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绎有一位年轻的狂热收藏爱好者,在学完青花瓷收藏的培训课后,便沽沾自喜地对马未都说:“马先生,别的我不敢说,永乐青花我彻底明白了。中国的五大巨头都在旁边讲课,我做了非常详细的笔记,现在都弄得明明白白了。”当时,马未都什么也没说,只是点头微笑。后来,一次拍卖会上两人又偶然碰上了。  相似文献   

2.
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反对“先天的”即是“必然的”①,认为存在着“先天的(apriori)偶然真理”,并发挥了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SO节关于巴黎米尺的一段说法来予以证明②。然而克里普克的“先天的偶然真理”却并非真正地是一个“先天的”同时又是“偶然的”真理。本文旨在通过对巴黎米尺作为一米标准的详细分析来揭示克里普党的错误,指出他并没有像他所声称的那样否定先天的即是必然的这一说法。1.“先天的偶然真理”是什么意思克里普克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这段话:“有一个东西,人们既不能说它…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把破旧的小提琴,到处都是刮痕,拍卖师认为实在不值得他费神。但出于职业的原因,只好把它抓在手上,高声喊道;“朋友们,这是一把特别的小提琴,现在拍卖开始了,有谁要先开个价?”  相似文献   

4.
善待偶然     
上个世纪30年代,不少科学家参与了如何把影像留在胶卷上的研究,但翻来复去,大都不得要领,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也是其中一位。他每天在实验室里拿着胶卷不断实验,不停地研究,但始终没有结果。有一天,他翻看胶片时忽然发现有一个小点留在了胶片上,他急忙把胶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经过反复仔细地观察,他得知胶片上的那一个小点是温度计打破后留在上边的水银。他不断重复,原样不变。摄影技术就在这样的偶然发现中诞生了。如果说摄影技术是实验过程中的偶然发现。那么X光的发现则更属偶然。1895年的一天黄昏,物理学家伦琴因忘了带东西…  相似文献   

5.
阿尔都塞晚期以“偶然相遇”的方式对唯物主义作出了极具创新性的理解,这一思想转变集中体现在他对精神分析学的再判断之中。一方面,阿尔都塞对精神分析中的结构主义要素进行了批判,并从“偶然性”出发强调了精神分析的唯物主义特质。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推进了“相遇的唯物主义”的发展和成熟。由精神分析所体现和催化的“偶然的唯物主义”意味着对以意识哲学为代表的同一性学说的深度反思和批判,“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观”的形成则加深了对客观现实性的聚焦和关切。总体而言,阿尔都塞基于精神分析学对“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探讨,既构成了西方当代唯物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又同时呈现出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规律性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这里有一道趣题:有一个人用六十美元买了一匹马,又以七十美元卖了出去。然后他又用八十美元买回来,再以九十美元卖出去。然后他又用八十美元买回来,再以九十美元卖出去。在这个交易中,他赚了多少钱?答案有:(1)赚了十美元。(2)赚了二十美元。(3)赚了三十美元。(4)没赚钱。 密执安大学的梅尔和伯克先生曾把这个题目给一组大学生解答,能作出正确答案(赚三十美元)的不到百分之四十。什么原因使如此简单的问题变得不简单呢?他们分析,这是因为同一匹马使计算者把几次不同的交易混而为一,造成干扰,形成“心理眩惑”,导…  相似文献   

7.
慈善的真谛     
约翰·斯密斯是一个慈善家,他每年捐赠的慈善款高达数十亿美元。一次,有位记者问他:“斯密斯先生,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每年都要做这么多慈善事业?”约翰沉吟片刻,面带笑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6月16日,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2000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李泽楷以43亿美元的身价跻身全球头100名富豪行列,顿时成为香港关注的焦点,并赢得了“小超人”的美誉。说李泽楷是“小超人”一点都不过分。他名下公司的股票曾在一日当中狂升23倍,以至有人惊叹:“李泽楷一天就赚到了他老子一辈子挣的钱”。今年年初,他又以小搏大,成 功地导演了一出亚洲版的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戏,新组建公司的市值更是超过37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中国电信和汇丰银行的全港第三大市值公司……李泽楷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纵…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的“偶然的个人”概念及其扬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偶然的个人”这一提法最早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以此来表示“个人”发展的第二阶段。在马克思看来, 作为人类社会具体成员的个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历史进程中, 每一社会阶段上的个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生存着, 并且这些生存方式之间有着类似“承上启下”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同样如此, 他们既不是自然意义上的个人, 也不是真正的有个性的个人, 而是介乎二者之间的“偶然的”个人。本文拟沿着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历程, 对“偶然的个人”这一概念作一历史的和逻辑的梳理, 以期发现个人概念在马克思早期及中期思想中所占据的独特地…  相似文献   

