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抉择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抉择.处在这抉择年龄段的我们必须作好这个抉择,下面是我对主回应的一个抉择。  相似文献   

2.
概述国内外ICU终末期患者治疗抉择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法律案例。分析ICU终末期患者的治疗现状,提出目前在进行治疗抉择时针对患者及家属方面、医疗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伦理分析,提出在伦理学上要遵从尊重自主、有利、公正原则。探讨终末期患者治疗抉择可能的解决措施,包括转变患者及家属尊重生命及死亡观念,临床工作中规范放弃治疗,医院成立伦理指导委员会,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方法,从而对ICU终末期患者治疗抉择进行伦理指导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底抉择与道德理论>是翟振明教授在美国出版的一本伦理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翟振明以哈贝马斯的交互理性及对话伦理为理论出发点,提出了本底抉择的概念,从而形成了对哈贝马斯理论的某种超越.在交互共同体中,翟振明赋予交互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选择以最本底的意义,哈姆雷特式的经典问题"To-Be-Or-Not-To-Be"成为每个成员进行本底抉择时必须直面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翟振明将本底抉择建基于真正的人(具有人的度规的人)之上,并对人的生命给予一种现象学意义的审视.  相似文献   

4.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止观修习的重要方法,其在不同的所观境中呈现出不同的运用逻辑,在观阴界入等境中侧重强调十法圆备的整体运用,在观病患境、禅定境中则强调重重抉择的逻辑。十法俱备的整体运用是智顗建构十乘观法的理论初衷,而重重抉择、弃用是随行人根性与所观境不同于实际修习中灵活运用。两种不同的运用逻辑实际是理论建构、重为初心和证悟为要、灵活抉择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迈入中世纪的思想家:波依修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依修斯是第一个中世纪思想家。他对古希腊思想的抉择与继承 ,成为中世纪文化和思想建设的起点。他不是选取一家一派的教义 ,而是抉择了理性、逻辑和希腊思想中具普遍意义智慧。这种抉择影响了一整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中世纪的文化教育注重理性与逻辑的养成 ,在这基础上建设信仰的时代 ,最终发展为理性的时代。本文论述波依修斯的逻辑思想、神学思想并重点论述了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的《哲学的安慰》  相似文献   

6.
再探框架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李纾  房永青  张迅捷 《心理学报》2000,32(2):229-234
期望理论运用S状的价值函数和非线性的权重函数来解释和预测框架效应。“齐当别”抉择模型将不同框架下的抉择行为简单地看成是“最好可能结果之间的取舍”或者“最坏可能结果之间的取舍”。本研究设计了一“匹配”技术,并用此对作者所报告过的支持框架效应与不支持框架效应的选择问题加以再检验。实验表明,采用不同的框架并不能预测性地决定不同的抉择偏爱,而匹配结果所示的“齐当别”策略则能更好地对所收集到的有关框架效应的数据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的道德抉择往往需要在价值冲突中进行,外层空间探索利用中的价值冲突本质上是由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发生冲突而引发的.本文针对外空探索利用中的政治家、科学家及其共同体、航天员及太空产业运营商等不同主体,剖析了其在面对不同角色冲突时的道德抉择困惑.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做出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人费神费力。在面临种种生活琐事时很多人难以取舍,如周末究竟要宅在家里睡大觉还是呼朋唤友出门游,究竟要喝一杯奶茶还是选择继续减肥的目标这样的日常小事让人费尽精神,磨磨唧唧,决定不了。而面对人生的重大决策更是让人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抉择:如究竟要考研深造还是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究竟要结婚生子还是要再享几年单身生活这些人生大事真是让人耗尽心力,拖拖拉拉,难以取舍。这种难以做出选择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冲突中的选择冲突。  相似文献   

