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实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们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公孙龙哲学思想的核心。《名实论》、《指物论》阐述了其名实现的基本立场、基本原则。《白马论》、《坚白论》则提供了事实上的例证。《通变论》主要阐述了运动观、变化观,同样是围绕着名实观而展开的。其基本倾向是正确的,维护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孔子和后期墨家、荀况之问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见诸《公孙龙子·白马论》的著名论题"白马非马",看似关涉"白马"与"马"的区别,并进一步涉及"白"与"马"的区别;但回到文本,可知此论题真正谈论的只是"白",是这个性质语词的涵义在命名活动中是否发挥限定的差别。用《白马论》的表述,就是"白定所白"与"不定所白"之别。此"定"与"不定"之别,在《名实论》和《坚白论》中又被表述为"位其所位"与"出其所位"之别、"离"与"不离"之别,它们全都与性质语词的命名难题相关。公孙龙的整个正名理论,就是对此难题的一种解决。  相似文献   

3.
公孙龙《名实论》中的符号学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先秦诸子中,其学术观点遭到当时与后世的学者误解、指责、非难最多的恐怕要数公孙龙。公孙龙生活于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为平原君的门客,大约生卒时间是公元前320至250年。他的著作据史料记载有14篇,但是留传至今的只有6篇,即《迹府》、《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迹府》是其弟子所编纂的他的传略。对公孙龙的评述,历来贬词多于褒词。例如,《庄子·天下》篇中说:“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  相似文献   

4.
"白马非马"是诞生于先秦名辩思潮中的一个典型命题,自古及今,评论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中,就对公孙龙"白马说"的批评而言,批评者往往把"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置于特定的论域,即并非《公孙龙子·白马论》所设定的论域来进行讨论。这样,相应的批评也就难免稻草人谬误。探寻"白马说"的原意,回归到《公孙龙子·白马论》所呈现的文本世界,当是理解公孙龙"白马非马"及其论证的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5.
《指物论》是层次分明的说理性论文而非对辩体文字,“指”在《指物论》中的基本含义是作为“指谓”产物的“指称”。“指固自为非指”(“指非指”)是《指物论》的理论归宿,这一理论归宿的主体论证环节是两次假设前提的推证,即分别假设“天下无指”和“天下无物”以推证“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具体又包含八个推论,最终得出了“指固自为非指”(“指非指”)这一在“离”物的层面上谈论“指”的抽象普遍性结论。“指非指”的命题是对《白马论》“白马非马”的引申和提炼,其中两个“指”的含义并不相同,“指非指”强调的是语言表达中物类指称和性状指称结合的“指”(“指与物”)不同于单纯的物类指称。公孙龙严格区分指称之间的差异性,乃出于“正名实”的需要,与《庄子·齐物论》对“指”的批判和解构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指物论》的诸家见解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公孙龙子》特别难读难解。宋濂《诸子辩》这样地讲到《公孙龙子》:“予尝取而读之,白马非马之喻,坚白同异之言,终不可解。复屡阅之,见其如捕龙蛇,奋迅腾骞,益不可措手,甚哉其辩也!……苟欲名实之正,亟火之。”由于读不懂,甚至想赶快烧掉这书哩!  相似文献   

7.
何杨 《逻辑学研究》2010,(1):114-124
本文根据公孙龙的正名理论解读《白马论》,认为"白马非马"的真正含义是"白马之名全异于马之名",也即"白马之实全异于马之实";并表明无须修改通行《道藏》本的论证顺序,文意原本通畅。  相似文献   

8.
公孙龙所谓的"指",通常释为共相、观念(概念)或意义,虽各有道理,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解释很难表明"指"在《指物论》中的意思与在先秦的通义(用手指具体指出某物)之间有何关联;二是这些对"指"的解释也适合表达公孙龙所谓的"实",遂令"指""实"之别不显。结合文本,有理由认为公孙龙论"指",是从手指的"具体指出"引申为事物的"可被具体指出",并将"可被具体指出"看作经验对象的普遍性质,即事物的可指性。如此,就能看到"指"在指物篇的使用与其先秦日常用法的关联,也能呈现"指""实"之别:"实"是规定事物内容的经验性质(如马之色形、石之坚白),"指"则规定了事物内容或经验性质得以被把握的条件。故《指物论》强调事物皆有可指性("物莫非指"),这正是以"名"谓"物"的前提("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但"指"不同于"名"所表达的"实"("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不可在经验上亲知。故《指物论》又主张可指性本身没有可指性("指非指"),即不能因为"指"是"物"的性质,就要求它能与事物一同在经验上被具体指出("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相似文献   

