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过程和结果的特点,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101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01例普通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两组家庭在家庭功能过程发展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功能结果方面及家庭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过程发展中的角色、情感反应、问题解决负向预测家庭功能结果的亲密度(P0.05),问题解决和总功能维度负向预测适应性(P0.05)。表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功能的过程和结果上失调,且家庭功能的过程与结果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探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的感知差异,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对患者与父母亲进行调查。发现在家庭功能过程发展的感知上,父子在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功能方面差异明显(P0.05);母子在沟通方面差异明显(P0.05);父母在问题解决方面差异明显(P0.05)。在家庭功能的结果方面,父子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差异明显(P0.05),母子在亲密度方面差异明显(P0.05),父母在适应性方面差异明显(P0.05)。表明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过程和结果的感知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选取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境障碍患者和普通青少年进行测评,探索三组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差异。结果发现,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家庭与心境障碍家庭在家庭功能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适应性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庭与普通青少年家庭在家庭功能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家庭极端型的比例高,普通青少年家庭平衡型的比例高。表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家庭处于功能失调的状态,但两者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干预作用。将50例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干预4天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天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运铁蛋白(T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手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结合低能量肠外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家庭支持对冠状动脉支架术(PCI)后患者心理压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将89例PCI术后患者按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分为高、中和低家庭支持组。应用SAS自评量表、SDS自评量表及SF-36生命质量问卷,比较其抑郁、焦虑以及生命质量的水平。结果显示:三组间抑郁、焦虑及生命质量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职能维度中,中与高家庭支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家庭支持组分别与中及高家庭支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维度中,低与中家庭支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家庭支持组分别与低及中家庭支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O水平比较显示,高支持组NO水平,高于其他组(P0.01)。因此,家庭支持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命质量相关,可能和NO等血管活性介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穆斯林与不信教的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后生活质量的差异。对收集的172例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观察。结果显示,穆斯林组(79例)与不信教组(93例)在生活质量提高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家庭的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为伊斯兰教的生死观与宁养服务结合对于穆斯林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了身、心、灵上的照护,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采用社会实验法,将7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运用平衡康复理论和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不加以干预。通过阳性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个人和社会功能(PSP)功能量表评定社会功能及人际交往。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和PSP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12个月,两组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总分有统计学意义(t=0.069,-1.106,-1.124;t=-3.933,-1.738,-2.148;P0.05),两组PSP量表得分有统计学意义(t=-2.256,-2.081;P0.05)。运用平衡康复与复原理念对于改善症状、提升社会功能可行并有效,有利于患者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8.
探讨南昌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的状况和影响因素.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56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3个维度的得分:同情心满足(3.16±0.57)分、继发性创伤应激(2.72±0.55)分、身心耗竭(2.76±0.55)分.年龄和婚姻在同情心满足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在同情心满足和身心耗竭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事性质在继发性创伤应激和身心耗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室工作时间在同情心满足和继发性创伤应激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职务和所在科室在三个维度上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和管理者应加强对同情心疲乏的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周期及费用的影响,将100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增加心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入院时比较,心理干预组HAD评分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HAD评分也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住院治疗周期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因此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心理障碍,减少住院周期和费用,对COPD患者是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索能够提高护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模式,为改善护生的沟通技能提供参考.以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专用版(JSPE NS)为研究工具,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名.两组学生均参加正常的人文课程学习,干预组还接受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86名学生完成了研究.干预组的共情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女生的共情得分从干预前107.42提高到11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效果对于男生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与女生具有不同的共情特点,女生的干预效果要优于男生.