9.
当前科技的发展对伦理观念形成了挑战,同时,伦理也对科技发展形成约束,这种局面构成科技与伦理的双向运动。分析这种双向运动的成因、过程和可能的结果,正是李建会教授主编的新书《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的主题。该书讨论了纳米科技、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认知神经科技遭遇的伦理问题和道德抉择,并主张科技活动必然具有价值负载的观点,对规避科技活动中的社会风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除此之外,该书还讨论了用于价值抉择的协商伦理学的原则,并指出协商所应体现的态度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ICU病房患者放弃治疗一直是医患双方争论的焦点,如何正确地对放弃治疗患者做出抉择显得格外重要。以3例ICU患者放弃治疗的实际案例为例,论述医患双方抉择的异议,进而深入剖析案例引发的伦理思考。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探讨案例体现的过度医疗和无效医疗问题、终止治疗和放弃治疗问题以及对生命质量及价值的权衡,并提出强化疗效伦理意识、合理取舍放弃治疗时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对放弃治疗患者的临终关怀等解决对策,以期达到对ICU病房中危重患者救治更符合伦理要求的目的,为医患双方对ICU患者放弃治疗抉择提供伦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中庸"不是折中,不是中立,不是首鼠两端,也不是"既要、又要"式的全面,而是做出抉择。"中庸"之"庸",通"用",中庸即"中用",也就是"用中"。"中庸"是在"两端"之间,做出最优的抉择。《中庸》里"择乎中庸"之语,一个"择"字,道出其义。因此,"中庸"是"用"的,用于抉择——有判断、有衡量,有取舍、有决断。什么是"中"呢?程颐以"不偏"释"中",偏矣;朱熹以"不偏不倚"释"中"(朱熹《中庸章句集注》),更偏。  相似文献   

12.
艾勒悖论(Allais Paradox)另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纾 《心理学报》2001,34(2):176-181
艾勒悖论违背了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理论的独立性(independence)原则,成为欲推翻期望效用理论的杠杆。“齐当别”抉择模型不将风险决策行为看成是追求某种“最大期望值”的抉择反应,而将其看成是“最好可能结果之间的取舍”或者“最坏可能结果之间的取舍”。此项研究设计了一“判断”技术,并用此对艾勒设计的选择问题加以检验。实验表明,判断结果所示的“齐当别”策略能满意地对艾勒选择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3.
    
正一曾读过一则故事。一匹狼,不慎被猎人设下的机关,夹住了脚趾。狼挣扎了一阵,不得脱身。猎人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危急关头,狼用利齿,忍着钻心之痛,咬断了脚趾,而后逃离现场,重获新生。生命中,有些抉择,本身就是一种痛。痛,与抉择有关。二与人对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楚河汉界,往来厮杀。落子无悔,步步惊心。棋逢对手,对局深更。一着失算,满盘皆输。及至关键处,  相似文献   

14.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追寻道德实践的实务工作,意识形态与社会价值对该职业的伦理抉择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在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临终患者的服务工作中,案主权利的实现受制度法规限定、家庭利益纠葛、社会价值观念冲突和伦理环境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引致社工在实务工作中陷入伦理困境。为破解此种伦理困境,医务社工可通过强化自身引导能力、推进伦理观教育和优化伦理抉择环境等途径协力重塑新型老年临终关怀伦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国画、戏曲等一系列独具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巨变,传统艺术形式逐渐没落,当下国画创作面临着继承还是变革的抉择。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最新研究证实,生气可以让人的思维更清晰。如果处理得当,不但不会扭曲人们的思维,还会在你陷入两难无法抉择时,给予适当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宗教中国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汉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变迁,提炼总结出中国人对于印度佛教的两大"选择性接受"——在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抉择中选择性地接受大乘佛教,在大乘空、有、如来藏思想体系的抉择中选择性地接受如来藏思想。本文认为,这两大"选择性接受"本身,离不开汉唐经学丰厚的文化土壤。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与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之间,内在良知的德性诉求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间,不仅透显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意义,而且诠释着文明互鉴、多元通和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帮助者"是一个荣耀的称号,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和一份不变的坚持及担当"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参创2:20、22)"帮助者",是圣经里对众生之母夏娃角色的定位,我认为这也是对今天传道师母角色的定位。的确,无论在教会还是在家庭里,传道师母都是帮助者。"帮助者"是一个荣耀的称号,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和一份不变的坚持及担当。  相似文献   

19.
经济改革就是要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深入探索生产关系的结构和性质,不断完善生产关系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并且正确地抉择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一、生产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成祖明 《天风》2006,7(17):18-23
吴耀宗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中国教会杰出领袖。他一生追求实践爱和真理,思考信仰,也在爱和真理中建设了新中国教会。三自爱国运动是他追求实践爱和真理的人生巅峰,是中国教会顺应神的呼唤所做出的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