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鉴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强我国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灌输和启发相结合;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德育网络;注重东西方德育经验的综合利用;强化道德实践,完善学校德育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青少年道德状况的巨大变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理念也因时而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规范性道德教育与德性道德教育的统一;道德教育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道德教育生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全国伦理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秘书处编辑的《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一书,最近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论文集围绕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这个中心,以讨论会收到的部分论文为基础,同时兼选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共收论文十三篇。这些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针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  相似文献   

4.
文利  王颖 《伦理学研究》2005,(2):112-112
2004年11月18日-20日,“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暨纪念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房山良乡召开,会议由香港中大学新亚书院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韩国、台湾、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的五十多位学围绕着“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加强对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追求真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明,放眼世界,勇于创新,使青少年成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既给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条件,也给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其中,对青少年的道德意志的培养,具有更大的难度。这不仅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青少年的道德意志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目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市场经济和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不利影响、既有思想道德建设模式的局限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即借鉴国外道德教育新经验;教育者转变思想道德教育观念;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8.
《小学》一书是宋朝朱熹为了向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而编写的。人们不禁要问:朱熹这样一位大思想家,为何编写童蒙读本《小学》呢?其原因是:我国自古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早在先秦时期就曾有《小学》一书,其内容强调“爱亲、敬长、尊师、亲友之道”。可是秦始皇焚  相似文献   

9.
年3月,应新加坡基督教协会和三一神学 院的邀请,由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率团,我们对新加坡进行了为期1周的访问。其间荣幸地会见了新加坡总统纳丹,与新内政部高级官员、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大法官,新加坡基督教团体人士以及教育、工商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和交流。短短几天访问,新加坡有关宗教的法律制度,宗教与国家、宗教与社会建立的良好和谐的关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多种族、多宗教的社会 新加坡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交通要冲,历史上就是一个东西交汇、种族繁多的地区,建国以前就形成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为主…  相似文献   

10.
杨珉 《学海》2002,(6):195-198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我国大学德育面临种种挑战 ,在现代化的含义上 ,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 ,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 ,2 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误区是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传统道德教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学生生活世界发生了脱节 ,从而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因此 ,道德教育必须面向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上 ,我们构建了面向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教育虽然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等三方面的内容,但重视道德教育是其重点。先秦儒家重视道德教育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以人禽之辨为基础,二是以道德教育为根本,三是能够达到提高道德修养和改变人的气质的良好效果。它虽距今2000多年,但仍对当代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问题丛论道德与精神文明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道德科学知识讲话共产主义道德概论(增订本)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在现代化发展浪潮的大背景下,为应对因"西化"引发的道德和认同危机,新加坡政府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推行"儒家伦理"教育,旨在以儒家思想重新唤起社会的道德伦理,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撰成课本在学校里当成道德科目教材的国家,新加坡汲取儒家思想精华作为道德教育资源的具体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根据研究主题及关注重点的不同,分别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以后三个时期,对学界关于"儒家伦理"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考察,力图在探寻新加坡道德教育规律的同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宗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代呈现的总特征是继承传统与变革开新并存,具体表现为保守与变革的矛盾交织特色,对封建纲常礼教及其养成教育方式的反思批判,以及更新民德实现救国强国和民族振兴。而现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宗旨则逐渐向德育为先、诸育协调与人才强国转化。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化”已经成为生产、流通、管理、教育和社会监督等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又可能损害人类社会公德和经济发展。事实上,它所带来的积极正面的影响,的确正被我们充分地重视和利用着,但它产生的消极负面的影响却容易和正在被社会所忽视。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它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难题一一网络可能成为陷阱,直接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它对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从某种角度说,它更指向青少年。因为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1999年7月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上网人数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总人数已经达到2650万,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也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江泽民同志指出 ,2 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今日生机勃勃的青少年正是下个世纪人才后备军。这些年 ,我国在青少年教育上已取得巨大成就 ,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但是 ,当前青少年问题并不乐观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尤其是青少年道德现状令人担忧。因此 ,要造就足以挑起 2 1世纪建设大梁的人才 ,今日青少年道德教育向何处去 ,就显得十分重要。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院与日本大学联合原理研究会、日本…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的防治魏久明道德与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社会,把集体主义当成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把忠于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等作为倡导的社会道德风尚。而犯罪则相反,它是一种危害国家和...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第九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6月25日至29日在中山大学召开。钟明华教授主持了会议。会议收到提交的论文37篇,与会的中韩双方代表共51位,会议围绕着“社会变革中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的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肖川博士就“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作了主题发言;韩国伦理学学会会长金镐城先生以“为了亚洲青少年正确的道德观念”为题目作了主题发言。 会议期间专家们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分别就现代社会的本质与特征、社会转型的过程与规律及其对青少年道德发展提出的挑战;现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相似文献   

19.
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解决当前道德教育弊病的一种共识。但是如何回归,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从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共在同构的基础上,我们可把生活世界划分为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因此,针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弊端,我们认为道德教育应当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的张力结构中博弈式存在。  相似文献   

20.
秋风送爽,秋实累累.在这美好的金秋时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天半时间的研讨即将闭幕.来自全国各地40余所大专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50余篇,这次会议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英国<道德教育>杂志主编莫妮卡·泰勒博士,她的精彩发言使我们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