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吕晨 《佛教文化》2013,(1):70-70
从前,有两个小和尚为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想让着谁。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安静地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向第二个小和尚炫耀。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讲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等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边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问道:“师父,您平时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那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日的教导吗?”  相似文献   

2.
《佛教文化》2013,(1):70-71
有一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您常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老和尚把他带到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告诉他:“屋角有一把锤子,你把它拿出来。”小和尚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一条缝,仍然是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师父,我看不见那把锤子,我没办法拿出来。”老和尚点燃一支蜡烛,虽然只是微弱的光,依然可以看到墙角的那一把锤子。老和尚慈祥地说:“你看不见的,未必就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感情人生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相似文献   

4.
奇怪的命令     
一天,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时,天下了大雨,浑身变得又湿又冷。后来他终于来到了县城的一家小客店。客店里挤满了人,使他无法去接近火。这时他喊出客店老板说:“拿点鱼去喂喂我的马。”老板说:“马并不吃鱼呀!”旅行者接着说:“不要紧,按我告诉你的去做。”客店中的人群听到这奇怪的命令,都纷纷跑去看马吃鱼。这样整个房里只剩下旅行者一个人,他在火旁边坐了下来,暖和自己。当客店老板和那一群人回来时,老板说:“你的马不吃鱼。”旅行者答道:“不要紧,把鱼放在桌上,等我把衣服烤干了,我自己来吃它。”奇怪的命令  相似文献   

5.
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师父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一下寺里的众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了?”方丈微微一笑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认识吧。”三天过去,小和尚再次来见老方丈,满有把握地说:“寺里的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方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  相似文献   

6.
剁时间     
我11:30的时候提着QQ上网,看到了一位陌生的老朋友也挂在网上,顺手给他发了一条问候:“中午好!”那头传过话来:“不对,是上午好!”我说现在不是中餐吃饭时分了吗?他送上一张怪脸说:“还是老兄时间概念强啊,我白天的时间只有两段,上午与下午。”这其中对我的奚落成分有多少呢?我酸酸地说:“还是小妹好啊,年轻,时间大把大把,把时间分段也比我们粗,‘时’大气粗!哪像我们,时间越来越少,当然也就精打细算,一段时间做多段来剁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向读者表示歉意,在上一期的漫画中有两个字印错了。一是第九幅小和尚说的“於一切法不悭吝”,误印为“放一切法……”这大约是现在这个於字已不太用的原故,二是第十幅胖和尚说:“……也不应向大根说小令退堕。”“误印为“说小令近堕。”这很可能是我写得太潦草之故,总的来说都是因为未最终仔细校阅,务请读者原谅。本期漫画真谛的内容,是小和尚以一个印度民间故事来启发胖和尚,这个小和尚是很有智慧的,希望他能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果你们在哪里发现有三个和尚的故事,希望提供给我,谢谢!  相似文献   

8.
在乎不在乎     
在暴风雨过后的一个早晨,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留下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虽然近在咫尺,却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海边有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对那些小鱼视而不见。他在心里想,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的鱼,以我一人之力是根本救不过来的,我何必白费力气呢?另一个孩子则在每一个水洼边弯下腰去——他在拣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第一个孩子讥笑第二个孩子:“这水洼里这么多鱼,你能…  相似文献   

9.
舍与得     
有一个人向三位修行人请教如何得道。第一位修行人说:“在果园里,我看到葡萄在早上长得茂盛美好;到了中午,许多人来摘取,留下一片破败狼藉的景象,我因此而得道。”第二位修行人说:“我坐在池边,看到莲花在清晨时分开得美丽;到了中午,有一群人,跳进莲池里洗澡,不一会儿工夫,莲花即被蹂躏殆尽,我因此而得道。”  相似文献   

10.
神池     
正小鱼纯洁天真,通体透明。为了让小鱼学点本领,鱼妈妈让小鱼离开家,把小鱼送进了远方的一个水池里。尽管有点不忍,但为了小鱼的成长,鱼妈妈还是下了决心。过了几年后,有一个动物游到鱼妈妈的身边。鱼妈妈问:"你是谁啊?"那个动物说:"我是你的儿子啊!"鱼妈妈睁着好奇的眼睛,说:"你怎么能是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全身白净,没有一点瑕疵,可是你,全身发黄,还发出一股臭味。""唉……"那个动物长叹了一声:"妈妈,你不知道,那是一个特殊的水池啊!""水池里的水表面上看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9,(2):1-1
他们正在这样谈论时,耶稣站在他们中间,对他们说:“祝你们平安!”他们却惊慌害怕,以为见到了鬼灵。他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惊慌?心中为什么起疑虑?看我的手和我的脚,实在是我啊!你们摸摸我!当知鬼灵没有肉体没有骨头。像我,你们看到我是有的。”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脚给他们看。(路24:36—40)  相似文献   