10.
果敢地回头     
一位不满20岁的美国青年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炼油厂,后来,他与合作伙伴产生矛盾,大家决定把厂子卖掉。拍卖的底价是500美元,很快价格就涨了上去:1000美元、5000美元、1万美元、5万美元……有人竟开了7万美元,还有人接着开出7.2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船王包玉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的成功是因为我身后有无数朋友的支持”。1933年,37岁的包玉刚以几万美元廉价购进一艘排水量为8000吨的日本货船,取名“金安号”。虽然当时租金丰厚,但包玉刚却与客户签订长期合同,租金低于市价。一年后,船价下跌,而包玉刚仍稳稳当当坐收大利,并获得极高声誉,其公司的业务也节节上升。此时包玉刚决定在日本造船。他与当地的造船商签订了合同,并保持可靠的商业往来,后因船运不景气,船价下跌包玉刚宁肯自己吃亏,还是以原价向老客户订了6艘,总吨位达150万吨。待到船运转好,各造船厂…  相似文献   

12.
德尔电脑公司,一家仅靠1000美元起家的电脑邮购公司,如今,已被视为电脑界市场反应最快的公司之一。它的创始人──迈克尔·德尔已是世界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亿万富翁,成为全球电脑界的“直销天王”。 购买宝马轿车迈克尔·德尔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从小天资聪颖,9岁时,他从父亲手中获得了第一本支票,开始了自我理财的经历。12岁,他拿到代理商许可证,在全美举办的一次邮票拍卖活动中,获利2000美元。同许多美国中学生一样,迈克尔·德尔热衷于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活动,最初他选择了卖报。迈克尔·德尔的经商天赋,在卖报时显露…  相似文献   

13.
简短的……     
简短的国歌科威特的国歌全曲历时不足14秒钟,当人们还没有听清其旋律时,国歌曲已奏毕,可谓世界最短的国歌。 简短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要做到行文简短,实非易事。而马尔加什共和国的宪法,全文只有700字,可谓世界精短宪法之最。 简短的捷报 古罗马凯撒大帝在一次出征中大获全胜,他的战斗捷报是:“Vehi!Vedi!Veci!”意思是“来!观!战”因为三个词的开头字母都是“V”,所以历史学家称之为“三V文字”。 简短的社论1968年4月,美国《明星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评论在任总统约翰逊的社论。社论标…  相似文献   

14.
只因大三那年偶然的一次“触电”,他心头便燃起了进入演艺圈的热望。尽管那一次,他只不过做了没有一句台词的群众演员。  相似文献   

15.
一位开工厂的老同学最近颇有些愤愤不平,15年前,他捐助1万元给一位刚认识的小记者出版作品集,那位小记者现在做了报社总编,老同学想评国家级劳模,请人写了文章,希望在报上刊登一下,“小记者”总是委婉拒绝。“小记者”后来几次请老同学吃饭,老同学都拒绝了。老同学说:他不愿意看到“小记者”那副虚伪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
逻辑偶然是指既不是必然也不是不可能,即可能是并且可能不是的模态。从命题层面理解就是逻辑偶然p与逻辑偶然﹁p具有等价关系。这类偶然除修饰事态之外、还可以作为事件的属性,两者都可以通过上述定义刻画。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第9章所提出的未来偶然命题所表征的就是作为事件属性的偶然。依据其定义,这类命题所表征的就是某事件既不是必然地发生,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甚  相似文献   

17.
两个强盗,有一次偶然经过一架“绞架”。其中一个说:“假如世间没有了绞架这一类的刑具,我们的职业真是很好的一种呀!”另一个强盗回答说:“呸,笨蛋!绞架是我们的恩人。因为假如世间没有绞架这一类刑具,则人人要做抢劫的勾当,那时,你我两人的买卖,岂不反而要做不成了?”  相似文献   

18.
昨晚和朋友聚餐,席间多喝了几杯酒,散席后,稀里糊涂被人送回了家,自行车却放在了饭店门口。第二天爱人上班时,不见我的自行车,就在楼下大喊:“你的自行车呢?”我此时竞忘了昨晚的事,破口大骂起了小偷:“谁这么缺德,偷了我的自行车,真是阎王不嫌鬼瘦。”  相似文献   

19.
我在部队时,听说过一个“杯酒升官”的故事。有一年春节,一位领导到下属的一个修理所看望慰问官兵。车进修理所大门时,领导注意到门口贴了一副春联,字写得龙飞凤舞,潇洒漂亮。慰问结束时,领导问:“门口那副春联是谁写的?”修理所所长回答说,  相似文献   

20.
李晓明  谢佳 《心理学报》2012,44(12):1641-1650
本研究旨在探讨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 在被试进行决策前, 分别采用图片和短片诱发其与当前决策任务无关的偶然情绪, 然后要求被试完成选择任务, 并从决策结果和决策过程两个角度考察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发现, 当可选项中不存在1个优势选项时, 与正性情绪相比, 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更倾向于延迟选择, 而个体对决策信息的加工深度在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相比于正性情绪, 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采用更深入的加工策略, 增加了决策难度, 进而提高了个体的延迟选择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