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情绪理论(basic emotion theory)是情绪科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情绪是由有限的几种基本情绪组成的, 如恐惧、愤怒、喜悦、悲伤等。基本情绪是为了完成基本生命任务(fundamental life task)进化而来的, 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独特的神经结构和生理基础。尽管基本情绪理论被广泛接受, 但是对于基本情绪的种类却莫衷一是。近几十年来, 许多fMRI研究试图确定各种基本情绪的独特神经结构基础, 而且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 比如厌恶和脑岛有关, 悲伤和前扣带回有关, 杏仁核是与恐惧有关的重要边缘结构等。但是, 最近有人进行了元分析研究, 发现许多基本情绪存在混淆的大脑区域, 因此对基本情绪的特定脑区理论提出质疑, 甚至否定基本情绪理论。通过对基本情绪及其神经基础的探讨, 以及对基本情绪理论的最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行梳理分析, 提出有关基本情绪理论的争论来源于基本情绪种类的确定, 因为许多所谓的不同基本情绪实际上是同一种基本情绪, 提出人类可能只有3种基本情绪。未来研究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一步推动基本情绪脑影像研究。  相似文献   

2.
儿童朴素情绪理论发展的近期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国雄  方富熹 《心理科学》2006,29(3):643-645
儿童的朴素情绪理论是其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当前具有国际前沿性的研究课题。该文阐述了朴素情绪理论的基本含义及其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综述了关于儿童朴素情绪理论发展的近期研究,揭示出儿童从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过渡到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的发展趋势以及信念理解中的滞后效应,并探讨了影响儿童朴素情绪理论获得和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定量脑电图(qua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hy,q EEG)技术和自我报告法分析音乐和灯光颜色对情绪的影响。实验基于效价–唤醒度框架评价情绪。实验1考察3种灯光颜色和4种音乐调式作为单环境因素刺激的主观结果和EEG信号,实验2考察3种灯光颜色与4种音乐调式作为双环境因素刺激的主观结果和EEG信号。研究发现:(1)通过q EEG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的音乐调式和灯光颜色对人情绪的影响是可行的。(2)大调、宫调音乐和绿色灯光对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小调、羽调音乐和红色灯光对情绪产生消极影响。(3)音乐和灯光双环境因素对情绪同时刺激时,具有交互作用,情绪正相关影响双环境因素对情绪影响有加强,负相关影响双环境因素对情绪影响有削弱。(4)在灯光颜色与音乐作为双环境因素刺激被试时,主要由音乐调式影响情绪变化,但是灯光颜色与音乐调式组合时,对情绪影响程度依然有显著差异。(5)音乐刺激本身具有的情绪信息与被试被诱发的情绪相一致,灯光颜色的情绪标签与被试被影响的情绪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 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 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 并以情绪事件理论、情绪循环理论和情绪反馈理论为基础, 结合情绪研究的相关文献, 对员工情绪产生的几大来源, 员工情绪对建言决策的影响, 建言者的情绪对被建言者(建言对象)的情绪影响, 员工建言被采纳与否等几个涉及情绪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 并构造了建言行为情绪机制模型; 系统地揭示了整个建言行为链上伴随的情绪机制, 并对恐惧、希望、心理安全、后悔等情绪对建言的影响作了示例分析。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大脑中线电极诱发的μ抑制波(包括α和β频段)是人类镜像系统活动的电生理指标。尽管音乐情绪表现被认为是通过模仿个体的心理状态来实现的, 但是尚未有研究探讨人类镜像系统与音乐情绪加工的关系。本研究通过EEG技术, 采用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 探究人类镜像系统是否参与和弦情绪的自动加工。愉悦或不愉悦的和弦启动情绪一致与不一致的目标面孔。行为结果显示, 被试对情绪一致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情绪不一致面孔的反应。EEG结果显示, 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500~650 ms之间, 与情绪一致条件相比, 情绪不一致条件诱发了β频段的去同步化。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300~450 ms, 无论是情绪一致, 还是不一致条件, 都诱发了α频段的去同步化。源分析结果显示, μ抑制波主要出现在人类镜像系统的相关脑区。这些结果表明, 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与人类镜像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内—外倾人格(即外倾性)是与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格特质:该特质不但影响人类的适应能力与主观幸福感,还与焦虑、冲动等情绪—行为障碍的产生有密切关联。在以往研究中,外倾性与情绪健康的关系集中体现为内—外倾人格对情绪事件易感性的影响,如外倾人格得分的增高伴随着对奖赏刺激更强的积极情绪反应水平。然而,上述联系也有可能是由于外倾性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情绪调节特点导致。因此,可通过系统操纵外倾性人格因素与情绪调节方式,从外倾性人格特质对情绪调节方式及调节效果影响的角度,深入探讨外倾性和人类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拟综合使用行为调查与生理测量、EEG/ERP 与 fMRI 手段,开展如下三个层面的研究工作:1)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及内、外倾人群情绪调节策略的比较研究;2)外倾性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的生理变化、时间进程及神经基础与内—外倾人格的关系;3)情绪稳定性不同的内、外倾人群其情绪调节的特点及其脑机制研究。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深化对情绪与人格关系的认识,从而为心理健康的维护,情绪障碍的治疗及相关疗法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理性情绪疗法原理及其在学校中的运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敏  赵雷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2):110-112,85
理性情绪疗法(RET)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这种治疗方法非常适合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群,因此在学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基本理论、主要技术等进行剖析,并对其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如何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微博客积累的海量信息为直接快速地测量社会情绪提供了可能。本研究构建了微博基本情绪词库,结合在线文本词汇匹配技术对数百万用户的情绪进行分析,得到了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五种基本社会情绪。发现快乐与其它四种情绪显著负相关,而四种情绪之间正相关,符合情绪维度理论;工作日的快乐情绪显著低于周末;重要节日和事件引起了社会情绪的相应波动。这些结果都表明基于微博的社会情绪测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认知能量模型--一种更为综合的ADHD认知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能量模型是J.A.Sergeant等人提出的一种解释ADHD缺陷机制的综合性实证理论。该模型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了状态因素理论和几种相对成熟的模型,尝试对ADHD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解释。本文在此对该模型的基本观点、模型结构及其有关的实证研究进行介绍,并探讨认知能量模型对于未来ADHD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情绪自旋是度量核心情绪个体内可变性的一种非认知性的人格特质。其通常采用经验取样法或日间重构法来对个体核心情绪状态进行每日动态跟踪, 并根据测评周期内的核心情绪空间位置的矢量角度的跨时间标准差来反映个体核心情绪状态的时间波动特性。基于情绪事件理论, 日常负性事件经历及其评估导致了个体情绪自旋的产生, 而动态情绪模型进一步解释了情绪自旋对心理健康功能的阻碍作用。未来应在情绪自旋的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晶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679-1683
