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兰西斯·培根虽然作为近代科学起源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久享相当的声誉,可是,他作为一个科学的哲学家的重要性还常常被人怀疑。例如:近代的哲学家,已故的 M.R.柯亨就批评培根没有认识假设在科学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别人也有类似的批评。但也不是所有哲学家都这样苛评的。C.J.杜卡斯就发现培根已经预见到许多科学哲学的流行观点。因此,培根在科学的哲学方面是不是一个重要的革新家,仍然是个争论的问题。培根享有的声誉是建立在被广泛接受的如下一个信念上的:培根如他自己所坚持  相似文献   

2.
培根是怎样看待假设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人类对研究自然界的方法的探究也逐步提到重要地位。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同时也是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者之一。他对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分析等都曾作过探讨和研究。可是,对于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并且被广泛应用的“假设方法”,培根却没有正确地理解,没有加以专门的论述,有时还把它同主观臆测、神奇幻想混为一谈,甚至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这曾引起史家们不少议论,有的因此贬低培根的历史作用,有的则为之隐讳,为之  相似文献   

3.
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并被誉称为发明大王。他曾发明电灯,留声机,自动收报机等无数项,其中获有专利权的就有1328项,未申请专利的还有2000多项,他是对近代科学进步最有贡献的人。他一生致力研究,废寝忘食、日以继夜;他经常工作的时间是每天20小时。他如此劳苦,不但不感疲乏,而且精神越来越好,思想集中,数千年如一日。更值得我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代科学对中世纪神学的胜利,以及它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把近代标示为“科学的时代”。在西方的文化舞台上,科学是主要角色。贯穿于科学认识活动始终的,展现科学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即为科学精神。“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的习...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不仅由于完成了推翻君主专制政体的政治革命而革新了中国的政治结构, 而且也由于把近代哲学的革命推进到顶峰而重建了国人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领袖,而且是革新传统观念的旗手、战士和思想家。他运用近代伟大的进化观念考察了宇宙演化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描绘了建立近代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基本道路;他以近代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的革命历程为背景参照,一反数千年来中国文化所崇奉的“知易行难”的传统路数,力倡了以“知难行易”为基本特征的近代科学理性精神;他从中国文化伦理精神和…  相似文献   

6.
崔树芝 《孔子研究》2018,(6):122-129
牟宗三是当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在其思想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追溯科学由以产生的西方文化传统,对西方科学源流进行反思。他把西方科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理性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他既肯定西方科学的成就,也认识到科学的限度,并对科学主义思潮进行批评。他视科学为人类文明中的理性,并顺着康德的思路,对人类的理性能力进行批判,最后"穷智见德",提出"仁智双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科学家,后人誉之为中华民族近代科学的启蒙大师。他献身科学的爱国精神,重视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廉洁俭朴的高尚品德,至今还在启迪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建设祖国的热情。徐光启所处的时代正是欧州近代科学迅猛发展的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破土而出,这位有识之士敏锐地认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孜孜矻矻地介绍欧州最新的科学知识。他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译编了欧几里得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译文中的许多名词至今仍  相似文献   

8.
美國实用主义的創始人皮耳士是爱談邏輯和科学方法的。詹姆士和英国的席勒則公然反对邏辑,宣称邏辑无用。杜威玩弄的手段就更巧妙了。他攻击以往的各种逻輯学說都是过时了,或者和近代科学的实际思惟進程不符合,不能給科学方法提供正确的說明。于是他就來負担起创造“新”的邏輯的任务。这套“新”邏輯,他称之为实驗逻辑或探究的邏輯。杜威就是这样搞邏輯起家的。他和他的門徒所合寫的最初一本著作“邏輯学說研究”(一九○三)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受到詹姆士的器重,因而他們被称为“芝加哥学派”。他后來把这本書中的論点扼要地結合到教育学方面來談,寫成“思想方  相似文献   

9.
吴树博 《哲学研究》2023,(11):97-107+129
培根素以经验论者著称并为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然而,这种经验主义倾向并未妨碍他对思辨哲学传统的坚持和追求;相反,培根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哲学理论并为之赋予了重要地位:他把第一哲学视为一门普遍的科学并将其作为一切科学之母。同时,培根还对第一哲学的内涵进行了变革:他清除了第一哲学的神学涵义,抛弃了其存在论和实体论的维度,只保留了对最高的原理和原因的研究。具体而言,第一哲学主要探究公理以及存在者的外来〈规定〉状态,并借此为一切科学奠基。培根对第一哲学的强调和重构不仅影响了他的科学规划和建构,也使第一哲学在近代早期哲学中受到了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10.
冯契的哲学宗旨是"转识成智",即从知识之学到智慧之学,具体说来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本文拟以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和科学方法论革命为背景,从冯契对中国近代逻辑思想革命的总结和超越的角度,对冯契先生"化理论为方法"的辩证思维方法进行一些探讨.文章认为,金岳霖是使认识论和逻辑在现在中国发达起来的第一个人.而冯契的逻辑思想研究,既吸收了近代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已被普遍接受并已中国化了的西方逻辑和科学精神结果,又对中国古代的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挖掘、发挥和继承.冯契对辩证逻辑的杰出贡献,在于他根据中外逻辑思想相结合而提出的"逻辑范畴体系"的构想--按照"类、故、理"三组范畴来安排逻辑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的宗教观王进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不仅在教育、科学、哲学等领域著述甚丰,而且对宗教也颇有研究。他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宗教与科学、哲学的关系,指出了宗...  相似文献   

