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时间与金钱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决策的两种不同的重要资源。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购买时, 常常会受到商家广告语和购物环境中所隐含的时间或金钱概念的影响, 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具体而言, 时间与金钱概念会对消费者的购前决策、购中决策及购后决策三个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双加工理论的角度来看, 产生这种不同影响背后的心理机制在于时间与金钱概念启动了个体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和思维定势, 进而影响了消费者不同的购买决策。未来的研究方向有:(1)细化时间和金钱概念启动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 (2)考虑时间与金钱的权衡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3)进一步探究时间和金钱概念的激活对购前决策的不同影响; (4)探讨时间概念与金钱概念对购买决策不同影响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
归因风格、时间压力对购买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购买决策已成为消费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了决策专家和心理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消费者购买决策.实验一引人归因风格变量,探讨了非时间压力下归因风格对购买决策的影响;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压力变量,考察时间压力对不同归因风格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1)归因风格和时间压力都显著影响了购买决策;(2)高时间压力降低了不同归因风格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信息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敏学  王薇 《心理学报》2019,51(5):612-624
既有文献对消费者延迟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决策复杂度、决策者特质或情绪, 少有对决策场景进行深入探讨。互联网购物时代, PC端与手机端已成为重要的消费场景。针对手机端是否会加快消费者决策过程的问题目前也存在不一致的结论。本文引入决策双系统理论, 力图解释以往看似冲突的结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式, 不仅会受到决策任务(产品价格)的影响, 还会受到决策场景(购买终端)影响。当场景与决策任务使消费者启动的思维模式相一致时, 会提升决策流畅度, 降低延迟选择。本文发现, 移动端(PC端)与低(高)价格产品更容易激发相容的经验性(理性)思维, 降低延迟选择倾向。反之, 则会同时启动两种相左的决策思维, 增加延迟选择倾向。本文从场景启动与价格启动视角, 将以往消费者单一的决策思维模式, 拓展到多因素启动的思维模式相容性问题; 同时本文通过探究延迟选择问题, 对价格策略与场景化营销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4.
参照群体类型与自我—品牌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伟强  于春玲  赵平 《心理学报》2009,41(2):156-166
自我-品牌联系(Self-brand Connection)指消费者使用某品牌构建、强化和表达自我的程度。研究参照群体的类型对消费者的自我-品牌联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非成员群体对自我-品牌联系的影响是不同的,消费者会使用品牌形象与渴望群体一致的品牌来表明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也会使用品牌形象与规避群体相悖的品牌来表明自己不是什么类型的人;消费者对成员群体的情感承诺程度会调节成员群体对自我-品牌联系的影响,情感承诺度高、中的成员群体比情感承诺度低的成员群体对自我-品牌联系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初次购买之时,商品陈列方式(基于属性与基于利益的陈列方式)和先验品牌知识(强势与弱势的品牌强度)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决策?研究发现,商品陈列方式显著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决策。这是因为商品陈列方式能够影响消费者处理信息的解释水平。由于解释水平的不同,商品陈列方式引发了消费者对商品多样性感知和产品质量感知的差异,最终影响了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决策。研究还发现,由于影响了消费者搜索和获取产品信息的动机,先验品牌知识(品牌强度)调节了这一影响关系。具体表现为,在弱势品牌的条件下,商品陈列方式显著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决策;但在强势品牌的条件下,商品陈列方式对消费者品牌选择决策的影响效应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6.
