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时空观新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时空观新论俞吾金问题的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近年来,有不少论著在这个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但几乎都没有触及到马克思的时空理论。人们仍然借用传统哲学教科书中关于时空问题的表述,试图对马克思哲学的整个体系作出新的说明。这种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事实上,只有重新反思马克思的时空理论,揭示出长期以来被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们所掩蔽的马克思在时空理论上的重大发现和划时代创造的真相,对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重新理解和构造才真正是可能的。在我国哲学界,最先对马克思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2.
雅克·范·多维尔是一个跨越了激荡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走入信息社会的导演,从小生活在法国、德国文化交融之下的比利时,受其所特有的多民族文化的熏陶,其影片大多都是关于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困境,手法也不拘泥于样式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显著的后现代电影的特征。在从影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仅有寥寥四部长片作品,但他的想象力在后现代的语境下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和当代同称为鬼才的蒂姆·伯顿、韦德·安德森和昆汀有着相似之处。当代的鬼才导演都对拼贴文化谙熟于心,对电影语言的运用天马行空,大量的致敬经典段落的迷影表达以及主题都涉及到人之生存的现状。对雅克·范多维尔电影的文本研究,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其电影的时空观剖析其后现代风格和作者特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古兰经》为根据,以《古兰经》25章59节的精神为中心,从两个方面探析了伊斯兰的时空观。一,主要结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伊斯兰的时空观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探讨。认为:伊斯兰的时空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和超前的。二,通过对伊斯兰的宇宙观及伊斯兰古典理论的学习和认识,得出了超时空性是属于真主的本质属性的结论。相应的,相对而言,占有时空性纯属他的意欲;同时以量子力学为启迪,从全新的视角简要概述了真主的超物性,能更进一步增进人们对真主“全能”性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吉登斯时空观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赫格斯特兰德为代表人物的时间地理学,从个体行动者的角度阐释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和关系,并考察了个体活动在时空中的运动路径及其所受影响。吉登斯[1]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同时空线索,并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变迁,重新分析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时空观。在前现代社会,时间与空间是与具体和特定的社会行动的地点相关联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都存在某种时间计算的既定模式和自身空间定位的方式。“没有一个社会,在其中个体没有有关未来、现在及过去的时间感。每一种文化也都具有某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时空观与中西医认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空观与中西医认识机制山东医科大学93级研究生(250012)王振华,王全意河南省卫辉市血管病医院(453121)韩金顺一、西医的时空观形式是对内容的抽象,形式和内容又具有相对性。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各种形态结构有一种共同特征,即客观实在性...  相似文献   

6.
论时空观在中西医学中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时间观在中、西医学中的差异首先,东、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人们对时间的不同概念。中国古代元气论思想不仅解释着宇宙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也揭示出万物在生长过程中相互包涵、通应的机理。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存在、发展过程,都有一个从不足走向成熟、衰亡的过程,认为“物以不足待足,以虚涵实,即存在本身不过是一个时间的过程”。[1]可见,时间在东方人的头脑中占据着非同一般的地位。而西方人对于时间的感觉似乎比较迟钝,有人认为“西方在中古以前几乎只有空间哲学,而时间现象却一直没有…  相似文献   

7.
沈海燕 《法音》2009,(7):25-30
天台智顗(538—597)的佛教哲学被誉为圆融哲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与其独树一帜的宇宙时空观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研究智顗的著作《法华玄义》,  相似文献   

8.
贺麟是现代新儒家"新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在一篇长文中相对系统地探讨了"新心学"与时空、超时空的关系。时空是主体的认识功能或理性原则,运用时空去统摄杂多质料的独特潜能并非外铄而在心之内,显出理在心中。人类的认识和实践领域限制在具体时空之间,但是世间万物的本性并不由具体时空决定,而是由普遍的超时空来决定。人性由理所规定,理是心的本性。理以超时空的逻辑形式存在。贺麟以道德的理想主义范导西方的理性形式,使得心中有理。贺麟认为理在心中,心中有理,从而得出心与理一的结论。不过,前者的理是理性形式,而后者的理是理想主义。直觉法具有辩证性,辩证法具有直观性,中国哲学推崇的直觉能够实现理想主义与理性形式"合为一体"的境界。经过以上繁复论证,贺麟大致实现了"新心学"——心、性、理在本体论上的贯通。  相似文献   

9.
俞吾金同志的《马克思时空现新论》(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以下简称“俞文”),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时空理论的评价问题,对时空的起源问题,时空的关系问题,以及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关系问题都提出了若干发人深思的见解,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关于时空的起源问题,是“俞文”的核心问题,也是要害问题。“俞文”引用古尔德的话说:“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是时间的起源—一既是人类时间意积的起源,又是对时间进行客观地测量的起源”。如果这句话真是马克思的原意,那么这句话正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论点:即人类的时间意识和…  相似文献   

10.
受力速变相对论的引力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影片在国外异样文化背景下,难以吸引观众。但1989年略施“红色小褂”小技,使红高梁引发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并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从人的自我实现角度确认"审美实践",从"审美实践"出发解释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来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美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典诵读     
《中国道教》2009,(2):1-1
众生禀道生,众生非是道。以非是道故,所以须修习。明知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所以众生非是道,能修而得道,所以道非是众生,能应众生修。是故即道是众生,即众生是道。  相似文献   

14.
经典诵读     
《中国道教》2009,(6):1-1
道无亲疏,化及一切。人自亲道,感而致果。 道慈众生,如母爱子。 学士修道,贵在会理。 道士务于道,勤于德,托良朋,追明师,讲化律,诵经籍,习仙气,修斋直,  相似文献   

15.
经典诵读     
《中国道教》2008,(6):1-1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诵读     
《中国道教》2008,(2):1-1
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  相似文献   

17.
经典诵读     
《中国道教》2009,(3):1-1
道者性所有,固非外而铄.孝弟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弟而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道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矣.道混乎其同,同于愚智,愚智不谓道而分也.愚者昧,智者巧.昧则不明,巧则不真.不明不真,去道所以远也.知道,则廓愚以为明,去智以成真.明真而信于道,道则为汝有矣.学道以致仙,仙非难也,忠孝者先之.不忠不孝,而求乎道,而冀乎仙,未之有也.  相似文献   

18.
19.
实践观的经典模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凡认识必须以实践为中介。这个认识中介论的科学背景是以牛顿力学为基核的近代科学范式。但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起的现代自然科学革命,则  相似文献   

20.
潘洁 《美与时代》2006,(12):89-91
中国美学精神被看成是一种综合性的精神。中国人与山水自然,有着一种近乎出自民族本性的天然联系。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兴味,既是中国美学精神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语境系统中对时空观念的独特注解,并同样深深影响着这有混血基因的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