采用EEG测查个体静息状态额叶活动偏侧化的研究发现,额叶活动左侧化程度可能预示情绪调节能力的高低——焦虑和抑郁伴随着额叶活动左侧化减弱;情绪调节能力高的个体额叶活动左侧化强;额叶活动左侧化程度能够预测患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情绪调节增强了左额叶活动;增强左额叶活动的生物反馈训练能够促进情绪调节。未来的研究可致力于证实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会增强额叶活动左侧化,以完善对额叶EEG偏侧成为情绪调节能力指标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理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乔建中  高四新 《心理学报》1991,24(4):99-106
本文着重从情绪与进化、基本情绪、情绪的本质、情绪的结构模式、情绪与认知和情绪与人格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普拉契克情绪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个体对未来时间的感知会影响其社会动机、社会目标追求、情绪管理以及认知过程, 研究者对此提出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认为对未来生命中所剩时间的感知是个体动机的组成部分, 影响着社会目标的优先性选择。当知觉到未来时间非常有限时, 优先选择以情绪调节为目标; 反之, 则偏向选择以获取知识为目标。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介绍了相关的基本假设和理论要点, 对其主要研究领域进行述评, 并指出未来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额叶脑电活动的不对称性指即指额叶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偏侧化,其考察的是左侧额叶和右侧额叶alpha波(8~13 Hz)的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静息额叶EEG偏侧化程度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回顾国内外关于静息额叶EEG偏侧化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和现状,发现静息额叶EEG偏侧化程度与抑郁水平负相关,患有抑郁症个体的静息额叶EEG相对右侧化,伴随着右侧额叶更大的活动;从短期和长期而言,抑郁个体静息额叶EEG偏侧化具有稳定性;静息额叶EEG偏侧化对个体的抑郁水平具有预测作用。除此之外,静息额叶EEG偏侧化可能反应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其中,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可能在抑郁症的形成中起了一个主要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可致力于进一步探讨静息额叶EEG偏侧化预测抑郁症的神经机制、静息额叶EEG偏侧化对抑郁水平预测的可应用性,尝试通过训练(比如,正念冥想训练)来改变抑郁个体的静息额叶EEG偏侧化程度,进而缓解个体的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5.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按Tager-Flusber和Sullivan提出的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它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先于社会认知成分出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觉成分与社会认知成分越来越难以分离。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该文综述了近20年来心理理论中有关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在方法上和内容上提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建议采纳过程中的情绪研究主要以向决策者提供与其情绪特征相适应的建议为思路,从情绪效价发展到对具体情绪的探索,从情绪影响认知加工策略拓展到对情绪认知评估特征的分析。文章结合对过往实证研究的分析,以情绪渗透理论、情绪社会信息理论、评估倾向框架为依据,对建议采纳中决策者的情绪来源、情绪影响建议采纳的过程机制进行分析与阐述,构建建议采纳的情绪机制模型,并以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愤怒情绪做示例分析。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情绪对建议采纳的直接作用、先前情绪与整合情绪的关系与作用,以及结合新兴情绪理论丰富建议采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情绪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活动,也是心理学家研究地较多的心理领域。情绪的生理取向探讨了个体生理机制与情绪活动变化的关系;认知取向强调了认知在情绪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行为取向通过研究情绪的外显行为反应以确定情绪。本文从情绪的这三个取向来介绍了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神经质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核心特征是具有负性情绪体验的倾向。高神经质个体表现出更强的情绪反应、更差的情绪感知和应对, 因而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 进而容易形成一系列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因此, 神经质成为精神病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来自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脑的证据发现, 高神经质个体心血管灵活性降低、HPA轴基线活动增强、EEG活动增大以及负性情绪引起的杏仁核活动增强, 其中杏仁核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通路可能是整合多方面证据的关键。进一步研究应致力于将遗传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脑成像技术等相结合, 构建神经质产生、形成的神经生理模型。  相似文献   

19.
人际情绪调节指的是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对自己或他人情绪进行调节的社会加工过程,对人际互动和社会关系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人际情绪调节社会互动的视角,首先探讨了人际情绪调节的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了人际情绪调节的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主观评价法,实验室法和动态评估法等;最后分别从沟通理论和过程理论两方面梳理了人际情绪调节的研究,并针对这两方面的理论取向,提出相应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决策与推理的双加工理论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理论,通过对两个加工系统的基本特点、区别点以及基本关系、推理错误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发现目前在该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两个加工系统的关键区别点不在于工作记忆有无绝对参与;(2)对于推理和决策错误的原因,不同的双加工理论给出了不一致的解释;(3)今后有待从情绪与推理决策的关系、影响等方面加深对推理与决策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