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风度     
放眼人生,风度是历经人生况味之后的升华。仪态端庄而谈吐大方,聪慧机敏而举止优雅的风度,就如同晨曦和星光的交辉,季节和日月的转换,凝聚着自然得体之美、慑人心魄之力。  相似文献   

2.
    
对于夜,我是喜爱有之,惧怕有之,盼望有之,躲避有之。凡此种种,足见夜对我的心情心境之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我想,夜之于人更是一种反映,一种考验,一种慰藉,一种启示。静夜神秘,天幕遮罩,漆黑一片,令人难捉难摸。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夜便统治了每一个人,天地之间,夜是唯一的清醒者,他俯瞰大地,洞察一切。夏末秋初,是雷雨频频的季节,隆隆的雷声,石破天惊,带着巨大的轰响,震撼着大地。这时的我,便惶惶如惊弓之鸟,躲在被子里,不敢窥视,不敢听。声声炸雷,好似天主的怒斥,使我在他的威严下瑟瑟发抖。夜,有着令…  相似文献   

3.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磨快镰刀收割麦子的时候,路旁河畔,田头地角,荒山野岭,坑坑洼洼,艾蒿长得挨挨挤挤,热热烈烈,已经高过了麦子的个头,齐刷刷站立在山村乡野,如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迎风飘展,如同淳朴善良的村姑,一日比一日更显妩媚风韵,她散发出浓烈馥郁的芳香,氤氲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心间,这当儿端午节便姗姗而来。  相似文献   

4.
道巾漫谈     
在 道 教 的 宫 观 里 ,人 们 常 会 看 到 道 长 们头 上 戴 着 或 方 或 圆 的“帽 子 ”,身 穿 宽 松 的 道袍 ,令 人 不 禁 产 生 飘 飘欲 仙 的 遐 想 。人 们 也 许会 好 奇 地 问 ,到 底 道 长戴 的 是 什 么 “帽 子 ” 它们 又 代 表 了 什 么 意 思呢 其 实 ,它 是 道 教 徒特 有 的 标 志 。 在 道 教里 ,把 它 称 为 “道 巾 ”。俗 话 说 “道 有 九 巾 , 僧有 八 帽 ”。 那 么 道 士 的九 巾 ,又 到 底 是 什 么 来历 九 巾 又 是 什 么 样 子的 呢 九 巾 的 来 历 巾 是 我 国 古 代 人民 常 用 首 服 之 一 ,指 的是 一…  相似文献   

5.
生命不过是无数个转瞬即逝的瞬间连绵叠加,我们注定要做光阴的过客,有缘相逢偶尔作伴,在生命的漫长旅途里借路经过。然而,看一个尘封的故事依然会让人感觉温暖,听一段忘年相遇的茶话也会心有戚戚焉,去年开过的花朵在谁的眼眸里艳丽明媚,雪飘的时节里又藏着谁的如烟往事?  相似文献   

6.
    
像是夹在书页中的一枚叹息,轻轻地翻转,便翻转了一个季节的变迁。多少往事,多少流年,仍在你的脉管里汩汩流淌,流淌着曾经的哀愁,曾经的消瘦——瘦了眼眸,瘦了心情,瘦了季节,瘦了流年,却仍伴随着揉不碎、拧不干的记忆,汩汩流淌。东风漫过树枝,如同纤纤的手指弹过琴弦,有一种音乐如同水的波纹一般在枝头蔓延开来。春,睁开惺忪的睡眼,眼波流转间,那娇媚的眼神,便在不经意间传递着一点点温润,最初,是一抹不易察觉的绿意,在山环水绕间一星星冒出,如同孩子嘟起的小嘴,惹人怜爱,惹起心底的温馨和  相似文献   

7.
听夏呢喃     
很喜欢站在夏季的深处.静静地聆听雨的呢喃,那是夏的血液在季节的脉管里无畏地奔流。  相似文献   

8.
智慧     
智慧并不是哪一个人生命之树上的特产,而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的甜美的果实,就如阳光不会只偏爱哪一朵鲜花,而是每一片绿叶都能沐浴到她的光泽。  相似文献   

9.
每一位教友都有一串经过主教或神父祝圣的念珠,存放在自己洁净的衣袋里,时刻不让它离开自己,珍贵的如同自己生命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教友的必要标志,也是我们做天主儿女的护佑的圣物。它使我们常常思念基督救赎的奥迹,时时分享着圣母玫瑰花环的温馨。  相似文献   

