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派蒂,向前跑     
派蒂·威尔森在年幼时就被诊断出患有癫痫。她的父亲吉姆·威尔森习惯每天晨跑。有一天戴着牙套的派蒂兴致勃勃地对父亲说:爸,我想每天跟你一起慢跑,但我担心途中会病情发作。她父亲回答说:万一你发作,我也知道如何处理,我们明天就开始跑吧。于是十几岁的派蒂就这样与  相似文献   

2.
父亲是一名木匠,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找父亲打家具的人很多。童年时,每当父亲要出去给人家打家具的时候,总是带着我。我的童年就是在刨花的馨香中长大的,简单而快乐。我喜欢拿起父亲锯下的各种小木头,当积木搭着玩。有时找到像小手枪、小动物这样的木头,更是喜不自禁。看到父亲打出一件件精美的家具,我就想跟父亲学木匠。可父亲总是说,你现在还小,要好好上学,等你长大了,我会教你木匠手艺的。17岁中学毕业的时候,我又一次对父亲说起我想跟他学  相似文献   

3.
我给大家讲一个女孩儿真实的故事:她出生在偏远的林区,从小就被父母认定是克星,6岁和11岁两次被送人,在饱受磨难后想方设法逃回了家。家里不可能供她上中学,她自学了初中的全部课程,在林区高中借考中却是第一名。林区高中破格录取了她,可她由于两次送人两次逃回,已经没有产口了,她顶替堂姐的身份读的高中,当然,她现在的名字也是堂姐的。3年高中她是边打工边上学的,没有人给她拿那费用。1995年,她考上了大学,她是那个林区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可仅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一周就退学了,因为父亲病重等着钱治病。1996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工业大学。当然,她的全部费用都得靠自己解决,每个月还得给多病的父亲寄回150元。她同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角度     
一个女孩,出生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父亲是一名富裕的银行家。但在她6岁时,父亲抛下家人不辞而别,给她的心灵留下了很大的创伤。女孩从小就迷恋上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她是家里3个孩子中的老二,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深有体会。她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是个心理学家,当她9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他们跟另一个男人走了,从那个时候,她就开始管家。  相似文献   

6.
正刘蟾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的小女儿,她小时并未学画,到了51岁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画。一天,母亲对她说:“那么多学生大老远跑来请教你父亲,你就在父亲边上,怎么不学点画?”刘蟾从小怕父亲,就对母亲说:“我怕画不好,会被爸爸骂。”母亲说:“你怕什么?他是你父亲,还能把你吃了?”刘蟾就想:“母亲说得是,画坏了也就是一张纸的事。”于是就开始学画,先是整天看画册,后来当有学生来请教父亲,她就在一旁听。  相似文献   

7.
我的母亲是个勤劳的女人,我自小就看到她努力地维持着一个家。她总是在清晨五点起床,煮一锅热腾腾的稀饭给父亲吃,因为父亲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饭;还要煮一锅干饭给孩子们吃,孩子们正在发育,需要吃干饭,上学一天才不会饿。每个星期,母亲会把被褥搬出去晒,晒出暖暖的太阳香。下午,她弯着腰刷锅、洗碗。晚上,她蹲在地上费力地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细地擦拭,家里的地板打着赤脚也染不到一丝灰尘。  相似文献   

8.
母亲     
昨天,是母亲的生日。按习惯,我们给她买了生日蛋糕,并且让她在蜡烛吹灭之前许个愿。母亲按儿女们的要求做了,她闭上眼睛,默默祈求,大家都很安静,也很快乐 吹火蜡烛,灯亮了,母亲也欣慰地笑了。可我却分明看到她眼里那晶莹闪烁却没有滴下的泪珠。作为女儿,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但母亲含泪的笑,却使我想到她坚强的一生…… 母亲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她3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开了她。从此母亲就只有投靠几个舅舅,开始了这家一天,那家一天的寄居生活。虽然住的部是亲戚家,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失去了父母温柔的呵护疼爱,那是一种怎样的孤寂。听母亲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在别人家里,自己处处要留心别人的脸色,有什么愿望也  相似文献   

9.
合欢树     
正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相似文献   

10.
    
