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心系一处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书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象征”这种表现方法,人们就会想到“鸽子”与“和平”之间的关系。因此有人就认为“鸽子是和平的象征”或者“鸽子象征着和平”这两句话是用了象征方法。还有的人认为《白杨礼赞》这篇文章里在下面一段里有“象征”这个词,于是就断定这篇文章是采用了象征方法。这段话是: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他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  相似文献   

3.
耶和华以勒     
邓艳英 《天风》2004,(2):44-44
“咦!奇怪!我圣经里怎么夹着一封信呢?”同桌王大姐小声地对我说。 “大概是你以前的信,夹在圣经里的吧!”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她。“一封普通的书信怎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呢?用不着那么大惊小怪的!”我暗暗地忍着笑。 “奇怪!信封没有贴邮票也没写发信人的地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王大姐自言自语地在那儿唠叨着。  相似文献   

4.
活着     
“活着无论多痛苦,和死亡相比,都是一种幸福。”一位朋友曾这样说。她说她7岁那年某天晚上,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忽然那么真切地感觉到了死亡的迫近,“……我简直快要窒息了,终于大叫一声,从房间里冲出来,朝着父亲哭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一家人都被我吓坏了……”  相似文献   

5.
孟素 《天风》1994,(4):9-9
有一位基督徒睡着了,他身子里的“老我”悄悄地爬起来,刚迈出两步,迎面碰到了“新我”。“老我”怒不可遏地啐口骂道:“你这个怪东西,什么时候到这身子里来的?这是我的地方。赶快滚出去!” “新我”反驳道:“基督徒已经看透了你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我将一封手写的信投进邮局的邮筒里,听见邮筒发出“咣”的一声——铁皮的声音,清脆。我知道这是一个无人写信的年代,邮简里空空如也,除了我写的这封信以外,我断定这邮筒里不会再有第二封信了。我是在下午快下班时,将我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投进邮筒的,这封信大概今天晚上就要在这只邮筒里过夜了。  相似文献   

7.
我是“函大”的第二期学员,在一堂形式逻辑的面授辅导课中,老师给出了一道题,即“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是什么关系。学员们多数回答是“矛盾关系”,老师也说:“对。”对此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作为“社会矛盾”这一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是反对关系。因为在“社会矛盾”内还存在着“敌人内部的矛盾”。“敌人内部的矛盾”这个概念在外延上既不包含在“人民内部矛盾”里。也不包含在“敌我矛盾”  相似文献   

8.
在一座豪华的别墅里,住着一位富人。“我是世界上的首富吗?”他问他的仆人。“主人,您还不是。世界首富是比尔·盖茨,您还没排进前500名呢——但是快了。”仆人查完有关资料告诉他。富人祈祷说:“上帝啊,您让我成为世界首富吧,到那时,我愿用纯金给您重铸天堂。”上帝感动了:“好吧,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这是一个魔箱,你拿去吧。”上帝说:“这个魔箱里,有一块金子,是永远取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当你觉得够了时,你需把魔箱扔掉,你取出的金子才是你的财富。”上帝说完不见了,富人的身边真的有了一个魔箱,箱里也真的装着一…  相似文献   

9.
我是天津人,1969年5月随着知青下乡的人流,来到内蒙古喀喇沁旗。千里有缘来相会,已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四个年头。有人问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回答:“在我心中有一位从未见过的但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大师——智然和尚。”大伙听后哈哈大笑,有人说:“你也想出家?那大嫂怎么办?”我说:“出家?恐怕我不够格。”  相似文献   

10.
照相馆风波     
一、案例背景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是,我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聊天说:“我爸爸妈妈带我旅游的时候拍了很多照片;”“我在照相馆里拍照的时候头发的也特美丽。”听了这些谈话后我灵机一动,何不开个照相馆呢,让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加入进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尽情地去玩。刚开始孩子们都争着去照相馆里玩,可是完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孩子们不那么积极主动地去玩了。  相似文献   

11.
不着     
诗歌达到高妙的境界,可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歌里的“不着”,我的理解,是“意在言外,撇开皮相”的意思。我这里说的“不着”,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意指“不沾不滞,与物推移”。  相似文献   