12.
舍弃     
小和尚去河里挑水时,没注意,水里带来一只小蝌蚪。他正准备把这个拖着长尾的小蝌蚪放回木桶里,捎到河水里去时,老方丈看到了,苎走过来说:“放到玻璃瓶里养些天吧,看它有什么变化,然后再放它到河里去不迟。”  相似文献   

13.
一、一日,三个和尚行经闹市.又一西域商人,神色十分沮丧。二.瘦和尚问其何故,商人道[我出国购物、跑遍各地,但见琳琅满目,却与我国之物大同小异,无可购者。三、小和尚对商人说:[我有一物,名曰:[智慧]价值五百金,汝可置之。]四、商人不识“智慧”为何物,出五百金。小和尚取金交于二位师兄,散给穷人。五、商人索“智慧”,小和尚在一纸上书写:“遇事多思考,尽量少发怒,今日虽不用,会当有用时。”交给商人。六、商人不悦,但不便反悔,怏怏而去。七、商人归家,正值深夜,月光如水,照于室中,见床前有鞋—双,疑妻不贞,顿…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作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a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希腊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连忙改口:“爱干净的!”“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  相似文献   

15.
“我总有一种感觉,我如果不到河里去游游泳,那些宝贵的河水就会被浪费掉了似的。”我的一位朋友这样说。他竟然做到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都到城外的河水里去游泳。我说你要注意安全啊。他笑一笑说:“没事,我每次都会把一个充满了气的篮球系在身上。”  相似文献   

16.
游坟是穆斯林纪念亡人、寄托哀思、参悟自省的一种形式,是关系着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属于人之常情。《古兰经》云:“人人都要尝死的滋味。”(3185)死亡是真主创造的自然规律,那么,活人应对亡人负有怎样的义务?伊斯兰教法对游坟持怎样的态度?一、伊斯兰教是否禁止游坟?据艾卜·赛义德·胡德里传述,穆圣曾说:“我曾经禁止你们游坟,(现在)你们游吧。因为其中可以汲取教训”;又据伊本·麦斯欧德传述,穆圣曾说:“我曾经禁止你们游坟,(现在)你们游坟吧。因为可以淡泊今世,参悟后世”。显然,伊斯兰教前期曾经为了与多神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主教》2009,(1):1-1
众百姓受洗后,耶稣也受了洗;当他祈祷时,天开了;圣神借着一个形象,如同鸽子,降在他上边;并有声音从天上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因你而喜悦。”(路3:21-22)  相似文献   

18.
德国作家海·伯尔在《一桩劳动道德下降的趣闻》中,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衣着鲜亮的游客来到西海岸一个港口旅游,在一条小鱼船上,看到一个邋里邋遢的老渔翁,这是一个非常穷困的老渔翁。这么好的天为什么不出海捕鱼呢?游客对老渔翁的偷懒的举动颇不理解。他问老渔翁:“为什么不出海呢?”老渔翁说:“因为我今天一大早出过海了,捕的鱼够我三四天用的。”游客仍是不解,满怀着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给他描绘作为一个勤  相似文献   

19.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我无牵无挂,鱼一样游在张家界风景区,游在兴致勃勃、擦肩而过的人群之中时,不经意就吟出了卞之琳先生这首著名的诗行。  相似文献   

20.
笑话三则     
中国太奇妙了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将永远属于你们”。成语妙用宋君平时常喜欢用成语,一天,他去祝贺用友结婚,新娘向他致酒,宋君见新娘俏丽异常,便赞美说;“你今天真是‘面目全非’”。接着新郎向敬酒,他举杯道:“让我们‘同归于尽’吧!”。连带关系老赵来第一天,王先生就“耳提面命”教训他一番;凡事须听命于我,我要你做的就做,没叫你做的就别动,好,现在开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