赠品促销与价格促销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尚存在分歧。根据解释水平理论, 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了赠品促销产品组合与价格促销产品组合在不同任务类型、不同时间距离条件下的促销效果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距离下, 消费者对促销产品决策存在差异。赠品促销方式在近期将来购物场景下的促销效果比在远期将来购物场景下的促销效果更好; 价格促销方式在远期将来购物场景下的促销效果比在近期将来购物场景下的促销效果更好。价格支付意愿任务下, 消费者对远期将来场景下促销产品的感知价值比近期将来购物场景下促销产品的感知价值高; 购买可行性任务下, 消费者对近期将来购物场景下促销产品的感知价值比远期将来购物场景下促销产品的感知价值高。(2)时间距离对促销方式与任务类型的表征水平匹配关系有增强、扩大作用。购买可行性任务下, 与远期将来时间相比, 消费者更倾向于在近期将来时间条件下选择赠品促销产品组合。价格支付意愿任务下, 与近期将来时间相比, 消费者更倾向于在远期将来时间条件下选择价格促销产品组合。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前营销科学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阶段的神经运作机制仍然缺乏准确的理解,本研究探索了大脑前额叶不对称性是否与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关。采用田野实验方法,21名受试者在真实的在线购物中,分别对自己购物车里5件物品做出真实的购买决策,他们的EEG脑电图被完整记录了下来,共观察到104次购买决策过程。结果表明,在产品页面观看过程中,受试者的gamma频带前额叶不对称,与随后真实购买行为显著相关。alpha、beta频带额叶不对称与购买决策无关。结果还发现与商品的售价对beta和gamma不对称指数的调节效应,且调节效果正好相反。本研究发现了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一种独特的EEG成分——前额叶gamma波不对称指数(PAIγ)与肯定的购买意愿和实际购买行为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全面考虑各种参照条件,选取三个参照群体(家庭、学校、性别),在中国被试身上验证群体参照效应。结果表明:以家庭、学校、性别为参照群体在中国被试身上验证了群体参照效应的存在,而且不同群体群体参照效应的程度不同;同时与选取西方被试研究的比较中得出群体参照效应既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也存在跨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刘扬  孙彦 《心理学报》2016,48(4):362-370
本文基于经典的分解效应, 提出并证实了一种影响人们判断与决策中时间知觉的新因素--时间分解效应。共包括两个研究, 分别在“时间够用”判断与跨期决策中检验了该效应的存在性与稳固性。实验结果表明:(1)相比未分解条件, 分解条件下的被试判断给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的时间更够用, 即时间知觉更长。该效应受到任务难度的调节, 在较简单的任务中时间分解效应更显著; (2)在跨期决策中, 分解操纵增大了人们对较大较远的收益(larger & later, LL)选项中时间延迟的知觉, 证实了时间分解效应。此外, 还发现时间分解效应会导致人们在跨期决策中更偏好较小较近的收益(smaller & sooner, SS)选项, 对时间延迟的知觉中介了这一过程。总之, 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解效应, 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如计划制定等)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元分析技术对2002年以来关于群体参照记忆效应的10篇文献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表明:参照内群体对材料进行加工的记忆成绩优于外群体参照加工、一般他人(不包括亲密他人)参照加工以及语义加工,从而证实了群体参照效应的普遍性,但其成绩不及自我参照加工;群体类型/属性对于群体参照效应存在着影响,参照亲密内群体和任务内群体进行记忆加工所产生的群体参照效应强于参照非紧密联系内群体和社会类属内群体,且与自我参照加工产生了同等的记忆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以孙彦等人(2012)所研究的”MP3购买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时间压力: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2(图形版本:图形版本1/图形版本2)×2(品牌类型:品牌A/品牌B)三因素混合设计探讨了时间压力对品牌决策中图形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无时间压力条件下被试的品牌决策偏好受到了图形版本的影响,即出现了图形框架效应;(2)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图形框架效应对品牌决策偏好的影响被弱化了,说明图形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跨期决策中主要存在三个价值不对等现象:时间折扣、符号效应和过去、未来的价值不对等,上述不对等现象涉及到时间距离、时间方向和损益情境三个主要评价维度。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考察时间距离、时间方向和损益情境在跨期决策中的相互作用。通过设置获益(中奖)和损失(罚款)的假想场景,要求被试对不同时间距离、不同时间方向上的决策任务作出判断,根据双曲模型,计算时间折扣率。结果,时间距离影响未来方向决策,而不影响过去方向决策;相同时间距离条件下,未来方向折扣率显著大于过去方向折扣率;损失折扣率大于获益折扣率,得到"反符号效应"。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购买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模式, 它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购物观念和购物方式。网上购物是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 也是通常所指的电子商务。国内外关于网上购物的研究缺乏从影响因素到中介作用最后到实际购买关系的整体研究框架。