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我们现在的理解,广义的勤劳应该是包含勤思在内的。因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样,都是劳动的组成部分;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都属劳动人民。但实际上,自从人类出现‘劳心者’与‘劳力者’的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之后,‘勤劳’就一直和‘劳力者’联系在一起,似乎只是体力劳动方面的道德规范。‘勤思’则被当作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专有物。孟子所谓‘劳心者洽人’就是说思考是‘劳心者’的事,与‘劳力者’无关。在习惯上,人们也  相似文献   

2.
全国穆斯林为第一个五年計划的完成而欢呼!我們要在增产节約、勤儉建国、勤儉持家、勤儉办一切事业的行动上,来迎接和实現第二个五年計划。这是多么宏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我們穆斯林应发揚勤劳儉朴,爱好劳动的优良傳統。伊斯兰教对于劳动、节約、樸素一慣是很重視的。古兰經:“一部分人、旅行在大地上,寻覓安拉的恩典,另一个分人,在安拉的正道上战爭”。(七三:二○)安拉把在大地上劳动与为主道而战相提  相似文献   

3.
蚂蚁     
在圣经的箴言篇里,一共提到两次蚂蚁,其它地方就再也看不到这种小动物的名字。第六章6节上说:“懒汉,你去看看蚂蚁,观察它的作风.便可得些智识”。可以看出,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督促游手好闲之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蚂蚁的勤劳之喻,倡议人要奋发图强,做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在三十章24节里,作者把蚂蚁视为四种小精灵中的第一:“蚂蚁是无力的一群.却在夏日储备粮食”。既是赞美了蚂蚁,又是赞叹了造物主的奇智大能。  相似文献   

4.
俭朴与勤劳都居住在那与现代人奢求的生活相背的深山里,而他们则是山村勤劳与俭朴的楷模。他们把关怀和爱意洒在真诚的山道上,任风雨雕琢。 文明和爱心要和谐,希望与奉献要统一,要成为人人平安的心灵依托,这所有一切,都在他们的言行、青春、乃至生命中去完成。 他们的工作似路中的砖石注定默默无  相似文献   

5.
在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的都匀市奉合水族乡奉合村,有一位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普通水族农家女子,名叫韦帮粉,她不需要描绘,凭一把剪刀即能剪出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各种图案,她的剪纸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而且,她的剪纸艺术走出了贵州,走出了困门,是水族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困水族剪纸艺术家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末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南宋范成大这首《田家》绝句,历来为人称道,流传很广。它描绘出男耕女织、老少劳作的农家生活典型画面,透过通俗流畅的诗句,流露出对于农民勤劳节俭美德的赏识与赞美。 然而,时代前进了,这种曾经非常精明实惠,  相似文献   

7.
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七世纪初期的徐光启,和西方近代思想的奠基者培根、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儿等人恰好同时。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而对他的哲学思想,却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试图就这后一方面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刺绣时光     
正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画图。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绣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勤劳。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相似文献   

9.
舍与得     
有一个人向三位修行人请教如何得道。第一位修行人说:“在果园里,我看到葡萄在早上长得茂盛美好;到了中午,许多人来摘取,留下一片破败狼藉的景象,我因此而得道。”第二位修行人说:“我坐在池边,看到莲花在清晨时分开得美丽;到了中午,有一群人,跳进莲池里洗澡,不一会儿工夫,莲花即被蹂躏殆尽,我因此而得道。”  相似文献   

10.
儒家历来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齐家十分重视。齐家有齐家的章程、法则,此即过去习见的族规家训。孔氏是圣裔,齐家尤严,自明清以来,既有衍圣公颁布的、对一切孔氏族人都适用的“祖训箴规”,又有散居各地的孔氏族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族规家训,并且...  相似文献   

11.
世界需要两类人,一类懒惰的人,一类勤劳的人。用传统的眼光看待这两类人,肯定和褒扬的无疑是后者。因为勤劳的人每天都在为公众奉献新鲜的牛奶和面包。  相似文献   

12.
林间岔道     
节日里与朋友们去游山。一到山脚下,即汇入人的洪流。  相似文献   

13.
稳定性与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政治学》第5卷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猛 《世界哲学》2010,(3):110-121
关于亚里士多德心中的最好政体,历来有两种解释,分别支持贵族体制和宪政体制。本文通过重新解释《政治学》第5卷,为宪政体制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结合亚氏的正义论和人性论,本文还将这种解释融入亚氏哲学的整体。要根除一种误解,即以为亚氏不喜欢多数人的统治而偏好贵族体制。  相似文献   

14.
经历福音     
求真 《天风》1997,(11):37-38
我是几年前走上信神的道路的,在这几年中我亲身经历了神的信实和帮助,也感到福音的宝贵和真实,所以非常愿意将自己的经历和主内的弟兄姊妹以及那些愿意认识神的人一起分享,希望能使大家得着些造就和启发。 1967年,我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里,我们那一带并不富裕,虽然父母很勤劳。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辈子总是有很多同学的,小学、中学、大学,有些人本来自幼就很聪明而且勤学,成绩也非常好,但是,他们最终没有走出故乡,完成自己人生的升华。想起他们,就不免扼腕唏嘘,让人痛心又难以忘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更是如此。"干净是美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人的干净,不单单是指外貌的干净,更是内心的干净。保持形体的干净好办,勤洗脸、勤洗澡、勤洗衣等等,这些都容易做到,但如何保持内心的干净呢?那就是做到常自省,就像古人说的"每日三省吾身",用自省来检讨自己,剔除缺点和不足,让自己做一个内心纯粹的人、干净的人。  相似文献   

17.
1.仡佬族篾鸡蛋 仡佬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他们在高原上开荒辟草、繁衍生息,并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打篾鸡蛋”就是仡佬人独有的融体育和娱乐为一体,集庆礼与竞技于一身的传统民族文体活动。  相似文献   

18.
经历福音     
求真 《天风》1997,(11)
我是几年前走上信神的道路的,在这几年中我亲身经历了神的信实和帮助,也感到福音的宝贵和真实,所以非常愿意将自己的经历和主内的弟兄姊妹以及那些愿意认识神的人一起分享,希望能使大家得着些造就和启发。 1967年,我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里,我们那一带并不富裕,虽然父母很勤劳,一年到头  相似文献   

19.
<正>"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追求共同发展的过程就叫共享。"共享历来是人们的共同期望,一直是人们的价值追求。然而,在当代社会里,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正在不断地扩大。这是否意味着共享在当代社会里难以实现,只是一种社会理想和道德要求,甚至只是人们的"共想"?人们对于共享的共同期望和价值追求是否有可能实现?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只能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20.
献给传道人     
你是三月里的春风,吹进我们心中。你是黑暗中指路的灯,把我们引向光明。为主传扬福音,你辛勤做工。不畏挫折与艰难,你忠心耿耿。因为你知道一切磨难,全凭荣耀神而行。无论风霜雪雨,电闪雷鸣,泥泞的道路上总会出现你 奔忙的身影。明知前方坎坷不平,但你的脚步更快更加坚定。勤劳的传道人哪,愿主与你同行。献给传道人@胡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