12.
懂生活     
生活可不是一件活着活着就懂了的事情。我天天活在生活里,这不会错,可是有时候我会很迷茫:这样活着对不对?有没有更好的生活?既然我只能活在“当下”和“此刻”,如果我对“当下”和“此刻”不满意,是不是就意味着又白活了一段时光?谁又能在“此刻”改变此刻呢?  相似文献   

13.
一次分享福传经验时,一位在堂区主持慕道的热心老教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他的慕道班里有一个年轻的慕道者经过长时间的慕道学习,已懂了不少教会道理,信仰也一天天地不断成熟。忽然,有一天年轻人向这位教友请教:“我怎样才能看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呢?” 老教友送给他一本圣经说:“基督在《圣经》里,只要你静下来用心去看。”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又对他说:“您说的很对,基督是在《圣经》里,不过我还想看得更清楚些。”教友便邀请他:“你和我一同去参与弥撒吧!基督就在弥撒中,只要你去很投入地用心灵去看。”弥撒结束…  相似文献   

14.
寻找     
那时,我挺年轻。有一回我停车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里,附近的一位农夫倒车时不小心将我的汽车撞瘪了一块,而我并不在场。我取车时,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我们等着您。”下面是一个电话号码。后来我是如何在农夫家的饭厅里同他相见并交换各自汽车投保情况的细节我已想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就农夫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感谢时,他平淡地回答说:“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的妻子则微笑着在旁用围裙擦干手,附和着丈夫的话。  相似文献   

15.
20年前,我以全校尖子生的身份考入了市里一所重点高中。也许是母校成绩相对较差的原因,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我在班级里反排到第15名。我心里非常焦急,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班级前3名。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校园里,就业、考研、出国,似乎已经可以排上“使用频率最高用语”的榜首了。到底是考研还是工作?这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面临的问题。执著于考研的人们: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逃避不能适应的一切“考研,肯定考研,我不会去找工作,根本不会去尝试找。”一位有点弱不禁风的女孩说。她戴着厚厚的镜片,一直扎在书本里。刘丽,西南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对于考研,她非常执著:“不用考虑,在校园里的日子永远是我向往的宁静生活。”记者试图告诉她,人终归是要走上社会的。可是没有想到一句轻微的反驳,引出了她一连串的问题:“是的,我知道自己还不能适…  相似文献   

17.
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明日报”1月8日登载了我底“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后来又提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的中国哲学史问题座谈会上讨论。在讨论会上,有许多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后来胡(?)同志在他底“关于哲学史研究”那篇文章里(“人民日报”3月29、30日)对于我底论点又作了详细的评论。在我那篇文章里有许多地方讲得不够全面;对于有些问题底提法,也不恰当。关于这个论点底有些方面,我当时实在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几番的讨论,特别是胡(?)同志底文章,关锋同志底一篇尚未发表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 1 0月 6日 ,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我的恩师李奇同志 90岁华诞。在这值得庆贺的日子里 ,回顾自己沐浴师恩廿四年 ,思绪万千 ,感激、兴奋之情 ,难以言表。我因视野和能力所限 ,只能记叙恩师与我之间师生情谊的心路历程 ,来表达对恩师做人为师的高风亮节的敬意。1 978年 ,我在浙江省一个小县城的一所中学里教书。 4月 2 5日 ,偶然在当天的《浙江日报》上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收研究生”的新华社通讯 (当时报纸似乎尚无“广告”一说 ) ,上载哲学研究所所招专业中有“伦理学”一项 ,“导师”是李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恩…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位知书识字的先生。但这“先生”并非教书,而是传播为人指点迷津的“测字”,而小有名气。 那年,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面临选择:一是继续在中学读书,攻考大学中专;二是走进社会,开始自食其力,到村小学代课。那是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代,家中贫穷,我在学校里的最大感受就是肚子整天“闹革命”,随时感到嘴馋。害怕挨饿,成了我在学校读书的最大心理障碍。有一天父亲拿来一个已脏烂的笔记本,随意翻了一页,让我在上  相似文献   

20.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