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窗景     
喜欢色彩,喜欢搭配,喜欢那种不经人为造作的自然。于是在闲暇时常常会对着一孔一扇窗户,遥望、近观那窗棂上以绝佳色彩巧妙搭配起来的纯自然美。这时头脑中的沉重,心绪中的淤阻便会奇迹般地随风而去。一股弛有的清凉,一阵难得的爽快顿时潜入心底,沉入大脑。  相似文献   

2.
冰窗花     
正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  相似文献   

3.
去过广东、福建一带的人,对菩提树便不会感到生疏。它冬夏常绿、亭亭玉立,翡翠般的叶子呈椭圆的心形,叶梢延伸出去,渐渐变窄,梢头尖尖的。花半隐半现地躲在花托中。待到结了籽,人们便采来串做念珠,颇为珍惜。传说菩提树是一千四百年前南北朝时的僧人智药从古印度移植到中国来的,它的本名原叫“荜钵罗”(Pippala)。只因释迦牟尼在此树下静思得道,证得“菩提”(觉悟),所以树也沾了佛光,被人们改称菩提树、觉树、道树、道场树、思惟树、佛树。广州光孝寺便有这样几株高大的菩提树,恰巧曾在这里布道的六祖慧能大师在他传诵千古的悟道偈中也写到过菩提树。只不过大师说的是:“菩提本无树”。站在光孝寺菩提树下听到这句偈语的人,十有八九会想不通:明明眼前绿叶婆娑,怎么会“无树”呢? 是啊,当下这一刹那的树影,不能说没有。只不过它的存在太短暂了。一刹那之后这树影就要变成另一树影,而一刹那之前的那树影已早不可寻。六朝烟雨中的树影则更不必论了。从这一层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一株永恒的“生命之树常绿”的菩提树又在哪里呢?谁能不说“菩提本无树”? 我们要采撷在手,捧给读者朋友的,正是曾为悟道的释迦牟尼遮荫,又曾给悟道的六祖慧能启示的菩提树的一片叶子。人类的智慧就像这菩提树叶一样,旧叶去了,新叶再生,似无变化却又有,似有变化却也无。愿朋友们能在这有有无无的变化中悟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叶。  相似文献   

4.
正小椿十五岁那年生了一场病,咳嗽,断断续续的,起初以为是感冒,但很久也不见好。后来拖得严重了,去医院检查,是重度肺炎。那个春天真是难熬,就像窗外没完没了的沙尘暴。刚入院的时候,会有朋友来看她,叽叽喳喳的,被护士赶了出去。时间久了,大家都忙功课,便只是打电话和她八卦一小会儿。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家     
马婷婷 《天风》2004,(12):i004-i004
三年前,当我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便从母亲的口中听到了“上帝”这一伟大而神圣的名字。从此,我的心灵便走进了一扇敞开的爱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我把同事拍的一幅题为《醉清风》的图片设置为电脑桌面。那画面是这样的: 朦胧的月亮若隐若现,远处的杨柳浮动,一老翁斜倚在一座老屋的门窗上,一枝桃花斜斜地伸过来,像一个少女柔弱的臂膀,轻巧地搭在打开的窗棂上。几片花瓣落在他的衣袖上,他望着远方,悄然无知这芳菲落英已怎样地眷恋脱离的枝头。发黄的窗棂上刻着古典的花纹,纹路自然清晰如水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月夜,丝丝缕缕的月光穿透窗棂,粉红色的茶几上,一杯清茶,还袅袅地冒着热气。淡绿的茶叶,在水面轻轻飘逸,慢慢舒展,缓缓地沉入杯底。  相似文献   

8.
每逢主日下午,王林家里就聚满了年轻的弟兄姊妹们,一阵阵欢声笑语不断溢出窗外,飞得很远很远。他们不是在打牌娱乐,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学习裁缝技术。这些年轻人的老师便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非常喜欢季翱那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诗,然而令我真正领悟到此中禅意的,则是一串雨季最初的茉莉。那是个雨天,雨点比春雨急促,但又比夏雨温柔。午后,我伏在书案到,望着窗外路如细网的雨丝,寻思着这场雨不知还要如此缠绵多久?窗外的天是灰白的,落下的雨也是灰白的。如若我再这样呆数檐角的雨后,我想,那么连带着心懂出会变成民日的了。于是,我抛下书,撑把车踏进蒙蒙烟雨中。屋勃展条小章,原本行人便不等,此时更是稀少,几乎就我一人在这警中徘徊深一脚,浅一脚,溅起朵朵水花。而依旧不体不止地痴缠,我跳圈的脚步在一…  相似文献   