研究者从消费者角度提出了网上购物决策的整体框架, 拟采取访谈法、问卷调查、实验室模拟方法和服务器日志文件收集数据, 探讨我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网上购买决策, 拟探明: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决策的因素; 风险认知和网上购物态度在模型中的中介作用; 产品类型、消费者类型及其与网上购物决策模式的关系。预期研究成果对我国电子商务购物环境的改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网上营销策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语言包装策略被广泛应用于促进旅游商品的销售。然而, 现有研究仅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出发, 难以揭示多语言线索的复杂效应。本研究基于选择通达模型, 主要探讨(1)多语言包装策略导致消费者推断旅游商品是针对某类群体(即对比效应)还是广泛模糊的“国际市场” (即同化效应)的作用机制; (2)多语言包装策略对旅游商品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有助于扩展旅游商品和包装语言的相关研究, 为旅游商品营销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告媒体的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71名普通消费者进行《广告媒体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者对各类大众媒体的态度取向中,电视广告居首;消费者的态度取向决定其购买行为,电视广告对购买行为的驱动效应最佳。(2)电视广告的收视时间区间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相关,存在最佳驱动期;同时,收视时间也有饱和性;(3)大众媒体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驱动比口传信息效果好。研究经果对提高中国广告设计的水平和追求广告行为的最佳效果,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财玉 《心理科学》2005,(6):1416-1421
绿色消费虽然备受关注但消费者积极性却不高,这可能和个体差异性有关。为了考察绿色消费的积极性,本研究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出发,引入购买时间距离这一变量,以揭示面对绿色产品的矛盾性消费者究竟更愿现在购买还是将来,决策模式是否会存在个体差异。研究发现,时间距离调节绿色消费观与产品购买意愿的关系,而产品价值感知部分中介了该调节作用。具体来说,绿色消费者不会受到时间框定的影响,而非绿色消费者则表现出时间框定效应即更倾向于在将来而不是现在购买绿色产品;这是因为绿色消费观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影响绿色消费者动机加工,使绿色产品的价值感知较为稳定,而非绿色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则根据购买时间距离的不同而变化。研究结果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紧迫的当下培育个体绿色消费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群体参照效应研究证实社会群体身份及内群体认同对记忆的参照加工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从大学生的多重社会群体身份角度探讨了内群体记忆加工优势,却忽视了其另一重要群体身份划分标准——专业。本研究结合自我和群体参照范式,设置多个参照条件(自我、专业内群体、专业外群体、语义),从专业身份这一新视角考察大学生记忆的自我与专业参照效应以及专业认同的作用,并对比个体自我与群体自我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1)参照自我和专业内群体时的记忆成绩优于参照其他编码条件;(2)相比专业参照,自我参照的记忆效果更佳;(3)专业认同度越高,对专业内群体信息记忆越好。结果提示,大学生的记忆存在自我和专业参照效应,但自我参照效应更强;专业认同是专业参照效应强弱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常亚平  肖万福  覃伍  阎俊 《心理学报》2012,44(9):1244-1264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构建了以情感为中介的第三方正面评论与网络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的关系模型, 并检验了产品类别和评论员级别对该模型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评论的好评度、好评数、时效性直接正向影响冲动购买意愿; 好评度以快乐和唤起情感为中介、好评数以快乐情感为中介间接正向影响冲动购买意愿; 消费者购买低涉入度(VS:高涉入度)产品和阅读高级(VS:初级)评论员发布的评论时, 第三方正面评论对冲动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9.
王财玉 《心理科学》2019,(6):1416-1421
绿色消费虽然备受关注但消费者积极性却不高,这可能和个体差异性有关。为了考察绿色消费的积极性,本研究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出发,引入购买时间距离这一变量,以揭示面对绿色产品的矛盾性消费者究竟更愿现在购买还是将来,决策模式是否会存在个体差异。研究发现,时间距离调节绿色消费观与产品购买意愿的关系,而产品价值感知部分中介了该调节作用。具体来说,绿色消费者不会受到时间框定的影响,而非绿色消费者则表现出时间框定效应即更倾向于在将来而不是现在购买绿色产品;这是因为绿色消费观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影响绿色消费者动机加工,使绿色产品的价值感知较为稳定,而非绿色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则根据购买时间距离的不同而变化。研究结果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紧迫的当下培育个体绿色消费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前景理论能否解释花生瓣形效应(一种风险倾向随决策所涉金额大小而发生变化的效应),研究构建了4个风险概率结构相同但金额大小不同的一系列决策任务,并同时设计两种不同角度的参照点探测任务,以考察博弈活动所花时间的价值或获得情境下对获得的一般期望值能否作为前景理论的参照点,进而使得花生瓣形效应为前景理论所解释。结果发现,以一般期望值为参照点时,前景理论可以对花生瓣形效应作出比较好的解释,但博弈活动所花时间价值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