12.
一、M·韦伯的“价值中立”观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是近代西方学术界持续争论的一大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事关不同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与价值观选择。M·韦伯是西方近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他在科学与价值关系上的立场——“价值中立”观曾长期在西方居于主导地位。概而言之,这一观点主要包括两方面内涵。  相似文献   

13.
赫尔巴特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教育理论家。他主张,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应当以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以前者确立教育目的,以后者制定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实际上,他的教育理论是“从教育的目的作心理学的推论”。他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用来建立其教育理论体系,是他在教育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本文试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从哲学的逻辑演进看,实证主义的理论先导可以上溯到近代西方的经验主义,而其更广的历史背景则包括近代科学的发展。经验论传统的制约,使实证主义将哲学的领域主要限制在现象界,拒绝论证可经验的现象之外的问题;近代科学的凯歌行进,则使实证主义极为注重实验科学及与之相关的逻辑与方法论,并力图实现科学的统一及哲学的科学化。实证主义的如上趋向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中国哲学走向近代的历史需要。自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东渐的西学从声,光、电、化扩及哲学观念,实证主义便被系统地引入了中国,并逐渐与中国传统哲学冲撞、交融,成为近现代中国引人瞩目的哲学思潮。西方近代的实证主义在其衍化过程中,历经数代,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种变迁、演化在中国近代也几乎——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是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他以极具感召力的思想主张和精神信念,以拯救中华民族于沉沦之中的卓越政治实践,创造了一个对中国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惊心动魄的悲剧时代。他整体革新的理论主张和进化发展的历史观念,他富有近代色彩的人性理论和展望人类未来的大同理想,以及他以民主与科学构造近代国家的实践理念,不仅表明了他自身洞察世界大势的深刻的理论眼光和哲学智慧,同时也表明了中华民族在生存危难时刻既审时度势又不屈不挠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意志。一、整体革新的理论主张冯友兰先生认为,近代中国哲学史“看起来好像是一…  相似文献   

16.
磐石 《天风》2014,(9):I0001-I0001
1.牛顿:英国物理学家。他在科学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以研究自然奥秘作为向神的奉献,并向世人证明神创造宇宙是何等奇妙和伟大。他发明了微分法与积分法两项定理,发现普通白光由七色组成,出版了近代科学奠基性巨著《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发现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认为,人类理性的能力有限,不能包容一切经验,他始终虔诚地相信圣经中的预言。  相似文献   

17.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是迄今为止发展得比较完善的一门思维科学。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称墨家逻辑为“教智之言也”。近代西方影响甚大,被视为传统逻辑代表作的《波尔——罗雅尔逻辑》,明确地把逻辑学称作“思维的艺术”。作为思维工具的逻辑科学,多少年来一直服务于人类的日常思维和科学研究领域,为提高人类的思维效率起了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世纪基督教从一开始就运用以辩证法为中心的理性方法、被造的自然和感觉经验等论证其教义和信仰,最终确立起近代科学赖以生发的理性精神与方法、自然秩序观和经验信念等几个基本前提。这是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做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贡献,展示了近代与中世纪的根本精神联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杨文会被视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开创者,原因之一是他开启了近代佛教新式僧教育的序幕,这与他参与其中的近代东亚佛教现代化运动有着很大关系。出访欧洲的经历以及与南条文雄、达摩波罗等人的交流,使得杨文会的僧材培养理念与实践不同于传统佛教的僧材培养模式。他强调对现代佛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构建了以新式教育制度为框架的僧教育体系,创办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弘法能力、能够担当振兴佛教重任的僧材为目的的祇洹精舍,从中走出了欧阳竟无与太虚两位民国时期居士与僧伽的代表人物。杨文会的僧教育理念与实践开创了近代佛教僧教育的新局面,为民国的佛教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梁启超曾称近代思想界"有一伏流,曰佛学",此"伏流"的引领者,即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杨仁山居士。佛教界将居家修道、信佛学佛之人称为居士,杨仁山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大居士。他以居士身广弘佛法,促进了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被尊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