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6,(9)
正本刊讯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广东省佛教协会协办,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珠海普陀寺、广州光孝寺、香港宝莲禅寺、香港慈山寺承办的以"一带一路·信念之旅"为主题的2016佛教英语夏令营,于2016年8月在广东珠海和香港成功举办。来自中国(23个省份)、美国、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学员应邀参加了这一活动。"2016佛教英语夏令营"为期7天,分别在珠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5,(7)
<正>本刊讯6月26日,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获奖法师代表广东巡讲活动在珠海普陀寺举行。本场巡讲活动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广东省佛教协会和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珠海普陀寺承办。荣获2014年全国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金莲花一等奖的5位讲经法师,应邀为广东省的佛教四众弟子宣讲佛陀妙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宏度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师,珠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弘如法师等高僧大德;国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1月16日上午,由广东省佛教协会、珠海市佛教协会主办,珠海普陀寺、珠海金台寺、广州光孝寺承办的"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活动开幕式在珠海隆重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林雄,广东省人大副主任雷于蓝,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曾晓晖,珠海市委统战部长陈洪辉,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秘书长攀洛·泰阿利,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中国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4.
正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和广东珠海普陀寺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于2019年11月1日至4日在江苏南京顺利举行,围绕着"解经与教制:佛教本土化的多元化解析"这一主题,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日程中,共进行了三场大会主题发言,并在四个分会场中展开了关于"佛教义理与文献""佛教历史与僧制""佛教解经与方法""佛教文化与生活"相关议题的论文发表、评议及讨论,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陕西、湖北、四川、香港等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佛教界人士出席并参加了研讨。本次论坛共收到会议论文160余篇,涉及的议题主要涵盖如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7,(4)
<正>本刊讯为纪念一代高僧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3月19日上午,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和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共同举行《太虚大师全集》编修研讨会暨项目启动仪式。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部长张灿民,市民宗局局长黄娇灵,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闽南佛学院院长、南普陀寺  相似文献   

6.
陈星桥 《法音》2008,(12):58-60
11月20日至21日,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联合主办.厦门南普陀寺承办的“灾难危机与佛教慈善事业暨第二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司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刘威.福建省民宗厅副厅长林致知,  相似文献   

7.
陈星桥 《法音》2002,(6):10-17
从1983年以来,笔者曾三次参访厦门南普陀寺,虽然久闻该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办得生气勃勃,但来去匆匆,未能专门拜访。今年四月末,笔者再一次来到这里,并有幸拜会了南普陀寺方丈、慈善事业基金会会长圣辉法师,还与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慧然法师以及正兴法师、普陀法师进行了座谈,不禁为他们慈悲为怀、热心慈善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了解到不少基金会的运作情况和成功经验。慈善事业是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寺院经济条件的改善,慈善救济将成为各地佛教协会和寺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南普陀寺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8.
《法音》2005,(9):40-40
本刊讯8月15日上午,由厦门佛教界与金门佛教界共同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祈祷和平法会,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台湾金门县佛教会理事长、太武山海印寺住持性海法师,金门复国寺住持自信法师、灵济寺住持维德法师、南海寺住持见励法师、金水寺住持明贵法师,金门县政府陈金增先生、蔡元友先生,金门佛教会秘书李金土先生,金门县青年会会长黄克标先生专程前来参加法会。法会由厦门市佛协副会长、南普陀寺监院界象法师主持。厦门市佛协副会长、南普陀寺代住持则悟法师在致辞中说:“佛教是和平的宗教,佛教徒是和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14,(6):F0004-F0004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为闽南著名佛教胜地。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以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同心慈善会和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等三个佛教慈善组织为重点,对它们的慈善活动开展和组织运行机制进行剖析,比较其组织特点和发展优势,并将三者分别归纳为"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三种类型。以这三个佛教组织进行考察,不仅可以反映出福建佛教慈善的基本状况,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类型的佛教组织运行机制特点,从而揭示我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11.
王小明 《法音》2003,(9):46-47
本刊讯9月4日上午8时,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使命”演讲选拔赛开幕式暨闽南佛学院2003年秋季开学典礼,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堂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圣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有关部室领导,福建省、厦门市有关部门领导,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各地参加演讲的法师和闽南佛学院学僧共500余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由闽南佛学院常务副院长诚信法师主持。圣辉法师首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南普陀寺和闽南佛学院,向莅会的各位领导和评委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参加演讲选拔赛的各…  相似文献   

