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灵观"是西方心灵哲学中一个新生的研究领域,以心灵的总的构成、结构、运作、动力等最一般问题为研究对象。它既是心灵认识向纵深发展的产物,又是继续推进心灵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围绕传统哲学中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心灵观和潜藏在一般人心灵中的常识心灵观,学界已经展开了许多激烈争论,涌现出大量能够代表心灵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崭新成果,如外在主义的宽心灵观、延展心灵观、无政府主义的心灵观、叙事主义心灵观等,值得我们在建构中国特色的心灵哲学理论体系时加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哥德尔定理必定适用于控制论机器。机器所能证明为真的结论,相当于在相应的形式系统中所能证明的定理。于是我们就能在这种形式系统中构造出一个哥德尔公式。此公式不能在此系统中得到证明。因而机器也就不能推导出相应的公式为真的;但这一点却是人的心灵可以做到的。由此得出结论:没有一架机器会成为一个心灵的完备的或合适的模型,心灵和机器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制造出一架机器来模拟任何一种我们想要模拟的类似心灵的行为,而只是说,我们不能制造出一架机器可以模拟一切类似心灵的行为。我们试图制造出的心灵模型是机械的,是“死的”,而心灵在事实上却是“活的”,它所能做的总比任何僵化的、死板的形式系统所能做的为好。  相似文献   

3.
护卫心灵     
心灵是什么?庸禄的我们很少问起。不能说心灵就是心脏、大脑、五官等器质性组织,也不能说心灵仅仅是心理、神情、容光、情绪、气质等精神性元素。说它们到底是不是心灵,有点像“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生物学家可能认为,心灵是以肉体为载体的生命之光。诗人则会说,如果生命是花朵,心灵就是它的颜色和光泽;如果生命是长河,心灵就是它的奔腾;如果生命是天,那心灵就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蓝天白云和霞光彩虹。  相似文献   

4.
朱子虽洞悉心灵省察现象,并指出我们原则上无法以"对象化"的方式把握主宰之心,但对"以心求心"工夫却颇多微词。冯少墟认为朱子之失在于将无形之"心"错会为有形之"物",不解"以心求心"实则是心灵"自反自照"现象,而良知对经验意念的善恶性质之判定以及相应的"善善恶恶"活动乃是"同念并起"与"无等待、无先后"之心灵现象。此种心灵生活之中异质层面之同时并动现象与现象学家耿宁所谓的"道德自身意识"若合符节。惟在宋明理学处,此现象是工夫践履之中遭遇到的生存论之问题而非理论反思之问题。而牟宗三"反身的逆觉体证"与"反身软圆的自知"说不惟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的"以心求心"工夫,对现象学的自身意识问题的解决亦有启发意义。通向"真己"的原初心灵现象之路在中西哲学交汇的当下是一重大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祈祷     
按理论来说,每一位有信仰、有爱心的教友都有资格为别人作心灵治愈的祈祷。这里所说的信仰是指相信耶稣基督因着苦难、死亡和复活为我们争得了一个治愈心灵创伤的恩宠,并且他愿意人度一个心灵健全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祈祷     
按理论来说,每一位有信仰、有爱心的教友都有资格为别人作心灵治愈的祈祷。这里所说的信仰是指相信耶稣基督因着苦难、死亡和复活为我们争得了一个治愈心灵创伤的恩宠,并且他愿意人度一个心灵健全的生活。为别人作心灵治愈祈祷的人需要有超性的爱德,因为在这种祈祷中,他所担任的角色是一位转祷者。在一般的情形下,耶稣基督治愈的爱  相似文献   

7.
1 综观当今英国哲学,哲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似乎相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心灵哲学成为最有影响的哲学 自80年代以来,心灵哲学日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如果把当代英美哲学笼统地称作分析哲学思潮的话,我们可以说它走过了从逻辑分析,语言分析到心灵分析的路径。从出版的著作和论文,国际论坛和学术讲座来看,心灵哲学确实是英语世界哲学的热点。 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是研究心灵或意识的本质及其活动原理的学问。它以人  相似文献   