10.
印度沉思     
在德里一座色彩耀眼的神庙里,灯光辉煌,宾朋满座。一对青年男女低眉端坐,祭司把一滴滴圣水洒在他们身上。然后,这对新人在乐曲和歌声中,绕着火堆,走了7圈。这是印度教徒的结婚仪式,象征人生正走向欣欣向荣的时期。在宋木那河边,一堆架立起来的干柴下面放着逝者的遗体。法事作完,逝者的长子从祭司手中取过火种,绕着柴堆走了7圈,将柴禾点燃。一时间.烈焰熊熊,不久,遗体与火光俱灭。焚烧后剩下的灰烬撒人奔流不息的河中。一个人就这样走完了人生之旅,不在世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印度教徒的葬礼。印度有8亿多人口,其中80%信奉…  相似文献   

11.
涩涩的季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有快乐的,有痛苦的,有激动的,有懊丧的。我也有这样一段往事,如同暗地里的青苔,在记忆的角落里四季如春,时时牵动着我的心。那是一个涩涩的季节,那年,我刚20岁。我囊中羞涩,身上单薄,我只是一个穷困的大学生。每天习惯了在风中奔跑取暖,习惯了在食堂里狼吞虎咽地吃馒头咸菜,习惯了  相似文献   

12.
念力增上 人的心念,快如瀑流,念念不停。“念”。非常重要.有善念,有恶念;善恶之念就好像人生的两条路.善念走向天堂,恶念走向地狱。  相似文献   

13.
青岛湛山寺的妙镜法师被誉为“天下第一琴僧”。跟妙镜法师约在一间茶室见面,早到了会儿,不多时一个瘦而高,着藏青色海青的身影从楼梯口缓缓上来。简单寒暄过后,甫一落座,先喝一杯茶。“琴可以跟人过一辈子,我是真正地对它有感情。”妙镜法师的声音清朗且有磁性,如同他的琴音,让听者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14.
很喜欢看一个日本的电视节目,内容主要是在介绍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人。每个选择这样生活方式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个人的故事,但无论如何,大多数人或是因厌倦了社会的制约,或者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因此选择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这样,当然要离开城市,于是我们看到采访人员带着摄影器材,翻山涉水到穷乡僻壤去寻找这些独居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每到年底,看着同事早早收拾行囊准备踏上归家的路程,我心底是有几分羡慕与酸涩的。我曾无数次在心中想象听说过的田间的景象,譬如莺飞草长的季节里,农人们在田中忙碌着,布谷鸟声声催促着,他们共同播下美好的希冀。每到此时闭上眼,我就似乎已经闻到了麦苗的幽香和泥土的芬芳,  相似文献   

16.
青春绘本     
少年的书里有一段故事,故事里有一支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旋律;少年的梦里有一种相思,相思里有一首想唱却又唱不出的歌曲:那是不能说的不能说的少年的秘密。青春绘本@清河鱼~~  相似文献   

17.
徐冲 《法音》2023,(2):44-50
<正>自古以来,中印两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频繁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与其他国家之间冲突与对抗的文化交流不同,中印文化交流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而佛教东渐则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雅利安中心”之称的印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文学产地,印度本土的故事集以“海”“簇”为名,如《故事海》《大故事花簇》等,鲁迅就曾以“大林深泉”形容印度故事的丰富性。自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8.
懂得品味     
正生活中有了美食,就像绿塘之上有了荷花,山峰之间有了青藤,翠柳之上有了黄鹂,那是一种微妙而美好的相依相伴。在品味美食中享受人生,是在拥抱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过,美食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若是留心,就会发现,美食更多的是寻常之物,如同朴素的花朵,在寻常的日子里盛开着,错落有致,不因卑微而仓促,认真地开着每一朵花。豌豆是寻常之物,蚕豆也是寻常之物,萝卜、豆腐也是,它们质朴、洁净,如素衣的女子,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与脂粉无关的清雅。然而,尽管是寻常之物,豌豆、蚕豆、萝卜、豆腐都可以烹调成让人久久回  相似文献   

19.
那时,年少的我背着书包,上学、放学,亦或跟大人们到清真寺礼拜,无数次走近村镇中央那一棵屹立在清真寺与回族小学之间的葱郁柏树,无数次凝眸着、审视着、抚摸着它庞大的身躯,在它遮天覆地的浓荫下栖息,在古柏香风的温馨氛围里游戏。狂风袭来,冷雨飘过,古柏树如同...  相似文献   

20.
一、归敬颂象其他经论一样,梵本《金刚针论》开章就有二首归敬颂。颂曰:南无妙德主身口意敬礼,妙音世之师。马鸣如理趣,阐述金刚针。文殊菩萨在大乘经论中最常见的称号是Manjusri。这个梵文称号在汉语中有不同的音泽,如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或简缩为“文殊”二字。意译也有好几种,如妙首、濡首、妙德、妙吉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