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华社成都5月27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调研。他强调,藏区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治藏方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藏区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25日至27日,汪洋深入甘孜农村、牧区、宗教活动场所了解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自元朝始,广大藏区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体系.为此,元朝政府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藏方略.这套治藏方略包括:因俗而治,扶持西藏地区僧俗政权;实施行政区划,专设机构管理;清查户口,建立驿站等具体政策与措施;从而加强了藏区与中原王朝的密切联系,保障了藏区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正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藏区工作,就是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治藏方略,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把握宗教工作的历史规律和群众特征,树立长期建藏的思想、慎重稳进的理念、正向引导的意识,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几次重要讲话中提到宗喀巴、十世班禅、喜饶嘉措三位大师,充分肯定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光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藏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长期建藏"思想,统筹做好发展、民生、稳定工作,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藏区长期繁荣稳定。3月25日至27日,俞正声来到阿坝州,深入民族村寨、学校医院、基层社区,考察了解藏区经济社  相似文献   

5.
正新华社西宁7月1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青海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区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积极稳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牢牢把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确保雪域高原安定祥和、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兰州5月23日电记者林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调研。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治藏方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藏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大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相似文献   

7.
正(新华社兰州5月23日电记者林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调研。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治藏方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藏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大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努力实  相似文献   

8.
巫师在西藏和其他藏区民间分布普遍,在藏民的宗教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对于藏区民间宗教的巫师,作者根据多次赴藏的田野调查,结合藏汉文史籍的有关记载,拟从名称、分类、社会作用等方面予以考察分析,以求对藏区民间巫师有确切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6,(4)
本刊讯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原为“安多”藏区政教中心,素有“藏外小哲蚌”之称。现在该寺有喇嘛僧众一千余人.原大经堂于1985年4月7日不幸焚毁。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拉卜楞寺大经堂的重建工作,政府决定在省、州、县三级集资和教民布施相结合的基础上拨款1200万元修复大经堂,修复委员  相似文献   

10.
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关公———一个象征政治实体、皇权的符号,在藏传佛教文化占据主导的安多藏区演化为个人的保护神、村落甚至寺院护法神灵。伴随时代变迁,个体行为和信仰理念实践将一个全国性意义的符号地方化为跨区域的崇拜对象。安多藏区关公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冲破了藏文化区域的园囿,通过藏汉民众的想象、理解建构起来,神和人之间产生深层链接,直至今日并未中断。本文呈现了安多藏区关公信仰的历史过程,描述了安多藏区关公祭祀仪式,探讨了安多藏区关公信仰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法音》2015,(4)
<正>①3月25日至27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研时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藏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统筹做好发展、民生、稳定工作,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藏区长期繁荣稳定。来源/中新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4-4
新华社拉萨7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5日至27日在西藏调研。他表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23,(7):4-4
新华社拉萨7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5日至27日在西藏调研。他表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5.
文昌神在安多藏区传播的过程中,以本土化的方式融合到藏文化中,形成了阿尼尤拉→藏区地方神→藏传佛教→黑文殊菩萨的结构体系,与文昌神→梓潼地方神→道教→文神相对应,并与藏传佛教、苯教、民间信仰进行了互动和调适,具有多元文化整合的特征。这是藏族接受外来文化的一种方式和路径,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苗苗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73-274
清朝在吸取元、明治藏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因俗而治”的原则,针对西藏地方政教形势的变化,其治藏政策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藏方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通过对前辈学者成果研究的基础上,将近二十年来清朝治藏政策研究成果做一系统梳理,管窥疏漏,所在多有,敬祈赐教。  相似文献   

17.
二郎神,系道教及汉地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神灵之一,安多藏区的贵德、同仁、尖扎等地也广泛流行着该种信仰,深受当地藏、汉、土等多民族的崇奉。本文通过对二郎神信仰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安多藏区的传播模式进行论述分析,得出安多藏区的二郎神信仰很可能最早源自氐人的原始宗教信仰习俗,由于历史进程中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等因素,融合巴蜀氐人早期的"三目"信仰与傩舞、血祭等祭祀模式,同时吸收汉地二郎神传说与藏传佛教、道教等仪轨,从而产生了崭新的"安多二郎神"。  相似文献   

18.
王蓉 《美与时代》2014,(9):44-44
藏族服饰独特的剪裁和设计是通过藏民族所处的高原气候和生产生活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华锐藏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华锐藏族服饰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其自身服饰文化也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19.
月览     
正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西藏调研。他强调,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最要紧的是防止工作松懈、防止思想滑坡。要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扬连续作战、越战越勇的作风,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西藏各族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觉囊教派寺院"藏洼寺"坐落于川西高原。觉囊派"藏洼寺"以藏族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大力发展唐卡绘画、梵音古乐、藏香藏药、裁缝服饰等传统文化艺术。吸收藏区青少年学习藏族传统文化,培养了一大批技艺出众的民间艺术人才,有力推动新时代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藏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从艺术人类学视角来阐释这一当代社会中的宗教文化现象,有助于更好理解宗教信仰、艺术和地方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