10.
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便开始在附近的中学里做语文老师。他是一个痴迷于讲台的人,即便是无需加班的周末,饭后散步的时候,也常常东拐西拐就到了学校。哪怕只是看一眼校园里的花草,听一听那些住校孩子们的读书声,他这一天,才算没有白过。  相似文献   

11.
用心听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养成了一个听雨的习惯。有一段日子,每逢雨天,总要找一个存身位置,以一种淡淡的心境倾听窗外的天籁,让心扉张开,正如窗叶张开,光线就能涌进来一样,一任那晶莹明透的雨珠敲响我沉寂的心鼓,让我这一汪干涸的心池渐渐盈满欢畅的涟漪。隔窗听雨竟使我进入一种飘若天仙的  相似文献   

12.
月光素描     
盛夏的夜晚,透过树影,月亮像被切开的蛋糕,光线分散洒下,万物的表而有了淡淡的牛乳般的涂层。  相似文献   

13.
走进春天     
当寒冷的冬天在大自然的案版上完完全全褪色的时候,春天便踏着轻盈的脚步如约而至。如电脑上激活的菜单,灿烂的春光便被打开了。  相似文献   

14.
拒绝抑郁     
老天发着淫威,接连几天都下着雨。窗外灰蒙蒙的一片,雨如泪下,如诉如泣。正处于抑郁之中的人,就像是被摆进了餐馆的蒸笼,闷躁得让人窒息。 人在抑郁的时候,总会疑虑重重。每天会有数不尽的烦恼,每件小事都让人感到不悦。上班的时候,领导朝自己点了一下头,  相似文献   

15.
1991年秋季,赵朴老正住院。一天,我去看他,病房里没有客人,夫人也走开了,四周一片寂静。他靠在椅子上,面对着望不见窗外景色的纱窗。   他耳背,我站在门边他一点也没有警觉。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碰了碰他,他转过脸来,望着我高兴地说:“我刚刚作好一首诗。”说着便从桌上拿过一张印有“无尽意”字样的便笺,用圆珠笔写下了那首诗,边写边给我作解释。   “八十四年过,而今知免夫。遵医多饮水,阅世但观书。尚有平生志,还思老骥图。智灯千万亿,一一耀明珠。”   写到“而今知免夫”时,他说:“曾子临终时对弟子说:‘…  相似文献   

16.
在儿子8岁的时候,当父亲的他给儿子讲起一件家庭往事。 在他也是8岁的时候,有一天晚饭桌上,他讲起课堂上老师问每个人的理想,他不知道。便没有回答,接着他问正在埋头吃饭的父亲:“爸,什么是理想?”  相似文献   

17.
蚕在吐丝的时候,总爱把自己“放”在中间,然后一缕一缕地将丝吐出来,慢慢包裹自己。当丝变成一个圆团状的茧时,蚕就成了“翁中之虫”。于是便有了“作茧自缚”这样不无嘲讽意味、充满贬义色彩的成语。  相似文献   

18.
若荷 《思维与智慧》2011,(10):45-45
夏天来了,炎热的天气总会使人焦渴。去女友处小坐,面前各摆一杯茶,精巧的紫砂茶具,轻柔的沏茶动作,淡绿的茶心里,点缀着一朵洁白的菊花。于是想,她从前是不大喝茶的。果然,她说,是从三年前的那个时候,才喜欢上喝茶,一个人的时候便冲上一杯,给自己。  相似文献   

19.
用音乐疗伤     
多年前,住在郊区的一个小镇上,旧家的旁边有一户人家,拥有一个独立的小园子,春天的时候,微风轻轻地掠过,篱笆边的蔷薇花便会得意地摇晃起来,一阵阵馨香便会越过篱笆和路人打招呼。  相似文献   

20.
    
正老,总是从人体的某一部分开始的。譬如,胃。上了年纪,胃的最大特点是敏感。秋冬季节,窗缝儿,门缝儿,只要有一丝风吹进来,肚子马上就咕噜咕噜响起来。于是,赶紧举目四顾。也因此,发现了那么多未关好的门以及窗棂上无数积年的缝隙。不服老是不行的。年轻的时候,意气用事,可以喝凉水睡凉炕,全然不管不顾。过了中年,也可意气用事一把,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