9.
道家名实论在先秦"名实之辩"的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先秦名实思想的第三种来源。道家的老子、庄子开创了先秦名实思想的另一理路,而黄老道家既吸收了法家政治之"刑名",又受到老庄开创的名实论的影响。道家既创立了作为根本之实的道作为政治与形名理论的形而上依据,弥补了儒家名实论的理论缺陷,影响了名家与法家,又站在道的高度反思、批判了"名"的作用,对名家的名实论进行驳难,从而在先秦名实思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周云之同志在《哲学研究》1983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对先秦名家分为两个诡辩学派的异议》中提出了重新评价公孙龙“白马非马”论的基本性质问题。在此之前,周在另外两篇文章《公孙龙关于名(概念)的逻辑思想——“白马非马”纯属诡辩吗?》、《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问题》中也谈到同一问题(以下简称周文)。周文认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根本不是割裂个别与一般的‘离  相似文献   

11.
逻辑学是研究论证结构与规则之学,论证结构由主张与理由组成,"对理由的确认"及"如何从理由到主张"为论证结构的规则,这是本文关于广义逻辑的观念。由此出发,庄子提出的"寓言"、"重言"、"卮言"三种论证类型亦属此学科的内容,其中"寓言"论式与譬喻论证、"重言"论式与引用论证、"卮言"论式与事实论证有相通之处。此三种论式凸显出先秦逻辑的"正名"与"用名"功能,而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所讨论的词项理论。《庄子》中的多篇内容都应用这些论式来论证其思想。  相似文献   

12.
《名实论》中,公孙龙以"物"和"实"为阐述其思想的初始概念,强调对"具体可感之物的实"的认知和推断必须满足"位其所位"的要求。这一"名实论"和庄子、荀子及墨家学派的皆有不同,具有非常独特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玄奘翻译的印度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文本,应用现代的逻辑分析方法阐明了陈那新因明体系的逻辑性质是"初步的演绎论证+类比论证",进一步揭示出郑伟宏先生的"除外说或最大类比说"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4.
僧肇在《不真空论》中以两段文字集中讨论了"名实无当"的思想,依据五家注疏对之进行分析和对比,并联系相关原文试析"名实无当"的论证方式和提出目的。  相似文献   

15.
墨学在先秦时期经历过一次意义非凡的思想转向,即由墨子的"十论"转向后期墨家的"墨辩",由政治、伦理转向逻辑、论辩。学界一般以内部分化与外部刺激作为墨学转向的两大原因,然通过《墨子》之文本实可获得第三种解释,那就是"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当中本就蕴含着逻辑之自觉与论辩之观念,后期墨家则将此自觉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论辩方法。先秦墨学从"十论"转向"墨辩"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不仅为墨子的"十论"做了有力的逻辑补充,对稷下辩者和惠施、公孙龙等名家辩者所代表的战国中后期名辩思潮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对当代逻辑学、论辩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有深远之启示。  相似文献   

16.
《周易》的思维枢纽在"数",它是《周易》卦爻辞形式化、理性化的内在根据;通过《易传》对《周易》本经的语义转换和理论提升,《易》"数"摆脱原始思维"象数互渗"的神秘性,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范式。从内因说,"数"助推了《周易》古经文本的形式化、理性化;从外因说,又离不开《易传》对《周易》"筮数"原始思维的哲学突破。《周易》数物相生的思维方式实与现代"大数据"原理相通。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朴"抑或"性恶",此二者关系为何,是《荀子》人性观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学界对《荀子》是"性朴"说还是"性恶"说的论争,是因现存《荀子》文本中有内在的矛盾。《礼论》主张人性"本始材朴",提出"非道德"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无固定的道德方向;《性恶》则试图论证人性为"不道德"的。这两种人性观的背后,善恶评判方式亦截然相异。《礼论》之性朴说背后的善恶评判,将人类行为分为善的、恶的、善恶之外的三类;《性恶》的人性说则建立在一种非善即恶的二元评判上。评判方式的不同亦可通过《性恶》与《礼论》的修辞印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沿语义学进路考察了柏拉图中期对话《斐多篇》的存有论的内在结构,为西方学界争论已久的"第三人论证"所包含的"自谓述"假设提供了理论支持,揭示了柏拉图理念论中蕴含的描述与命名、意义与指称和专名与通名的混淆,澄清了Being概念中"同一性"、"有"和"谓述系词"的内在意义关联与主从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9,(6):168-173
《乐记》为先秦儒家论乐的集成之作,其中探讨的"以乐象德"的伦理哲学对后世文艺理论的衍生与社会道德教化理论的塑形发挥了重要作用。理雅各英译《乐记》秉承直译原则,释译结合,力图兼顾顺畅与达意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其中对"象德说"相关元素的阐释与翻译却与原文相异,并与译文文内逻辑不符。本文从理雅各本人所秉持的阐释观入手,以阐释的多元性与客观性之间的矛盾为考量对象,探索确立文本相对意义且于翻译中实现有效阐释的途径,并提出以连贯、互文、语境为考量效度确保译文阐释的信度。  相似文献   

20.
出土佚籍《恒先》的"或"概念及其表达的宇宙生成论思想,在传世先秦文献中并不鲜见,尤其是与接子的"或使"说更为一致。用不确定的"或"指代确定存在的"生生者",追寻宇宙万物的终极源头和动因,展现了一个多元、开放性的解释空间,是"或"论的理论贡献。《恒先》的成文年代和接子的"或使"说大体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