正每次看电视上那个公益广告,眼睛就会潮湿起来——"儿子带着痴呆失忆的父亲与朋友一起吃饭,父亲看别人不注意,迅速抓起几个饺子藏在自己的衣兜里,儿子说,您这是干嘛啊。父亲含糊不清地喃喃着,留给我儿子吃。"这时候,我就会想起祖母来。我记事起,祖母就已老了,拄着拐杖,弓着腰,头上像落了雪。我八岁时,她的儿子、我的父亲去世了。她有六个儿子,我父亲是老三。白发人送黑发人,其伤痛可知。那时候,她在五婶  相似文献   

11.
<正>她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也是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就是中国产科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医生。少年心志与信仰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鼓浪屿的一个基督徒家庭。林巧稚的父亲将女儿视为上帝的礼物,给她取名为"巧稚",有"灵巧而又天真"的含义。林巧稚的父亲早年在新加坡读大学,是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归侨,林巧稚从小就跟父亲  相似文献   

12.
正西班牙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在被那老铁匠触动人心的话语感动之余,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意识到女儿有“私心”,是在她6岁生目的时候,那天我给她买了一个大大的很精致的蛋糕,切蛋糕的时候,我和她的父亲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块。想不到这下可惹了大祸,女儿先是吃惊地看着我和她爸爸,继而开始生气落泪,又哭又闹,不依不饶……弄得我和她爸爸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隐约猜到,可能是因为我们分吃了她的奶油蛋糕,难道孩子有了“私心”?  相似文献   

14.
正她是恨全家人的。她在家中的地位也尴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老二。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还要生,结果,还是女儿,父亲就有些恼,动过送人的心思,是母亲拦下了。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亲重男轻女,很小给她的理念就是,我将来所有财产全是儿子的!  相似文献   

15.
不欺心     
坐在回家的班车上 ,手里捏着车票钱 ,望着窗外的农田房舍都沐浴在明媚温暖的春光里 ,心里洋溢着一种难言的安宁和惬意。一发现她把我给漏掉了 ,就决定下车时 ,一定把票给补上。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的那一脉生命之水 ,在这春光下仍然很清澈 ,很亮泽。也就为自己至今还能做到做事不欺心 ,而深感欣慰。我是在路口上的车 ,车开动了售票员才从最后一排 ,往前挤着一个个地要乘客买票。或许是车上的人太多太挤 ,连过道里都挤满了人 ,或许是不少的人跟她讨价还价 ,说春节期间不应该提价的 ,把她给吵糊涂了 ,她竟然把坐在窗边往外看风景的我给漏掉了。…  相似文献   

16.
袋里的父爱     
正母亲去世后,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7.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儿跟父亲都有一种隔膜,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父亲敬而远之:我不喜欢他的懦弱和细致,我总在想为什么他不是那种能用胡子扎女儿脸很风趣的父亲?结婚的时候,我逃也似地离开了父母家,总算可以独立了,尽管只有一间小房,我却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劝说和他们同住。  相似文献   

18.
1998年4月24日早晨,一位女士打来的咨询电话把我从睡梦中吵醒。在电话线的那端,她哭泣着表示她的心理困惑“电话里讲不清楚”,因而希望能马上见到我。这不可能。我努力帮助她平息焦躁的心情,然后跟她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下午,这位40岁的女士满脸沮丧地坐在了我的面前。就在她向我倾诉不幸的时  相似文献   

19.
正一位30多岁的女友,一直对原来从大公司跳到小公司的决定后悔不已。她说,我原先那些同事,在公司都是元老级别的人,公司对他们很器重,要是我在那里坚持几年,现在肯定也是经理级别的人了,经济收入应该高很多,房子应该换了大的,车子也应该换了新的。更要命的是,她还把离职的原因怪罪于自己的父亲,因为她当时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父亲说: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他刚刚19岁,正是金色的花样年华。因为父亲在一家餐馆当厨师,他也对厨师这个行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特别羡慕戴白色高边帽、掂大勺的父亲,往炉灶边一站,风生水起雨卷云收,叮叮当当一阵响,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就上来了,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他也想成为那样的人,甚至连做梦都在跟父亲切磋厨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