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康德根本恶理论的核心概念"趋恶倾向"解释为一种向恶潜能。这一潜能属于人类种族,并可在个体意念中现实化。基于这种解释,可以建立对根本恶理论的核心命题——人本性上是恶的——的准-先验论证。该论证将经验中违背道德的行为追溯到它们在人类本性中的先验根据。康德的人类自由概念,也将由个体在善恶间选择的自由,扩展到种族向善、向恶两种潜能,这两种潜能为个体现实的善恶选择提供了先天的可能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陈常燊 《世界哲学》2012,(5):122-130
在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实性》一书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发生在其身上的"哥白尼式革命"。从他提出的"河喻"、"轴喻"、"墙喻"和"石喻"这四个隐喻中可以窥见这次哲学革命的主要特征:在一个信念系统内部,并不是像传统哲学所认为的由作为"河床"或"地基"的基本信念来支撑整个信念系统,而是相反,由不那么确实无疑的整个信念系统来支撑相对而言确实无疑的基本信念。这个信念系统、世界图景或思想框架的相对确实性由语言游戏规则所规定,进而由行为方式和生活形式所规定。  相似文献   

3.
伦理分歧无法得到客观解决。人们因此会认为,这时我们对伦理分歧只能采取相对主义的态度。但两相冲突的伦理样貌并非当下就是相对主义的。当两种不同的样貌实际发生对抗,相对主义将无法充分满足反思的需要;惟当两造之间的冲突不具现实性,相对主义才适用。威廉斯把这种相对主义称为"距离相对主义",它要求对相关社会进行现实而具体的反思,它相容于我们当下的伦理样貌,因为后者也是反思性的。固然,反思摧毁伦理知识,但在这种失去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并非一无所得。过上一种值得过的生活所必需的伦理信念并非知识,而是信心。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生命的"成功"可以有不同的界定。但如果要选择出地球上最特殊的物种,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将我们自己——也就是人类——列为唯一的答案,这毫无妄自尊大的成分。诚然,地球上每一种动物都是进化的奇迹,但即便在缤纷多彩的动物世界中,我们的地位仍然极其特别。  相似文献   

5.
要使信念和其他命题态度语境的量化有意义,存在两个大的困难。一个是所指称的对象可能不存在;另一个是共指称词项的替换性原则可能会在这样的语境下被破坏。我将在本文中论证,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将信念对象看成是一类实体,这种实体不管它是否存在,都可以被指称。我将概述一种存在物的理论来使其可行。此外,我将论证,指示性指称本身不是直接指称;而且,当所涉及的共指称的两个词项都以直接指称的方式使用时,不存在替换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Leslie的心理理论机制选择加工模型(ToMM-SP)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信念-愿望推理任务中抑制是如何加工的,并验证Leslie提出的两个抑制模型。采用三地点双重抑制任务,对216名4~6岁儿童实施两个实验。分别考察心理定势及三个地点公平性这两个因素对儿童选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因素都对儿童的表现有影响。消除了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后,儿童的表现符合返回抑制模型的假说,即儿童在回避愿望的错误信念任务中的抑制加工是系列的。  相似文献   

7.
1、引论 出于完全是数学哲学以外的原因,一些现代认识论哲学家提倡一种因果认识论,根据这种理论,如果X要知道P,那么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在X相信P与使这种信念为真的事实(事实P)之间应该有一种合适的因果关系。 在许多哲学家看来,这似乎会造成一种结果,即对关于数学命题意义的柏拉图主义的解释产生一种潜在的致命的反对意见。因为根据柏拉图主义关于数学命题的真值条件的解释,真数学命题借以为真的事态实际上涉及抽象对象[数、集合、等等]的性质——这些对象处于时空之外,因此不可能与我们的数学信念有一种合适的因果联系。由此似乎得出,如果认识确实服从于因果制约,那么柏拉图主义就使数学认识成为不可能的——数学事实就其本性而言在因果方面是中性的,因而一定是不可认识的。柏拉图主义的反对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我们确实有数学认识,那么关于数学命题意义的柏拉图主义的解释一定是不正确的。在本文中,我将首先试图说明,如果以我刚刚表达的形式提出柏拉图主义,则它完全能够经得起认识论的反对意见。然后我将转而考虑一种更新的(而且是更严厉的)反对意见。这种意见在一些学者的论述中得到暗示,但是被菲尔德(Hartry Field)最清楚地表达出来。我还要试图建议一种方式,以这种方式柏拉图主义仍然能  相似文献   

8.
前言爱因斯坦在他的自述笔记中认为,马赫冲击和动摇了人们对力学根本作用的教条主义的信念。他写道:“在这方面,当我还是个大学生时,马赫的《力学史》对我产生过深刻影响。从他不可摧毁的怀疑主义和独立思考精神中,我看到他的伟大。不过,在我比较年轻的时候,马赫的认识论见解也深深影响过我,这一见解今天在我看来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根据以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到,马赫曾从事于两种活动:他批判过他所在时代的物理学,并且也逐步建立起一种“认识论见解”。这两种活动似乎是彼此独立地发展的;爱因斯坦晚年  相似文献   

9.
信念规范问题是当代知识论的研究热点。知识是人们进行相信行为所要遵循的规范,即S应当相信p,当且仅当S知道p。我们之所以选择知识规范,乃是因为知识有着充分高的信念度。知识对信念的范导作用是通过确证完成的。在确证过程中,证据被加以收集和评估,并对信念度的改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实用考量和情绪也会通过证据抉择间接地影响信念度。真之规范面临着应用难题,证据规范则派生于知识规范,也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0.
物自体是康德先验哲学给我们留下的巨大谜题。本文将考察美国哲学家塞拉斯和法国哲学家梅亚苏这两位当代实在论者处理物自体的两种方式。塞拉斯的科学实在论和梅亚苏的思辨唯物论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在后批判哲学视域下探讨物自体的不同路径("我们的"物自体和"非人的"物自体),还为我们把握他们各自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抓手。在充分考察这两个方案的基础上,本文还将初步探讨整合这两个方案的可能性,探讨一种能够同时容纳"科学之思"和"非人之思"的更宽泛的"思"。  相似文献   

