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犯,男,28岁,因"情绪低落、失眠多梦、感到对前途无望"主动要求心理援助。本案例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加强了对抑郁的认知,配合精神科的药物治疗,抑郁情绪基本缓解,消极行为和想法基本消失,工作、生活能力提高。SDS、测评结果达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2.
陈磊,男,295,因“情绪低落、失眠多梦、感到对前途无望”主动要求心理援助。本案例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加强了对抑郁的认知,配合精神科的药物治疗,抑郁情绪基本缓解,消极行为和想法基本消失,工作、生活能力提高。SDS、测评结果达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3.
汪某,女,52岁,小学文化,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安顺市公安机关关押于安顺市第二看守所,三个月前得知三位儿女均表示要与其脱离母子关系而产生焦虑、烦躁、悔恨、情绪低落、失眠、无法参加生产、学习和平时常常发呆、头昏头疼乃至于昏倒的情况、与同监室人员关系紧张,影响到其参与正常司法诉讼及改造。通过诊断,是一例典型的严重心理问题。本案,心理咨询师针对汪某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原因在于求助者存在错误观念和主观推断、选择性夸大和过度概括的自动思维,咨询师采用认知疗法,通过七次咨询,达到了咨询目标,建立了新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让其逐步拥有了积极改造争取减刑,早日重返社会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本案例求助者是一名幼时缺乏父母爱,在青春期叛逆走上犯罪道路的服刑人员,入监以后出现了焦虑、情绪低落,与同犯关系紧张,劳动效率下降等症状,求助者在听了心理健康教育大课后,主动前来咨询,迫切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改变目前的状况。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基本上得到解决,求助者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合理认知,积极建立合理的认知方式,人格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一例因适应不良引发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经常随父母改变环境,造成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因为学习成绩遭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不愿去上学,用武力处理与同学的关系等。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协商后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阳性强化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学习兴趣提高了,成绩也有了进步,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求助者是一名服刑人员,入监后因与家人关系疏离而导致焦虑情绪,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绪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恰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7次咨询,帮助求助者走出心理困境,改变其错误认知,减轻焦虑情绪,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一例人际交往方面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和观念,导致其无法与朋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出现了情绪低落的情况。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情绪问题基本解决,并明确了自己的错误认知,形成了理性的人际交往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例因亲人未能如约接见引发焦虑的服刑人员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服刑人员田某,24岁,由于极度渴望亲情,亲人却未能如约接见而产生焦虑情绪,感觉不能控制伤害他人的念头与行为,持续2个多月,主动求治,迫切想改变这种状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咨询五次,收到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一例因亲人未能如约接见引发焦虑的服刑人员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服刑人员田某,24岁,由于极度渴望亲情,亲人却未能如约接见而产生焦虑情绪,感觉不能控制伤害他人的念头与行为,持续2个多月,主动求治,迫切想改变这种状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咨询五次,收到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求助者李某,因在评选省级劳动改造积极分子时出现情绪激动,言行过激,不服从管理,严重影响监管改造工作的正常进行。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李某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测验,根据对该服刑人员测量结果、相关基本材料及症状分析,诊断该服刑人员为严重心理问题;并与管教干警商定阶段性咨询目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李某调整认知观念,从而消除李某的不良情绪和言行,使其能正常进行服刑改造,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地不能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认为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学因素是人类致病共同的重要因素。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同时也是西方辅助与替代医学的重要内容。针灸医护人员应大力宣传针灸知识,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对待每一位患者。本文试述心理疗法如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在针灸临床的应用,展现针灸心身同治的诊疗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一例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来访者王某因在班级当众出丑的现实冲突引发持续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近三个月处于情绪焦虑、低落、不安,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测验显示有中度的焦虑症状,其心理问题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症状及其相关认知特点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观念,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了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上级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咨询员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辅于认知领悟疗法、空椅子技术等方法,针对一例大三男生因失恋而造成的心理困扰进行了咨询。通过咨询,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在这过程来访者更好清楚地认识了自我,在失恋中成长,人格得到一定的完善,基本上达到了咨询的效果。经过这次咨询,表明认知行疗法对因失恋而造成的认知偏差及人际失调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求助者因肺结核治愈出院后,回到监区后担心身边的人因为他得过病都避开他,导致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持续两个多月,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通过贝克和雷米的认知行为疗法经过6次咨询,基本消除或缓解了抑郁、烦恼、焦躁的情绪,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索认识领悟疗法在监内治疗强迫思维服刑人员的效果。方法:1例强迫思维服刑人员在监内接受连续5周,每周一次的认识领悟疗法治疗。采用SAS、SDS、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对在干预前、干预后分别实施测评,并收集来访者、他人和治疗师的随访评价。结果:个案经认识领悟疗法治疗后三月随访,焦虑、抑郁水平下降,Y-BOCS减分率达58%,痊愈。结论:认识领悟疗法在监内治疗强迫思维服刑人员存在一定的效果,但未来仍需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6.
刘民(化名),男,35岁,因奸淫幼女罪被判有期徒刑期10年,服刑其间曾多次与民警及其他服刑人员发生过争执,先后调动过三个监区、五个分监区,却一直不能与民警和其他服刑人员关系协调,该犯因此而前来咨询。笔者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帮助其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改变其认知结构,从而改善了他的人际关系状况。  相似文献   

17.
在押服刑人员王某,因在评选省级劳动积极分子时出现情绪激动,言行过激,不服从管理,严重影响监管改造工作的正常进行。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王某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测验,并与管教干警商定阶段性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王某调整认知观念,从而消除王某的不良情绪和言行,使其能正常进行服刑改造,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案记述了一名本科二年级女生进食问题的咨询过程。咨询师通过资料搜集和鉴别诊断,确定为严重心理问题,制定了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并配合放松、行为塑造法的咨询方案,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减轻了其焦虑情绪,改变了求助者因身材问题产生的自卑情绪,建立了自信心,改善了人际关系。该咨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慧勇 《社会心理科学》2010,(1):106-110,115
本文是对一名大学新生人际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咨询的心理辅导案例报告。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治疗等方法,并请来访者的家长与教师协助对来访者进行干预。通过咨询,使来访者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树立合理的信念,使其改变认知倾向,建立自信,逐渐适应大学新的人际关系,基本上达到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求助者因在改造中出现失误被警官批评,害怕失去警官的信任而影响自己的改造计划,产生了焦虑等其他不良情绪以及不适应行为。案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非理性的信念进行一系列的有效矫治,结果改善了求助者烦恼、焦虑等负性情绪,重新树立起积极改造的信心,促进了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