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金洪源教授研发的一项新的较规范化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一位学生干部的学习分心问题进行临床干预的过程。通过补充新知识并且纠正来访者头脑中的非理性知识,用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代替旧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同时教会来访者运用元认知进行自我干预,在短期内解决了来访者的学习分心问题。事实表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快速且高效。  相似文献   

2.
元认知训练的动机增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玲  郭德俊  方平 《心理科学》2005,28(4):881-884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研究者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干预动机变量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我们认为,认知干预也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本研究对47名初二学生进行为期三周的数学元认知训练。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在元认知训练中,被试的动机和元认知都有一定改善;路径分析进一步表明,元认知的改善导致了动机的改善。这一结论为动机激发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并且使我们对于元认知与动机的关系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目的为探究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网络购物成瘾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通过运用临床暗示学习原理,在放松训练中输入正确的程序性知识,成功地使一名网络购物成瘾女学生真正做到"想放能放下"。验证了元认知干预技术对网购成瘾问题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惊恐焦虑发作时往往不限于某一特定情境或特定场合,表现为反复发作且难以预料的严重焦虑。对于患者来说,惊恐焦虑好比一颗定时炸弹,在发作一次惊恐焦虑后,患者常常陷入对下一次惊恐焦虑发作的担忧中,因此痛苦不堪。本文以元认知视角重新解释了惊恐焦虑的形成原因,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应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解决惊恐焦虑的临床干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一名存在人际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了诊断和干预,揭示了来访者人际问题的形成过程,并且经过七次的干预,来访者已经能够正常和同学进行交往,并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一名大学生学习分心问题进行干预,分析其心理机制,并运用放松训练替换该来访者原有不正确程序,以达到理想学习状态。同时强化来访者已有的控制情绪方法,减少情绪对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强迫症的元认知模型认为, 元认知是理解强迫症病理的关键。强迫症患者存在错误的元认知知识信念、消极的元认知体验及不恰当使用元认知策略等问题。强迫症的元认知疗法强调思维过程(如自我聚焦注意、对担忧不变的思维风格和威胁调节的注意策略等)的重要性, 而非思维的具体内容, 并在个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等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未来研究应从认知神经科学等视角考查强迫症的记忆等元认知特征, 并进一步验证和修正强迫症的元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8.
元认知指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与策略选择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 并在随后的30年里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 涌现出了不少新的相关研究。基于近10年的国内外研究, 从学习与记忆、问题解决、策略干预三个方面就当今元认知与策略选择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基于梳理, 认为元认知在高水平调节、基本记忆策略与策略干预、深层次运作机制及创新研究技术手段方面尚需突破。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应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一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干预。分析其心理机制,并且运用放松训练替换该来访者原有不正确程序性知识,以达到适合她的人际关系状态。同时教会来访者控制情绪的方法,减少情绪对人际关系,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一名中学生学习偏科的问题形成原因和发展机制并应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其进行干预,帮助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教会其如何处理不良情绪并应用临床放松训练重新塑造其心理结构,纠正了其在某些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拖延、分心、犯困等不良学习行为,在短期内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临床心理干预与诊断过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通过在来访者的大脑中输入一组与人交往时不焦虑的程序性知识,并结合临床放松训练使其达到自动化运行,重新建立人际交往时的、新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彻底地解决了来访者人际交往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674名中小学生为被试(其中学优组270人,学中组241人,学困组163人),测量研究了三种不同学业成绩水平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以及注意力的不同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学习中等生的注意力水平、逻辑推理能力与学习优秀生相比明显落后,而其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与学习优秀生相比则基本相当,未表现出显著偏低的态势;学习困难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元认知能力与学习中等生相比显著偏低,在注意力水平上二者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对于教育的启示是:对学困生的干预补救应注重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而对中等生的促进和提高则应以注意力水平与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互惠教学:情境教学与认知教学结合的典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薇薇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5,28(2):438-441
互惠教学是一种教授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结合了专家示范教学与小组对话的特征。本文回顾了互惠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以及在以往二十多年里这一领域所经历的策略研究、对话研究与教学情境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而评价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为阅读策略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参考,并支持了专长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王晓朝 《世界哲学》2012,(2):136-144
本文是在进一步研读柏拉图《泰阿泰德篇》的基础上对王路教授《读不懂的柏拉图》一文所做的回应。作者认为,王路教授对柏拉图该文中相关原文的解读有误,对中译文的两条主要批评意见站不住脚。王路教授指出柏拉图这节对话所举的例子中根本没有出现"存在"一词,作者认为被中译文译为"存在"的相应的希腊语词有"存在"之意,可以译为"存在"。王路教授指出这节对话中所举例子与想要说明的观点不匹配,作者认为这节对话没有所谓不匹配的问题,用感觉可以说明"存在",而不能说明"是"。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强迫症患者在现实监控、知道感、元认知信念和责任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缺乏对不同类型强迫症元认知差异的研究、被试选取的典型性和代表型有待提高,现实监控障碍的身心原因尚不明确、责任-控制障碍形成的机制研究不足.指出元认知干预的强迫症治疗范式、强迫症与其他精神症元认知障碍的比较、强迫症元认知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索和强迫性网络使用的元认知机制等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个创伤后应激障碍大学生临床诊断与干预过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主要采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通过在来访者的大脑中输入一组如何保持平静情绪从而对抗焦虑的程序性知识,并结合临床放松训练使其达到自动化运行,重新新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使来访者能够进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相似文献   

17.
市场元认知和市场社会智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市场元认知和市场社会智力的研究正在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趋势之一。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市场元认知和市场社会智力的概念及其发展背景;其次解释了市场元认知和市场社会智力的终身发展性和情境特定性;然后介绍了这方面研究的应用和新进展,同时阐述了其对研究思路及方法的指导作用;最后评价了这一发展趋势,并展望了其对中国消费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贾宁  张欣 《应用心理学》2013,(3):212-219
将反馈干预作为外部线索引入元记忆研究,采用重复学习任务,在第一轮次学习-测验之后插入反馈干预,用两个实验分别考查任务反馈和能力反馈两种形式下的反馈效价对第二轮次即时学习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进行自我监测;②在任务反馈形式下,反馈信息与自我监测信息冲突,导致反馈干预对元认知监测和认知过程没有影响;③在能力反馈形式下,反馈信息与自我监测信息的冲突消失,结果消极反馈影响了元认知监测.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在不与自我监测信息冲突的情况下,反馈干预才对学习判断产生影响.此外,在有反馈干预的情况下,两个实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练习伴随低估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了一名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临床技术干预。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该大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在暗示学习的条件下给予来访者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的知识进行思维,自觉调节自身情绪,以积极、理性的态度面对恋爱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调节恋爱问题与正常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引导之下,恋爱关系可以成为促进大学生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在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和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这四个论域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启蒙反思"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构成了两个相互对应、彼此参照的主题.本刊摘编主要围绕着以下两方面内容:其一,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启蒙理念的理论反省和批判;其二,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构建现代性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