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案例阐述了一名女大学生在学校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而引发求助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过程。主要采用的是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动思维和自己的深层不合理的认知,用建设性信念代替挫败性信念。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焦虑抑郁情绪,克服对人际关系的障碍,鼓励来访者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人际关系中的难题,树立起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最终达成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认知疗法进行了五次咨询,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通过对一名怕黑的高二女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实践,结合咨询过程,运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看法,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消除恐怖情绪,来访者的情况得到一定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黄某因高考落榜,自尊心受到打击,情绪低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黄某的基本资料,结合咨询过程,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消除了黄某的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案例求助者杨阳,在校大学生,最近因为和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很无助,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持续3周左右的失眠,心慌、食欲不振,学习效率下降等症状,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咨询师综合分析求助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做出了一般心理问题的评估诊断,并结合求助者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5次咨询,帮助求助者解除情绪困扰,与室友能正常交往,咨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一例因考研失败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名女大学生,因考研失败而出现焦虑、头晕、心慌、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特点采用了放松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例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由演讲焦虑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详细搜集、整理来访者Y的有关资料,对来访者Y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归类,客观评价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据认知疗法理论,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来访者Y开展咨询,让来访者Y与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帮助其识别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Y上台讲话的焦虑、紧张情绪有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一例运用认知疗法,对一名受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的女高中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求助者因为班内没有同学愿意与她同桌来求助,自己感觉很无助,出现了焦虑、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学习、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咨询师运用认知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出现了缓和,能以正常的心态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和治疗离不开对自我的关注, 精神分析、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对自我的关注局限于认知或行为层面, 而新兴的正念疗法填补了对自我身体和感受层面关注的空白。具身认知和具身自我实验, 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身体、感知觉和认知情绪的密切关系, 及其与自我的息息相关。本文在整合已有心理疗法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整体观的自我结构, 即自我是理性(符号机能、认知情绪)、感性(非符号机能、感知觉)、身体(生理机能)的综合体, 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赵某,女,20岁,大二学生,因身体出现问题而产生抑郁情绪。经心理测验SCL-90的抑郁因子分明显较高,SDS标准分76分。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思维正常,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心理评估:情绪抑郁,认知存在偏差。经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采用贝克认知疗法与求助者中心疗法,经过10次心理咨询后抑郁情绪缓解,认知能力得到改善。SDS简易量表测评结果为54。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  相似文献   

10.
这是心理咨询师对一名高三毕业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完整过程。以解决因考试引发焦虑情绪为主要内容,深入探讨来访者焦虑情绪背后的原因。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来访者学习自我调节的方式,改善其情绪状况。报告共分为八大部分:一、一般资料;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四、评估与诊断;五、咨询目标的确立;六、咨询方案的制定;七、咨询过程;八、咨询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1.
本次案例主要采用催眠疗法,并结合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对个案进行了心理问题的矫正,尤其是将系统脱敏和认知疗法融入到催眠疗法之中,在对求助者的心理进行整合式治疗后,其睡眠状况明显改善,精神状况得到提高,抑郁情绪消除,焦虑程度显著降低。再次进行问卷自测后分数明显下降,该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理治疗中的情绪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治疗经百余年发展,形成了精神分析、行为认知疗法以及现象—存在—人本疗法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分久必合,人们已发现“心理治疗不同派别间有一些共同成分”。J.Frank 凭其25年治疗实践,更是明确地指出:“迄今为止的全部证据表明,疗效主要是由各种原理和方法的共有功能决定的,而不是它们的不同内容”。各派疗法的共同成份可体现在治疗目标、医患关系,情绪、认知、行为功能等方面。本文从情绪作用这一侧面,论述心理治疗中三个共同的情绪功能,和促进治疗中情绪功能的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一位家长因孩子犯罪被判处实刑后的一个月内,将孩子犯罪的原因全部归结到自己身上,并且认为孩子服刑完毕后没有出路,为此感到焦虑,尤其家人陪同前来咨询,其心理问题系有现实因素引发,病程为一个月左右,情绪在理性控制范围之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认为求助者是因为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运用面质技术、倾听技术等技术,结合放松训练,帮助建立合理信念,形成对事件正确的态度、看法和评价,从而摆脱负性情绪困扰。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焦虑症”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祖伟 《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96-99,118
焦虑症是神经症常见的一种。焦虑症者的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无法解脱、不愿正视的心理问题,焦虑只是那种矛盾、冲突的外显,借此作为防御机制,以避免接触那更深层的困扰。本辅导方案的团体类型是大学生,是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情绪而设计,它并不是针对特别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只是用理性情绪疗法的思想解决大学生一般的生活、学习适应及情绪困扰问题。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5.
合理情绪疗法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矫治时,咨询师应把咨询重心放在求助者目前的问题上,而不要过多关注求助者过去的经历。要让求助者确信,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信念,由此使咨询工作顺利进行。本文结合一例伤害罪罪犯的咨询个案对该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症的案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例大学生焦虑症来访者的咨询案例,阐述了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协助来访者解决自身问题的整个过程。本案例中来访者因为对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存在不合理认知而形成焦虑情绪。在咨询方法上,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认知,重新调整对生活事件的看法以及对其他人的态度,缓和焦虑情绪和不安全心理,并通过给予其行为指导和压力管理建议帮助其矫正不良生活习惯,恢复正常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案例是一位刚入学的研究生,由于是跨专业读研,学习统计,实验有点吃力,担心自己做不出科研成果。从而压力大,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是位"笨"女孩。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改善其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案例是一位刚入学的研究生,由于是跨专业读研,学习统计,实验有点吃力,担心自己做不出科研成果。从而压力大,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是位“笨”女孩。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其调整认知观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改善其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一例运用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法,对考试焦虑的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个案报告。结合求助者的相关资料和SCL-90、SAS、SDS等的测验结果,从生物学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了评估和诊断,确诊为有关考试焦虑的一般心理问题,然后以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为主做了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根据求助者自我评估、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评定及回访证明本咨询为有效咨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一位因介绍卖淫罪新入监服刑的罪犯,自己认为没犯什么事,觉得委屈、情绪差、烦躁和生活受到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刘某的基本资料,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消除了刘某的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