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马克思、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很少的课题,也是很久以来哲学史家们不易解释清楚的一个难题。因此,迄今为止,这一过程的内容还未全部揭示、全部弄清。苏联著名哲学家B·A·马利宁和B·И·申卡鲁克撰写的《马克思、恩格斯与黑格尔左派》(1986)一书,可以说在这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书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大学通报心理学版》系苏联心理学学术刊物之一,1946年由A·H·列昂捷夫等人创办,季刊,现主编为A·A·包达列夫,每期印数将近6千,容量约合汉字8万。为使不懂俄文的读者及时了解该刊主要内容,现将该刊物1986年第2期(1986年4月出版)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理论与实验研究》栏发表论文四篇: 阿波斯托洛夫等人写的《职业定向是一个组织系统》一文,首先回顾了七、  相似文献   

3.
(一) A·H·列昂节夫是苏联也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毕生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工作,在苏联心理学界形成了以他为中心、人数众多、影响深广的学派。一九七五年正式出版、一九七七年再版的《活动、意识、个性》一书是他的晚年著作。书中表述的  相似文献   

4.
(一)近二十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在苏联由过去几十年被打入“冷宫”的状态一跃而成了大热门。苏联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A·B·彼得罗夫斯基在1979年出版的《集体的心理学理论》一书的序言中谈到:任何一门科学在其发展的某一时期都会有它的宠儿。例如物理学在十七世纪的宠儿是机械力学,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则由电学所取代,今天核子物理学与电  相似文献   

5.
1985年,在苏联出版了一本引人注目的美学著作《在美学的世界中》。这是苏联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艺术科学院院士M·A·里夫希茨的最后一本论文集,没有等到论文集问世,作者就于1983年与世长辞了。里夫希茨从三十年代就开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他编选的、并多次再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苏联美学界,他以恪守传统观点著  相似文献   

6.
娜达莎的特异功能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导演和制片莫尼卡·盖塞(Monica Garnsey),做了一期电视节目——“一个具有X射线眼的女孩”。为了这个电视片,她向CSICOP的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Wiseman),安德鲁·斯库尔尼克(Andrew Skolnick)和我提出,希望对自称能“阅读”(透视)人们身体内部器官的一个17岁的俄罗斯女孩——娜达莎·戴金娜(Natasha Demkina)进行相关的测试,来检验她的声称是否确实。据了解最近世界很多地方流传,一个17岁俄罗斯女孩娜达莎有一双能够透视的X射线眼,可以看到人体内部。她10岁的时候,做了一个修道…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直觉思维,什么是灵感?直觉思维与灵感是不是同一心理现象?如果不是,它们又有什么区别,什么联系?对于这个问题,看来心理学界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倾向于认为,二者是同一个东西。如苏联心理学家A·H·鲁克在其所著《创造心理学概论》的第八章《直觉和创造》中,主要谈直觉与创造的关系,使用了“直觉猜测”、“直觉推理”等概念,也有几处出现“灵感”,“顿悟”等词,显然是把直觉思维与灵感作为同一现象来对待。(见该书113~120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  相似文献   

