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 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 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 并以情绪事件理论、情绪循环理论和情绪反馈理论为基础, 结合情绪研究的相关文献, 对员工情绪产生的几大来源, 员工情绪对建言决策的影响, 建言者的情绪对被建言者(建言对象)的情绪影响, 员工建言被采纳与否等几个涉及情绪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 并构造了建言行为情绪机制模型; 系统地揭示了整个建言行为链上伴随的情绪机制, 并对恐惧、希望、心理安全、后悔等情绪对建言的影响作了示例分析。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关于器官移植非优因素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前器官移植是拯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较有效的措施,但同种及异种器官移植术中存在的大量非优因素决定了器官移植的局限性和过渡性。本文根据系统自组织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发掘人类器官组织的自组织能力必将是恢复患者衰竭器官功能最优化和最有前途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解决是人类的普遍行为,心理学家对问题解决的系统研究,至少已有100年的历史。众多的问题解决理论,大体上来自于三类研究:以动物为对象的实验研究;以人为对象的分析性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一、以动物为对象的实验研究最早研究问题解决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他以猫为对象,于1889年设计了研究问题解决的“问题笼”。笼内  相似文献   

4.
丁君风  姜进章  伍凌燕 《学海》2013,(1):103-112
本研究主要是在组织传播学、媒体丰富度理论、个体主义和群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理论、问题解决型团队理论以及组织沟通满意度理论的基础上,对利用面对面沟通(FTF)的小组和利用电脑中介沟通(CMC)的小组进行沟通满意度和沟通效率的比较.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具体实验设计中自变量为沟通形态、个体主义和群体主义价值观倾向,因变量为沟通满意度和沟通效率.研究认为:在问题解决型团队沟通过程中,对于媒体丰富度理论,如果加入价值观倾向因素,前人研究结果对于有个体主义价值观倾向的人群不适用;在涉及到沟通满意度的时候,媒体丰富度和沟通满意度没有呈现正相关;当涉及到沟通效率的时候则为明显的负相关.媒介的刺激因素会对持不同价值观倾向人群的沟通效率产生影响,FTF对于群体主义价值观倾向人群的沟通效率是积极的刺激,会提高其沟通效率;而CMC对于个体主义价值观倾向人群的沟通效率是积极的刺激,会提高其沟通效率.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心理系统的自组织性,并从自组织的角度论述了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心理系统自组织的结果.心理咨询的作用仅在于提供一个能让患者心理产生良性自组织循环的环境,而且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依据自组织理论树立对心理咨询过程、地位及作用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家建 《学海》2022,(5):53-63
基于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思想,“控制权”理论从目标设置、考核验收、激励分配三个维度研究政府组织的结构特征和运行逻辑。近年来,在中国政府治理的研究中,“控制权”理论被广泛运用,在组织结构、政策执行、项目制三个领域中都有大量研究借用“控制权”理论进行分析,学术影响显著。但是,学界对“控制权”理论的运用条件和适用度还缺乏深入讨论。同时,从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来看,“控制权”理论忽视了组织内非均衡权责的特征,仅从“控制权”的角度难以完整讨论中国政府治理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制度分析作为一种分析范式在解释现实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被"重新发现",随后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逐渐形成。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与管理学派强调效率性、工具性的管理行为不同,新制度主义中研究的重点就是环境与组织的关系,其研究角度是组织生存的合理性。该理论研究一直被沿用至今,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组织理论研究学者都喜欢透过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来阐述问题,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  相似文献   

8.
杨继平  李波 《心理科学》2008,31(1):173-176
组织伦理气氛(organizational ethic climate)是组织成员对于什么是符合伦理的行为,如何解决伦理困境或问题的共同体验和认知.通过文献研究,该文系统讨论和分析了组织伦理气氛的理论结构类型和实证结构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并对西方组织伦理气氛结构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由浙江大学哲学系等7个单位发起的“自组织理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于1987年8月9日至13日在普陀山举行。会议就如何把自组织理论的哲学问题研究引向深入和如何把自组织理论更加准确有效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的问题开展了讨论。一、如何把自组织理论的哲学问题引向深入?自组织理论是一门新兴的横向科学,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自普利高津的耗散  相似文献   