11.
在《论确定性》第92码段中的一场思想实验中,维特根斯坦虚构了一个国王,国王除了被告知其出生的时候即为世界开端以外从未被告知任何事情,国王因而会相信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事情。但我们能否阐明我们与国王不同的信念间谁的是正确的或是荒谬的吗?维特根斯坦在此处探讨了某人是否可能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与多数人的基础信念截然相反的东西。不可能阐明某人的世界图像之基础信念是正确的吗?绝不可能证明某人的基础信念在事实面前具有正确性、真理性和恰当性吗?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后,本文将给出一种遭到有些学者明确反对的"文化相对论"的解释,并将以阐述"文化的"或"世界图像相对论"的问题作结。  相似文献   

12.
寻找善的定义是一个恒古话题.本文分别考察了中国儒家的"义利之辩"和中国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中对善的定义方式.本文的考察展示了如下重要事实:首先,从逻辑上看,它们是两种对立的善定义方式.前者强调人在诚中完全占有善恶判断权,而后者则要求人在信中完全放弃判断权.其次,从生存上看,前者因拥有善恶判断权而必然走向霸权话语和思想僵化,而后者则因放弃判断权而可能走向迷信.再次,当这两种善定义方式合二为一时,我们就进入一种悖论式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信念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靠的认识论根据,是洛克宗教哲学所致力探究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洛克在阐释人类知识的起源和范围的基础上,对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认知特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与拥有可靠证据的知识不同,信念,特别是宗教信念,表现出的是一种赞同,但这种赞同不是建基于其内容的证据可靠,而是源自于对信念提出者的信任。在洛克看来,这种因信任而表达的赞同,不可能是知识,充其量是一种具有可能性的"猜测或想象"。因此,信念必须受到理性的管控和引导,在证据基础上进行检验和评估。这是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类不可舍弃的道义责任。洛克通过证据原则和评价原则等对信念的规范以及由此提出的伦理责任之要求,在现代思想史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然既有赞成也有对其证据主义原则提出批评和修正,但洛克的看法无疑是现当代学者们探究信念认知合理性问题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4.
理想与信念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自由地选择历史,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榜样。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太多的人向威胁和利诱屈服,太少的人有坚贞不屈的勇气,只有理想和信念,才能给人以力量;只有理想和信念,才能够激发人类灵魂深处的最高贵的、最伟大的虔诚。然而,当历史涌动的洪波在悄无声息地拍击着21世纪崭新意念彼岸的时候,我们这些天之骄子又该如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思路中,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5.54-5.5423的段落的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是安斯康姆为代表的"本质"解释,另一种是以肯尼为代表的"无意义"解释,这两种解释方式都各有其长处及弊端,并没有融贯地解决带有命题态度词的句子的解释问题。这里将指出讨论这部分码段所要考虑到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并尝试用一种更完善的解释方式解读这部分段落。  相似文献   

16.
"德福一致"的信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伦理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以一种新的伦理学方法——伦理人类学来看,幸福的中国化话语是以"幸"与"福"之意义合成,它分别从消极与积极的层面与道德关联,表现为伦理终极实体"天"、"命"等的必要、伦理共体中的道德生活以及以家庭为主的三大特色。随着伦理道德的"祛魅化"和家庭生活退居次要地位,中国式的"德福一致"信念逐渐瓦解,当下中国社会重塑"德福一致"信念的两大关键是:重新找到伦理终极实体与实现社会公义。  相似文献   

17.
"语境"是知识论、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的经典话题。当我们谈论语境的时候,存在两层意思:首先,语境指在进行解释时的物理或沟通环境,这种环境会为时间、空间、名字、记号、符号所决定;第二,语境指进行讨论所基于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本文中,我们通过预设一种理想语言,来避免对语境在第一层含义之下所导致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我们将从特定的文本语料库构造第二层含义之下的语境。在构造的过程中,我们借鉴数据挖掘领域"聚类分析"的思想,将语境视为基于语句之间互信息的语句聚类。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军事理论家,特别注重对军人武德的研讨和培养锻炼。我军军人的武德,从根本上来讲,它区别于历史上一般军人的武德,这是由我们这支军队的特质——即我军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 我军武德来源于我们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所谓理想,是指我们共同的理想,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所谓信念,是指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战胜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社会主义一定能战胜资本主义,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  相似文献   

19.
引言日常生活中,态度起着支配我们行动的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在环境中对他人的感觉和行动。它们对我们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举足轻重地支配我们决定干什么,到哪里去上学,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住在哪里等等;影响我们是否采用某种新方式行事。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伦理学不是由彻悟了的导师的权威而来的路标,不是对以前有关善恶之见解进行学术上的澄清,也不是对道德观念与道德语言使用做出分析.道德哲学总是以伦理体验为前提.道德哲学的前提是,我们的有所感激、有所愤慨;我们对某人的行为方式表示赞叹,对另一种行为方式表示厌恶;我们自己会因给别人带来快乐而感到幸福,我们也会为自己感到羞耻.哲学的伦理学的前提是,我们将"好"这个词与一种意义相联系,这个意义不是指"对这人或那人有利",也就是说,不是指"对于什么"好,而是指"本身就好".道德信念从一开始便拥有直接性与绝对性的形式,这种形式不允许任何相对化.道德信念没有商谈的余地,而是标识出了可商谈物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