8.
1990年7月苏联伦理学家A·И·季塔连科教授访问我国时说过,最近苏联科学院哲学所伦理学研究室组织了以“道德是什么”为题目的讨论会。有位苏联名人评论说,研究了几十年道德的伦理学家还弄不清道德是什么,其是怪事。其实,对道德概念作出科学界定并非易事。不同的伦理学专著和教科书往往有不同的道德定义。道德是什么?怎样表述道德定义?这是苏联学者长期争论、不断探讨,至今尚未获得一致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杰出科学贡献奖杰出科学贡献奖由美国科学奖委员会主席埃德温·埃·弗利雪曼(Edwin·A·Fleishman)等人于1956年创立。此奖设一千美元奖金和印有荣获者贡献的嘉奖状。每年在学会的年会上由学会嘉奖当年心理科学上获得重大科学成果的人。获奖者依据学会规定需在下一届年会上对自己研究现状进行演讲。丹尼尔·凯内曼(Danial Kahneman)和艾里斯·特弗斯基(Alos Tversky),沃尔特·米斯基尔(Walter Mischel),马克·阿·罗泽茨威(Mark·R·Rosenzweig)分别获得1982年度杰出科学贡献奖。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活动,那么人本心理学则主要是研究人的意向活动。两者虽然都在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但后者则稍早于前者,就以其学派闻名于世而论,后者则更早。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体系而诞生的U·奈索(U·Nieser)的《认知心理学》出版于1967年,而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A·H·马斯洛(A·H·Maslow)的代表作则先后出版于1950—1956年间。美国人本心理学会也成立于1961年,并于翌年举行第一次代表会议,并制订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题目下,我们摘编了C·克鲁克洪(Clyd Kluckhohn)关于文化的论点。C·克鲁克洪生前曾任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哈佛大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著有《自然,社会以及文化中的个性》(1948,与H·A·默雷合著)、《人的照鉴》(1949)、《文化:一种评述》(1952,与A·L·克罗伯合著)和《人类学与经典著作》(1961)等等。本篇资料来源于《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学     
一个现代资产阶级道德哲学派别最流行的名称,它由于认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寻求可以为社会所接受的克服这种危机的方法而开始形成于七十年代中期。生态伦理学由具有各种世界观的理论家(A·科兹洛夫斯基、T·基弗、A·皮尔士、R·延贝根、M·济布纳等等)所提出,人对居住环境影响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他们感到不安,他们怀疑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的可能性,怀疑保护周围环境,使作为生物的人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生态伦理学的产生证明相当大的一部分西  相似文献   

13.
一般苏联心理学家都认为,苏联心理学是在同关于“心理、意识”的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斗争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三十年代初,苏联心理学对“心理、意识”既要克服唯心论的理解,又要克服种种机械唯物论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谢·列·鲁宾斯坦(1889—1960)在其《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1934)一文中首先十分明确地  相似文献   

14.
1984年2月,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在苏联古老的大学——塔尔图大学的图书馆手稿珍本室里发现了一份康德的手稿。这是康德为评议约翰·戈特利普·克劳茨费尔德(Johann Gottlieb Kreutzfeld)的学位论文《论语文一诗学上的虚构的一般原则》用拉丁语写的发言。克劳茨费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27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大马克思论坛第五期于文科楼马哲所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苏俄哲学专家贾泽林教授做主题发言。他报告的题目是:苏联哲学——过去·现在·未来。 针对“苏联哲学”的过去,贾教授首先界定了“苏联哲学”和“在苏联的哲学”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指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干的理论体系;后者则指整个苏联  相似文献   

16.
让我们做有道德的人,让我们思索人生的意义。——查理·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人不能只靠面包生活,他需要有信仰、赞美和同情。——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1803—1882),美国诗人,评论家人的美德就象一块镶嵌在朴素背景上的宝石。  相似文献   

17.
人的需要及其革命——布达佩斯学派“人类需要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随着人类意识和人类精神的进化与自觉,人的需要、人的潜能和人价值问题在当代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占据日惭突出的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H·马斯洛(Abraham H·Maslow)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和其他著名思想家有关需要的理论建树已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在这些理论探讨中,由G·卢卡奇(Georg Lukacs)的学生A·赫勒(AgnesHeller)、F·费赫尔(Ferenc Feher)、G·马尔库什(Georg Markus)和M·瓦伊达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以来,系统科学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使近四百年来传统地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受到扬弃,证明了人类对客观事物本来所固有的普遍联系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和具体,也为运用唯物辩证方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指导科学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桥梁。正如苏联学者H·N·茹可夫所表达的那样:“普通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运用系统论进行心理科学问题的研究并用来解释和阐明心理过程、个性及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9.
苏联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胜利地实现着苏共纲领提出的宏伟任务。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作为一个统一的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建立和发展起来。共产党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从使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地和协调地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出发,把苏联人民的努力集中起来解决建设共产主义的三位一体的任务;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共产主义的社会关系和培养新人。苏联共产党及其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George·A·Kelly的《个性结构心理》一书,1955年2月在英国出版,创立了他的个性结构理论体系。他用不同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其它各理论流派的方式,对个性理论进行解释,并从另一角度,独创性地阐明个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奠定了个性结构心理学形成的基础。这种理论曾一度存国际上发生影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