10.
选择盲是指个体不能觉察他们的偏好与决策结果之间的不匹配, 即人们不能发现真实偏好被操纵, 这一现象在行为经济学中普遍存在。记忆表征理论主要从记忆表征编码的角度分析人们为什么不能发现选择的改变, 选择偏好理论则着重分析人们偏好反转的原因。选择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选项相似性和虚假反馈等。未来的研究需要从选择盲的心理机制与产生根源、影响因素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长久以来,因果性被认为是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在逻辑实证主义流行时期,这一问题被相对忽视,而在20世纪后期的哲学中,对它的研究兴趣又再次兴起。因果性近年来已成为语义学、心灵哲学、认识论以及科学哲学等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唐奈兰、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工作使因果联系成为说明指称与意谓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德雷斯克、福多等人关于信息和内容的因果理论的产生;葛梯尔问题的研究则导致了戈德曼和普兰廷加等人的因果知识理论的复兴。同时,概率理论、非单调逻辑、人工智能等形式科学的发展,使得对因果性进行精密的形而上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领导领域中归因理论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领域中的归因研究对于把握领导过程、组织绩效评估以及领导成员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文章回顾了自领导归因理论提出以后,领导归因领域中包括有关模型构建、验证与发展、内隐归因在内的相关研究;同时,对归因偏差、归因风格、领导成员关系、人格特质、领导类型、情绪、文化及相关人口学变量等因素与领导归因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最后,分析、总结了该领域以往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前摄干扰(PI)对工作记忆有决定性影响.注意加工理论认为处于工作记忆“注意焦点”的信息不受PI影响,偏向-竞争理论则提出个体对熟悉信息和情景信息代码做出权重评估,解决工作记忆PI效应.研究者从工作记忆编码和提取加工的PI效应、内容相关和情景相关的PI效应、PI消除的脑成像特征等角度进行了验证,多数结果支持偏向-竞争理论.未来研究应使用脑成像技术探讨PI效应与工作记忆子系统、子功能之间的关系等主题.  相似文献   

14.
连灵  游旭群 《心理学报》2011,43(9):983-992
“物体识别是角度独立还是角度依赖”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以物体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独立, 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认为是角度依赖。研究参照物体识别的“小几何体”思想自制实验材料, 采用启动范式, 在两个实验中通过考察结构信息和视图信息对物体识别的影响, 揭示物体识别的心理表征。结果发现: (1)形状信息和类别空间关系信息影响物体识别, 表明以物体为中心理论对物体识别表征机制解释的合理性; (2)角度信息可能独立于形状信息表征, 深度旋转方式下的识别成绩优于平面旋转, 表明以观察者为中心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三维物体识别的深度旋转现象。研究结果为物体识别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复杂问题解决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的问题解决研究中,忽略了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因此复杂问题的解决(CPS)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领域。章回顾了问题解决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北美和欧洲取向,并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明确的界定,描述了CPS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问题解决研究中,忽略了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因此复杂问题的解决(CPS)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领域。文章回顾了问题解决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北美和欧洲取向,并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明确的界定,描述了CPS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生命是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但是,20世纪60年代,生命周期理论开始在学术界流行,却不是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而首先是经济学。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流行后,随即流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团队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等,反而发展心理学家没有使用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而实际上,发展心理学才是真正研究生命心理周期的学科理论。至今为止,许多心理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生理心理生命进行了分期。但是这些理论都是单项的理论,没有考虑轮回问题。因此可以认为,心理学家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即使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也是不完整的,需要建立人生发展心理学理论,或者称为生命心理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当前的伦理学研究主要应该面向人生,关注人生;在现实人生问题中,寻找伦理学理论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成人心理理论领域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受到关注。成人心理理论在发展模式和水平上与儿童存在差异,高级的心理理论任务被广泛使用,但各种研究范式的有效性受到质疑。正常成人心理理论能力伴随个体老化而下降的趋势已得到多数研究证实,而更多的研究者关注特殊成人的心理理论发展。成人的心理理论亦与执行功能、语言、社会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研究应注意在提高成人心理理论任务效度的基础上,拓展研究的年龄范围,重视特殊成人心理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从干预和治疗角度出发,拓宽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雷明  陈明慧  赵维燕  赵光 《心理科学》2018,(4):1017-1023
推理是人类高级认知过程的一种,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一般将其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个方面。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与之相对的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心理推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一种是单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本质上是同一个认知过程,以单过程理论为基础构建的推理模型称为单维模型;另一种是双过程理论,认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并不同程度地受到启发和分析过程的影响。未来研究可多关注推理的时间进程,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各自理论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