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   总被引:110,自引:0,他引:110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积极和消极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672名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高,学习倦怠的水平较高。在性别上,男生在理想承诺和成就感低上好于女生,男生的情绪低落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大一、大四学生的情感承诺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在成就感低、行为不当和总倦怠上高于大一学生,大四学生的成就感好于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在学科上,文、理科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低于医科、工科和术科学生,文、理科学生的总倦怠水平高于医科和工科学生;在院校类型上,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承诺水平最低,且学习倦怠水平最高。情感承诺是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   总被引:105,自引:0,他引:105  
连榕  杨丽娴  吴兰花 《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通过对大学学习情境中的承诺和倦怠的研究,编制了适用于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量表统计分析后表明:专业承诺包括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四个维度;学习倦怠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个维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回归分析证明,情感承诺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师学生学习倦怠状况。用连榕等参照Maslach的量表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716名高师学生进行问卷情况。结果表明: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程度。男生的情绪低落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术科学生比文理科学更有成就感;城镇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4.
对401名大学生施测《学习倦怠量表》,挑选60名学习倦怠高分者,将其中实验组30名等分为5个团体,分别参加8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箱庭干预,运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探讨团体箱庭干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控制组相比较,团体箱庭干预组《学习倦怠量表》得分显著降低,其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但去个性化行为的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应对自我效能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6所高校的7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应对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和学习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应对自我效能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其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应对自我效能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大学生应对自我效能和对其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9名师范生进行施测,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及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远目标定向、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存在显著差异;(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分别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师范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习策略问卷,对802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的基本状况,以及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整体情况良好,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专业适应不良并表现出学习倦怠倾向;专业适应性对学习策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倦怠对学习策略有负向预测作用,并在专业适应性和学习策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自我控制、学习倦怠在压力知觉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序列中介效应,运用压力知觉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9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 压力知觉与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 自我控制在压力知觉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3)学习倦怠在压力知觉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4) 压力知觉通过自我控制和学习倦怠的序列中介作用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院600名大学生,通过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PASS学业拖延量表,及报告个人家庭的经济状况,考察了手机成瘾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并探讨了学业拖延在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中的中介作用,及经济状况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学业拖延是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的中介变量;(2)手机成瘾通过学业拖延对学习倦怠产生的间接影响受个体经济状况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胡俏  戴春林 《心理科学》2007,30(1):162-164,195
依据倦怠理论文献、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我国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概念结构。通过对400名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367名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习倦怠是由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四个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11.
时金献  谭亚梅 《心理科学》2008,31(3):736-738
探索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的关系.201名大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分别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测量学习倦怠和外显自尊,同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成就感降低对于内隐自尊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p<0.05),但对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更强(p<0.01);耗竭和人格解体对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也达到了边缘显著性水平(p=0.089,p=0.077).大学生学习倦怠对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有重要影响;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自尊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丽娴  连榕  张锦坤 《心理科学》2007,30(6):1409-1412,14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36名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进行分析,考察了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了学习倦怠各因子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影响学生学习倦怠的人口学变量有家庭所在地、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其中家庭所在地单独影响学习倦怠,且是学习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性别、学校类型和年级相互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倦怠。⑵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与学习倦怠的各个因子及总分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其中N、P是学习倦怠有效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和无聊倾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大学生无聊倾向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9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以积极应对与无聊倾向为中介变量,公正世界信念不能直接显著预测学业倦怠,无聊倾向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以消极应对与无聊倾向为中介变量,公正世界信念能负向显著预测学业倦怠,消极应对与无聊倾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积极/消极应对-无聊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中均成立,且达到显著性水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公正世界信念对学业倦怠的作用机制,并为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缓解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现状,探究医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形成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问卷调查某医学院537名医学生,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平均值为54.61,27.15%的医学生处于严重英语学习倦怠状态;医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在性别、生源地有显著差异,与学生语言水平成负相关,在专业方向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医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指导,提高专业承诺等方法降低医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提高其语言习得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镶嵌图形测验》为研究工具,研究场认知风格与大学生专业学习满意度的关系,揭示部分大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学习倦怠的原因,为部分学生重选专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性别、系别、专业和认知风格等因素对专业学习满意度都存在显著影响,认知风格并不是影响专业学习满意度的唯一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个体积极能动性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美学生存在课堂学习行为差异的现象得到了中外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作者推测,中美学生在学习风格上存在的结构取向和深度取向的差异,是导致他们表现出不同课堂行为反应的一个原因.本研究采用学习风格量表和课堂学习行为量表对281名中国大学生和206名美国大学生施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学生存在学习风格与课堂学习行为的显著差异;学习风格的结构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深度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结构取向的学习风格在文化组别与课堂学习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结构取向至少能部分地解释中美大学生之间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阴山观中学随机抽取的293名学生进行学习倦怠以及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发现:(1)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现象,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中学生在归因方式上采用内归因方式的人比较多,即将自己的学业成就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3)中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并不严重(4)三个变量及各维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便找出有利于缓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归因方式和利用好社会支持系统来改善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18.
学习惰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琪  程佳莉 《心理科学》2008,31(6):1458-1460
学习惰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现象,它对学生和成人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相关的研究国外已有而国内尚无.本研究为帮助学习者克服惰性、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在文献检索和典籍查阅的基础上,界定了惰性和学习惰性的概念;探讨了学习惰性的危害、成因及其影响因素;从认知、情绪、行为和易发人群等方面辨析了学习惰性与学习倦怠的异同;建议对学习惰性与学习倦怠采取不同的评估、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最后对如何拓宽与深化学习惰性的研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对36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1)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各维度与厌学现象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a.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b.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分离现象;c.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相当, 对厌学行为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间接效应;d.学业倦怠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班级团体依恋问卷、自悯量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自编学业满意度问题对65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当代初中生对其所在班级的团体依恋和自悯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并检验自悯在班级团体依恋和学习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学业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之后,(1)班级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倦怠;(2)自悯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3)自悯在班级团体依恋焦虑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在班级团体依恋回避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从班级团体依恋和自悯的角度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