12.
圣辉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南普陀寺佛教慈善事业基金会会长.法师重视人心的教化与救治,更发挥佛教菩萨道的基本精神,与一切众生乐,拔一切众生苦,关心今日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5,(4)
中辍四十八年之久的闽南佛学院,五月十七日上午,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复办暨开学典礼。南普陀寺方丈妙湛法师出任院长。闽南佛学院一度曾与武昌佛学院同为国内佛教最高学府。一九三七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迫中止。复办后共有男女青年学僧各四十人,(男班设在南普陀寺,女班设在万  相似文献   

14.
大光 《法音》2000,(5):21-22
本刊讯为了深化对二十一世纪佛教发展方向的思考,振奋精神,把握机遇,促进佛教自身建设,兼为选拔参加拟于今年秋天在韩国举行的中韩日“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演讲比赛的中方代表,4月 15日至 16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了主题为“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的演讲比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圣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著名学者方立天、楼宇…  相似文献   

15.
从厦门南普陀寺取消门票说开去第二调研组赵迟5月,笔者随"四深入"调研活动第二调研组赴福建,期间,深入厦门南普陀寺就宗教活动场所管理问题进行了调研。南普陀寺首座兼监院界象法师告诉我们,南普陀寺从2009年9月开展"文明上香"活动以后,就在寺庙入口设立赠香处,每人限赠香一支,谢绝大把香、高香入内。同时,仅在天王殿前设置香炉,香客进香的  相似文献   

16.
娟娟 《法音》2004,(7):28-29
本刊讯6月13日上午,厦门岛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圣辉大和尚率领的59名南普陀寺法师和6名护法,从厦门和平码头搭乘厦金班轮“同安”号直航金门,参加在金门举行的“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消灾祈福水陆大法会”,这也是南普陀寺法师第一次直航金门。上午10:45分,班轮靠泊金门水头码头。台湾净良长老、惠空法师、金门县长李炷烽、知名人士吴成典和金门佛教界代表人士及台湾、金门的多家媒体在码头迎候圣辉大和尚一行。这次法会的举办,增进了两岸佛教界的联系,加深了台湾佛教根在大陆、法乳一…  相似文献   

17.
厦门南普陀寺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南普陀别具风味的素菜,驰名遐迩。素菜是汉族佛教徒的传统菜肴。素菜风味独特,又富于营养,适合老年人和胆痼纯高的人之饮食要求,因此也为教外人士所欢迎。近年来,凡从国外来厦门旅游的人,接待部门总要安排他们品尝南普陀寺的素菜。喜欢吃素菜的人一年比一年增加,这就要求素菜的花色品种和烹调技术应该有改革和创新。解放前,南普陀寺素菜的调味、汤头,是以酱清、罗卜汤、豆芽汤、白糖等为主,所以每道菜的味道差不多,而且油炸东西比  相似文献   

18.
正兴 《福建宗教》2002,(3):36-37
1994年12月14日,中国大陆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已故会长妙湛老和尚的倡导下,经海内外各界积极推动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9.
林佳 《佛教文化》2012,(5):46-49
拥有当代佛教音乐多个“第一”的法师 他是大陆第一位出版佛教歌曲个人演唱专辑和CD的法师,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拍摄佛教歌曲MV的法师,他曾参与创办大陆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一一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曾在国家级电台主持佛乐专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考察了转道法师在新加坡创建佛教寺庙的经过。转道法师在新加坡兴建普陀寺和普觉禅寺时,正是汉传佛教在新加坡逐渐扎根之时,理清这两所寺庙复杂的创建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新两国佛教间的渊源,也对当今中国佛教走向世界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