第一城大安寺隆重举行恢复落成庆典暨永寿法师晋院、佛像开光法会。  相似文献   

18.
陈星桥 《法音》2002,(8):20-27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中兴已有15个年头,业已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一座大刹。“生活禅”夏令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柏林禅寺住持净慧法师提倡的“生活禅”作为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同时,人们对柏林寺祖师赵州从谂及其赵州禅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当年赵州和尚于此拈槌竖拂,举扬宗风,以至有“天下赵州”之誉。而今赵州塔下,郁郁葱葱的新生松柏伴随着千年古柏茁壮成长,令人有满目青山之感。跨越千年时空,赵州禅重放异彩;经历十年浩劫,柏林寺枯木逢春,委实令人感到佛法不可思议,赵州禅不可思议。曾听净…  相似文献   

19.
大陆福建省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圣辉大和尚道鉴:欣闻贵寺订于本年七月十日,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抗非典成功,并为不幸死难同胞举办消灾祈福暨超荐大法会,本寺亦秉持佛陀圣教,以慈悲心、平等心、至诚心,祈求三宝慈光加被,众生苦难永离,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逢此殊胜因缘,特申贺忱,并祝法会顺利,圆满成功。敬颂道绥!台湾中台禅寺住持惟觉长老贺电$台湾中台禅寺!住持@释惟觉  相似文献   

20.
孔勤 《法音》2000,(3):38-39
江苏泰兴庆云禅寺,始建于北宋成平二 年。元驸马都尉蔡梦祥舍宅增广,于是“殿宇 矩丽称名蓝”。然而时间推移,世事变迁,雕梁 画栋,渐有废圮,“寺旁隙地渐没入民间,僧徒 遂散去”。明嘉靖末,寿州(今安徽寿县)李道明 来到泰兴,据庆云寺为碧霞宫,“更佛、菩萨像 为东岳、天妃”。虽有吕炯、高桂两任县令为僧 作主,将占寺者逐出,但都去而“复潜人”,“蟠 居如故”。万历中,县知事段尚绣查处此案,改 换门庭垂15年的梵刹回归僧家。不久,“寺之 故址尽复”,为此“邑之士民父老皆踊跃欢 庆”。可是此时的庆云禅寺已是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