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江南,我始终走不进父亲种植的那片竹林。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我等凡夫俗子,不会似东坡那般把竹子高于肉,我也无法痴狂到如晋代王子猷,即使远游异地他乡,仍不忘令仆人种竹。路过他人竹林,竟会梦游般不由自主地踏入林中。他的眼中只有竹,赫  相似文献   

2.
在距思南县文家店镇大约一里水路的乌江西岸,有一条为四五百亩篪竹林所掩映的小山沟,山沟里散落着五十多户土家、苗和汉族人家。他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守护着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竹林,守护着竹林里一条随处可见螃蟹、鱼鳅的小溪和一处无名瀑布,守护着祖辈传承下来的古老的造纸术。创建着整洁的家园、创建着宁静的生活。这里属于合朋溪镇,但距合朋溪镇三十多里山路,与文家店镇仅一江之隔,但不属于文家店范围,因而很少有外人涉足。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发现家里的一头猪腰部脱臼,在那里费力地爬着。我跑过去想帮它推拿按摩一下,爷爷喊住我,然后他拿起一块土块向那头猪扔过去,那猪吓得挣扎着跑起来,爷爷在后面追赶它,只见那猪跑着跑着腰便上去了,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4.
踏着铺满晨光的山径,我走进竹林。沐浴在那烟光、日影、薄雾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的清幽篁韵竹林中,顿感一种别样的心意袭上心头。一夜冬雨,洗得翠竹越发青翠。倘徉于竹林,丝毫无冬日的冷漠,倒觉得胜似阳春。绿叶上滴滴圆润的水珠,随风落下,发出籁籁的响声,使林中越发显得静谧。此时,仿佛传来“瞻彼淇奥,绿竹倚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歌声,这不是《诗经》中对竹的赞美么?是的。竹子不仅仅有着竿直枝疏碧绿清秀之姿,楚楚动人的蝉娟之态,含露吐雾潇潇惑惑的篁韵之胜,而且它那刚柔相济的风采,不畏严寒霜雪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如果,圣教会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那么主教、神父、修女们就是树林中那一棵棵伟岸挺拔的大树,而我,就是那林中的一棵小草。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经历着一样的风雨,共沐着一样的阳光。于是,我就在树阴下、风雨中、阳光里一天一天成长。  相似文献   

6.
周末,我去公园散步,忽然发现一片青翠的竹林。郁郁葱葱、亭亭玉立的青竹招引着我放慢了脚步,我站在竹林边怡然品竹。  相似文献   

7.
主依靠你     
曾经,我仰望天空抬头问苍天我该如何曾经,我迷失方向何去何从谁来回答我曾经,我困惑人生我问自己你是什么一个普通而平凡的本为什么给自己带上了那沉重的枷锁不敢追忆不敢回想那多事的春天啊你让我迷茫曾经的我被春天的大雪紧紧缠绕冰得、冷得、冻得、闷得使我窒息生活对我失去了意义眼睛模糊了泪水流干了.忧伤谷底的我反复烹煮着一杯苦酒苦待中盼着衷天的阳光我渴望春天的来到来唤醒我这个坚硬冰冷的心终于,一抹曙光直封谷底那是奥理的光照亮了我这昏睡的灵魂,踢给了我新生那光是永恒、是生命、是永不止息的爱因为那光是我主大地苏醒…  相似文献   

8.
某公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公园西半部有一大片竹林,竹林区有纵横交错的林间小道,把大片竹林分割为十多块小竹林。考虑到竹林里有不少刚出生的新竹子,细嫩易折,为了保护新竹子,公园管理部门在竹林区入口处挂上了写有“禁入竹林内,违者罚款五元”字样的标牌。这天有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个男孩到竹林处游玩,事先看到了悬挂着  相似文献   

9.
竹影临风     
正自古以来,竹是国人至爱,尤其是文人,爱竹成癖者比比皆是。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时,曾手植修竹无数,冬夏青翠一片,而今成为一大名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出自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之口,就连《红楼梦》中的才女林黛玉也认为有竹为伴才是最佳选择,当她和宝玉商量搬进大观园住在哪里好时,她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映着几道曲兰,比别处清幽"。我不是文人也不是才女,心里却装着一片竹林。乡下老屋至今尚存,就在庭  相似文献   

