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助者罗某,减刑后没有收到家人的回信,近三个月以来忧心忡忡,产生了苦闷、抑郁、焦虑等情绪,影响了饮食、睡眠以及改造生活,主动申请咨询。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求助者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以及综合性分析,作出了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调整认知观念,消除抑郁情绪,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对一例出现一般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该求助者找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经过5次的咨询治疗,通过改变其对事物的不合理认知,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个月后随访,求助者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能够正常学习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一例在押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报告。两月前,该求助者因确有悔改表现,监区依程序为其申报假释奖励。假释申报名单公示后,求助者因担心别人从中使坏,使自己不能顺利假释及假释后如何适应社会而出现紧张,烦躁不安,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与人相处敏感猜疑,精神痛苦,已明显地影响到了改造生活。经过对求助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严重程度进行了归类诊断,初步诊断为以焦虑情绪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8次咨询,实现了让求助者建立正确认知,消除焦虑情绪、改善睡眠,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服刑人员扎某因和其他服刑人员打架,害怕不能评选监狱劳动改造积极分子而影响减刑,一直不能正确面对改造,近三个月来其心理压力大,非常痛苦,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睡眠。前来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寻求帮助。对求助者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有效地改善了焦虑状态,促进了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求助者高某因和其他求助者打架,导致考核分低,并关入严管监区集训7天。此后开始恐惧与同改交往,害怕再次发生冲突,影响考核打分,不能获得减刑的机会。同时也担忧出去后再与人发生冲突,再次进监。近五个月来其心理压力大,非常痛苦,同时伴有烦躁、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睡眠。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对求助者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以有效地改善了焦虑状态,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促进了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例大学生因失恋而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在大四上学期末因与女友分手,再加上考研压力大等原因,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伴有失眠、食欲不振、上课精神不集中等症状,间断持续近两个月,前来咨询。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基本好转,睡眠和食欲问题得到解决,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案例是一名高中生因强迫症状而无法正常上课听讲的心理咨询报告。求助者一个月前因为期中考试不理想,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脑海里经常出现奇怪的想法,总是在想书包究竟发在椅子的靠背上,还是书桌的侧面,并不断调整以致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听课,伴有身体紧张,肌肉酸疼等症状而进行的咨询。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和强迫行为基本缓解,学习状态良好,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8.
求助者苏红(化名),初一学生,因考试焦虑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有所减退。情绪不稳定,时常烦躁。食欲不振,睡眠不良。间断持续两个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采用系统脱敏法对求助者进行了帮助,经过五次咨询后,求助者焦虑情绪明显缓解。各量表分数也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列兵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求助者主诉内心痛苦,抑郁、焦虑情绪持续两个月,近两周出现失眠症状。经收集、整理、分析求助者资料,评估主要问题,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确定咨询方案,实施该方案并进行了效果评估。经过了六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可以正确看待战友关系,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训练,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一例一位女士由于婚姻不和谐而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在夫妻吵架后出现了焦虑、自我评价低,情绪低落,为未来担忧,工作出现失误,食欲和睡眠差等症状,求助者主动前来求助,迫切希望改变现状,能够正常的生活。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咨询,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和饮食睡眠障碍基本解决,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重新感觉到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求助者李某是一名男大学生,由于得知上初中的弟弟提出退学而导致其出现一般心理问题,情绪非常焦虑,为弟弟及自己未来的发展深感担忧,睡眠也受影响,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法,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存在一些不合理信念,其情绪基本好转,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求助者李某,男,42岁,妻子死了,唯一的儿子不认自己,刑期长,自诉不打算再活下去,想轻生,伴有紧张、焦虑、多梦,入睡困难等症状,正常的劳动和改造受到影响。病程为两个多月,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危机干预技术进行心理咨询,达到了一定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求助者因在改造中出现失误被警官批评,害怕失去警官的信任而影响自己的改造计划,产生了焦虑等其他不良情绪以及不适应行为。案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非理性的信念进行一系列的有效矫治,结果改善了求助者烦恼、焦虑等负性情绪,重新树立起积极改造的信心,促进了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一例因考研失败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名女大学生,因考研失败而出现焦虑、头晕、心慌、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特点采用了放松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求助者是一名女性吸毒人员,因为参加生产犯错受到批评,近一个月出现焦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佳并自感难受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该戒毒人员心理问题进行咨询,改变了其不合理认知,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并促进其健康成长。咨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求助者是一名服刑人员,入监后因与家人关系疏离而导致焦虑情绪,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绪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恰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7次咨询,帮助求助者走出心理困境,改变其错误认知,减轻焦虑情绪,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求助者陈某是一名大四学生,因找工作不顺利和学业受挫,导致其情绪非常焦虑。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认识到是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过于绝对化,其情绪基本好转,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一例运用认知疗法,对一名受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的女高中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因为班内没有同学愿意与她同桌来求助,自己感觉很无助,出现了焦虑、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学习、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出现了缓和,能以正常的心态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9.
王某,女,16岁,服刑人员,自诉不想活了,想轻生,伴有紧张、焦虑、多梦等症状。正常的劳动和学习受到影响,病程为4个月。诊断为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严重心理问题,运用精神分析法、合理情绪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求助者因肺结核治愈出院后,回到监区后担心身边的人因为他得过病都避开他,导致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持续两个多月,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通过贝克和雷米的认知行为疗法经过6次咨询,基本消除或缓解了抑郁、烦恼、焦躁的情绪,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