培训课程的学习对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首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两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焦虑、恐惧程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研究组的焦虑、恐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使患者愿意接受并配合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将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系列针对术中知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P<0.01),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早期心理干预可减轻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从而积极有效地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系统评价国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文献,按既定标准筛选共纳入文献17篇,共1 552例患者,原位新膀胱术753例,回肠通道术52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76例。Meta分析结果示:与回肠通道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相比,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生命质量更高(P0.000 1,P=0.003);回肠通道术组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对比较原位新膀胱术与回肠通道术的特异性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模块(P=0.001)、躯体状况(P=0.000 1)和社会家庭状况(P=0.03)方面,原位新膀胱术后优于回肠通道术;情感状况(P=0.20)和功能状况(P=0.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目前国内有限的证据得出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选择原位新膀胱术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共同决策模式"在ICU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78例ICU危重症患者医患沟通相关的临床调查数据,其中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患沟通,另外89例(干预组)采用"医患共同决策"。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家属沟通满意度良好,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患者家属焦虑抑郁评分、ICU内临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90天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ICU危重症患者采用"共同决策"可以使患者、医院、社会获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池丽萍  辛自强 《心理学探新》2001,21(3):55-60,64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调查了304个城市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平衡型家庭所占比例最大,为58.0%,中间型占25.9%,极端型只有16.1%;(2)家庭功能随婚姻发展历程发生变化;(3)家庭亲密度受经济收入水平影响,但与受试者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等变量无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老年患者早期结直肠癌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及术后整体生活质量加以评价。68例病例组(老年组)和同时期52例对照组(非老年组)纳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体质量指数、病变部位、内镜分型、病理类型、病变大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完整切除和整块切除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迟发性术后出血"、"穿孔"这三项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评分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欧洲肿瘤研究和治疗联盟关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评分30(QLQ-C30)评分上,除去"失眠"项目老年组患者得分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28),其他各项目上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老年早期结直肠癌患者ESD手术治疗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对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运行半年进行短期总结。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管理的出生缺陷干预救助与诊疗管理平台,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月救助的患儿共66例,同时作为比较,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同类疾病谱患儿共110例,通过比较同类疾病患儿救助与非救助方面,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花费、住院天数、预后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指标。收集不同疾病以上指标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 17.0进行t检验。通过比较先天性多指(趾),漏斗胸,胆道闭锁三种疾病,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花费、住院天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评价方面,通过各病种术后评价方法获取优良率指标,通过比较发现两组中三种疾病在优良率方面接近;满意度调查评分,两组中三种疾病各自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对出生缺陷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切实减轻经济困难患儿家庭负担,在临床应用实施过程中没有出现资金浪费,过度医疗的现象,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长期支持推广。  相似文献   

18.
调查中国林县PD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状况.对中国林县PD患者和对照人群进行痴呆诊断、运动功能损害评估及其他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焦虑、睡眠评估.PD患者MMSE平均分为19 (15.00~22.50)分,正常对照人群MMSE平均分21(17.25~24.00)分.两组人群时间定向和MMSE总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患者抑郁自评分数平均为(39.43士7.95)分,正常对照人群平均分数为(33.34±9.36)分,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D患者焦虑患病率(43.3%),与对照人群间差异不显著.38.81%PD患者便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D患者常见非运动症状,以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焦虑、便秘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心理控制源视角的女公务员婚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女公务员心理控制源和婚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和《控制圈量表》对551名女公务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职级的女公务员心理控制源差异显著,其婚姻质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的女公务员心理控制源和婚姻质量差异不显著;影响女公务员婚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性生活、与亲友的关系、子女和婚姻、业余活动、信仰一致性、经济安排、夫妻交流、人际控制。结论:不同职级的女公务员心理控制源差异显著,其婚姻质量差异不显著;影响女公务员婚姻满意感的主要因素是婚际因素和外界因素,个人因素贡献不显著;基于控制源的视角,人际控制对女公务员婚姻满意度贡献显著,个人实力和社会政治控制对其婚姻满意度贡献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探讨分析在围绝经期女性抗孕酮与联合妈富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自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2例,按着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纯组(妈富隆治疗)和联组(抗孕酮联合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有效率纯组vs.联组为78.05%vs.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7,P0.05);联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2(Ang-2)显著低于纯组,且纯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小于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6.34%和3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P0.05)。抗孕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刮宫术后的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改善机体内Ang-2和性激素水平,但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