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整体自尊和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对整体自尊的影响较弱,对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影响较强,身体自尊各维度随体育锻炼参与水平的降低而降低;体育锻炼参与对身体自尊各维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整体自尊改善不大。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267名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为被试对其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进行测量,其结果:(1)运动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运动员;(2)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运动员组、非运动员组,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3)总体上,男大学生的整体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其中,运动员组男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非运动员中整体自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4)运动员男大学生在“身体强壮”和“身体状况”方面明显比非运动员男大学生更自尊、自信,尤其是在“身体强壮”方面;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5)随着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整体自尊水平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编《大学生自尊评定问卷》,探讨1104名大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自尊呈稳定发展趋势,重要感、胜任感、归属感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2)大学生自尊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女生,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归属感维度。(3)文科生外表感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独生子女、城市学生以及学生干部在自尊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以及非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和自尊量表(SES)调查了370名大学生,考察其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生,大学二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结构(同学朋友支持,家人支持,恋人支持,老师支持)、性质(情感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评价(满意程度)各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情感支持、同学朋友支持对大学生自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高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自尊低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身体自尊是如何随年代变化的呢?研究对2004年至2016年107篇使用身体自尊量表的研究进行了横断历史研究,涉及大学生30738名。结果显示:(1)我国大学生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与年代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2)男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都有了一定提升;(3)男生在身体自尊各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女生0.2~0.3个标准差,显示出了大学生在身体自尊水平上的性别差异;(4)从大学生整个群体来看,经济因素、高等教育因素与大学生身体自尊具有显著相关,而从不同性别群体来看,经济因素与人口压力对于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自尊影响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然而由于能动性特质自我评价能够预测自尊,高自尊的个体拥有更高的能动性自我评价,因此自尊对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的影响是否只体现在能动性特质维度上还未可知。60名女被试分别评价高、低吸引力女性目标在能动性和社群性人格特质维度上的符合程度。结果发现:能动性维度上,高自尊被试对高吸引力目标在积极特质形容词的符合程度评价显著高于低自尊被试,低自尊被试对低吸引力目标在积极特质形容词的符合程度评价显著高于高自尊被试;社群性维度上,高、低自尊被试均认为高吸引力目标与积极特质形容词更符合。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对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动性评价上;在社群性评价上,高、低自尊被试都表现出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600名农民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情景问卷以及修订的自尊量表、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问卷,以探讨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考查农民工自尊在其感知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高自尊水平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感知社会支持都极其显著地高于低自尊农民工;(2)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感知社会支持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感知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显著两两正相关;(4)自尊在感知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及两个维度回归效应显著,为二者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车丽萍 《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本研究选取93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大学生自信问卷”?考察了大学生自信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及学校类型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信总水平差异显著,除社交自信外,整体自信、学业自信和身体自信均存在极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在整体、学业和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一、四年级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其中三年级自信度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学业、社交、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存在显著学校类型差异,非重点大学学生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年级和学校类型在身体自信、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及其某些层面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性别和学校类型在身体自信某分维度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国当代青少年民族自尊的心理维度及其年龄发展。研究采用了团体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民族自尊的四个维度,且说明问卷有较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民族自尊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研究得到的结论是:①民族自尊是一个四维心理结构;②初二、高二和大二的学生总体上有积极正向的民族自尊;③民族自尊总分在年级上具有"V"型发展趋势,除了在共同命运感得分上各年级呈现出直线发展趋势外,其他三个维度都呈"V"型发展趋势;④民族自尊总分没有性别差异,但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烈的共同命运感。  相似文献   

10.
张林  邓小平 《应用心理学》2009,15(2):155-160
以52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情感体验维度时具有中介效应,而在其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时无中介效应;(2)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相对高于在人格特质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小学生自尊的结构和特点。小学生的自尊由重要感、外表感、自我胜任感三个维度构成。根据小学生自尊的特点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护学生自尊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护士、教师、商业服务人员三个女性集中的领域抽取380名职业女性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1)职业母亲的工作倦怠水平显著高于无子女的职业女性.(2)自尊与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显著负相关.(3)自尊是社会支持影响职业母亲工作倦怠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3.
跨期决策有许多不同的理论模型,按其所指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分成基于选项的和基于维度的两类决策模型。前者认为各跨期选项被独立赋予一个主观价值,主观价值最大的选项被选择;而后者则认为选项是基于维度被比较的,比较中占优势的选项被选择。本文从行为结果、过程数据和对基于选项模型基本假设的质疑等角度综述了近来支持基于维度模型的证据;并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应用认知行为实验和眼动追踪技术对两类模型进行过程研究、在基于维度模型的指导下进行f MRI研究,以及加强损失领域的跨期决策研究以完善跨期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初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内在联系。采用了Rosenberg的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简称SES),付丽丽(2010)编制的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和龚艺华(2002)参考父母教养方式结构的理论构想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以济南市历下区某所中学的16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数据用SPSS17.0进行处理和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初中生总体的自尊处于中上等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显著,其中初一和初二年级间存在显著年级差异。(2)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都不显著(3)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专制型、信任鼓励型、忽视型、溺爱型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在年级上,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在专制型与忽视型维度都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在专制型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4)学习主观幸福感、自尊水平与情感温暖型父母教养方式、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维度间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尊水平与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教养方式维度间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对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6)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主观幸福感进行预测的过程中,自尊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青少年对身体的满意度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探讨自尊是否在青少年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以及这个过程是否受到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采用身体不满意量表、自杀意念量表、自尊量表和友谊质量量表对来自湖北、安徽、河南、吉林四省六所高中的802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身体不满意对自杀意念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尊在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友谊质量在身体不满意通过自尊影响自杀意念的中介模型后半段起调节作用,即在友谊质量较低的青少年中,自尊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更大。因此,青少年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823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7种类型攻击性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自行编制的《中学生攻击性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在攻击性的各个维度上,攻击性水平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3)在违反制度、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恶意和疑心等维度上,男生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生。(4)在违反制度和疑心两个维度上,重点校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校学生。  相似文献   

17.
自尊是自我观念的一个独立纬度,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整体自尊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四个年级学生的整体自尊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根据学生自尊水平的年级差异,分析不同年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倾向,并据此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问题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研究以初一至初三年级的235名问题学生和143名普通学生为对象,对问题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学生的自尊除初三外一般比普通学生低,这与普通学生在初三自尊的显著降低有关;(2)问题学生的自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或年龄差异,而普通学生的自尊表现出明显的随年龄增长下降的趋势;(3)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与其自尊的发展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问题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学生;(4)问题学生的自尊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提示自尊发展是影响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问题学生内隐自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杨福义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5,28(2):332-336
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两类学生的内隐自尊效应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2)总体上问题学生的内隐自尊效应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初三阶段,两类学生的内隐自尊的差异显著;(3)问题学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自我评价系统。两类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组合状况不同,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差异显著;(4)问题学生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与其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心理健康其他指标存在非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网络欺凌受害与情绪性进食的纵向联系,以及身体不满和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利用问卷对301名高职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三次纵向数据采集,每次间隔3个月。结果发现: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1)网络欺凌受害(T1)与情绪性进食(T3)呈正相关;(2)身体不满(T2)与自尊(T2)在网络欺凌受害(T1)和情绪性进食(T3)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网络欺凌受害可以通过身体不满和自尊预测情绪性进食,身体不满和自尊在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