10.
许多年过去了,我的心里一直盛着一片大水。其实,那片大水只是一座方圆10余里的水库。然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它绝不亚干广阔的海洋。  相似文献   

11.
正闲读诗书,竟羡慕起古代的文人来。据说,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千古名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在故乡筑舍种菊,把酒吟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交游赋诗,写出无数精彩的诗作;自号"稼轩居士"的南宋诗人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他筑稼轩,种稻田,过着自己无限向往的躬耕田园生活……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山水田园无疑是他们的心灵归宿地,我不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老屋门前有一片竹林,那青皮竹像高挑的仙子,  相似文献   

12.
正1"人",多像两个人的身体在相互支撑着。不过,右边的那一个似在支撑着左边的那一个。若没有这一支撑,"人"就有可能要倒下了;若其中一个离去了,剩下的这一个也难以立稳。小时候,左边的那一个肯定是我,右边的那一个肯定是母亲。过去,是母亲用她的整个身体在支撑着我。后来,母亲走了,左边的那一个换成了妻儿,右边的成了我。将来,我老了,老伴也去了,右边的那一个又成了儿女;儿女老了,又换成孙子孙女……若没有一代代人的相互支  相似文献   

13.
亲情无私     
那还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暑假,爸妈让大堂姐把我带回老家度假。我们是乘火车回去的,一路上,窗外那花花绿绿的风景并没有吸引我,在我的脑海里尽情勾勒着农村的景象;那一定是一个新奇、好玩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光芒之爱     
30年前,我5岁,一场突发的脊髓膜炎让我住进了医院。那时候,在医生的眼中,脊髓膜炎属于一种重大疾病,他们将我安置在重病患者房间,并且只给我的父母每天30分钟的探视时间。这里,每天都有人死去。看着一天比一天空的病房,听着那骇人的铁肺(一种人工呼吸器)所发出的声音,我万分恐惧。  相似文献   

15.
自我疗伤     
我蹲下来,仔细观察着雪儿(我家的小猫),它侧身卧着,很费力地抬起那条受伤的腿,探着脖子,舌头一伸一缩,不停地舔着伤口。累了就停下来,无奈地看着我,发出几声“咪咪”轻叫。看我无动于衷又无所适从的样子,就又一次低下头去,舔拭那片已经溃烂的伤口和伤口周围被混着浓血的药物粘成一缕一缕的乱毛。  相似文献   

16.
    
暑假里在宁夏旅行期间,我曾到过被毛乌素沙漠紧紧搂抱着的沙湖游玩,当我翻过湖边高高的沙山,向沙漠深处走去的时候,在许多长着稀疏沙苇的沙丘上,我竟看到了因风长年对沙丘的剥蚀而裸露出来的沙苇的根,那支撑起沙苇最长也不过两三尺来高的绿色的根,其长竟然可达数十米、甚至可达上百米,  相似文献   

17.
到一家新开业的规模很大的医药超市去买药,我用医疗卡付费,收银员小姐对我说:“先生,您购买的是乙类药,需要自费负担15%,请您再给我五角钱。”以前在别的地方买药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说:“你就不能通融一下,写一样别的药吗?”收银员微笑着回答说:“对不起先生,那违反规定,我们是不允许的。”遭人拒绝,面子上总不大好看,我有些愠怒地说:“那我不在你们这儿买-了。”收银员小姐双手将医疗卡奉还,仍然面带微笑地说:“先生。您走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楼下那只白猫有点波斯血统,眼睛是灰蓝色的,性情温和、冷静、从容。它喜欢蹲在楼道口的门檐上,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遇见它。那时,它蜷缩着,默默地瞅我一眼,就偏过脸去。但是,如果我在与它对视的时候目光不移,它也会一直瞅我,灰蓝色的眼球有点冷漠、深邃,但又有点悠闲,  相似文献   

19.
唐黎标 《天风》2009,(8):48-49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基督徒的葬礼。我静静地站在人群中,望着鲜花簇拥的遗体和那一双双浸满泪水的眼睛,听着沉痛的悼词和那哀伤的挽诗……眼前的一切让我突然想到了人世间许许多多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喜欢吃鱼。每一次,跑出三里地和几个伙伴到芦山江水库捉鱼。有时候,抬起头来,看那河岸的村庄,我总是抱着向往的心情。那里的人们可以一年四季吃到鲜美的淡水鱼。他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