8.
贞洁之德是人伦的珍宝,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及保护,应积极地修养健康的思想,正直的言语及光明的行为。在男女普遍共事的今天,我们要谨言慎行,极力避免有“弦外之音”的言行,我们的心灵就象一条河,有许多不道德的污泥及秽物流入我们的脑海。一切不洁之思想,组成不道德的污泥。我们五官,尤其眼目与双耳,是带入各种肉感的想像,进入脑海里的主要源流。影响我们脑海的污浊源流是:黄色的书刊画报及淫偎的音像制品等。造成伦理上的污泥与秽物,污染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常该从心田中掘出那些污秽的东西,以保心灵的清洁与平安。为达这种…  相似文献   

9.
播种梦想     
梦想,是穿越时空之手撒播在我们心田里的一粒金色的种子;是以自信为基石架起的希望的灯塔;是设在我们心灵之域的一座神秘的圣坛;是权衡我们人生价值的第一标尺;是激发一个灵魂跨入卓越的一种有力驱动。  相似文献   

10.
不指明心灵哲学和其他哲学领域的关系,则任何心灵哲学的研究都是不完备的。简单说来,我们将指出对心灵本质的考察和某些其他哲学问题之间的一些依赖关系。我们将发现,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哲学中,心灵哲学占据着中心地位:它不仅是用哲学方法研究一个特定的课题亦即心灵的一个研究部  相似文献   

11.
<正>电影《心灵捕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数学天才——威尔在他人的帮助下摆脱心理障碍,做回自己的故事。影片中蕴含的解放心灵之道,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威尔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解放心灵的不同途径无疑有深刻意义。一面是数学天才,一面是心灵弱者,这看似矛盾的两种人物形象却意外发生在了威尔的身上。影片《心灵捕手》正是通  相似文献   

12.
哈:心灵哲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心灵哲学和诸如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有什么区别? 普:象哲学的所有其他分支一样,心灵哲学是对一大堆松散的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有时也会减少)。“心灵”概念本身,几千年来,变化极大,使事情更为复杂。例如,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与我们的“心灵”概念确切对应的概念。赛克(Psyche),或灵魂,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和我们的“心灵”并不等同,因为它包括诸如消化生殖等一些‘非精神”的功能。(其所以如此,是由于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灵魂”就是生命有机体的形式。这一概念明显地不如我们目前的“心灵”概念吗?)而且,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奴斯(nous),或理性,排除了许多我们认为是精神的功能(这些功能中的一部分被萨姆斯[thumos]取代,它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于心中的整合中心)。  相似文献   

13.
许磊 《天风》2007,(15):27
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着彷徨,我们常常在钢筋水泥的尘嚣中迷失方向。生活的劳碌,心灵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更使我们无暇去环顾和体味生命的真谛。我们常常期盼这样一块地方,劳碌时能让我们歇息、疲倦时能让我们依靠、快乐时能有人与我们分享。我们需要一个小小的心灵驿站,让我们停下疲惫的脚步,去回味生活,回味人生。读完《大爱无言》,我仿佛找到了那个小小的驿站,也看到了那片属于心灵的圣地,在爱中,我放慢了脚步,重新去认识生活,也重新去感悟了爱。  相似文献   

14.
老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自然生命意识和生命自由精神,蕴含着朴素的心灵生态思想。生命哲学之"道",既不是西方的实体性自然,也不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敞显"自己如此"的状态,即人的内在的生命呼声。《老子》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从本体、价值、实践、境界之维阐释了和谐心灵生态的化成路径。"道"生之以生命之本,"德"畜之以心灵之真,"物"形之以心灵之善,"势"成之以心灵之美,通过尊道贵德和人文化成,育成悠然达生的心灵生态,为人们在现代性境遇下自觉化育和谐心灵秩序提供必要的古典智慧。  相似文献   

15.
智识生活不仅限于思想,在我们的内心还有更多的东西。所有科学只能以思想来运作,因此必须遵循我们的思维规律。但是,在它所专心致力于的所有对象中,尤其在它预设为前提的一切最高原理中,它将发现总有一些东西,即便在理智上已经完全理解了,却仍然不可能以一种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加以穷尽。"天赋观念"仅仅意味着心灵的性质是如此形成的:在合适的经验唤醒它的思维之际,那时并且仅仅在那时,思想必定正确无误地在心灵中展开它自身。最初提供给我们心灵的东西并非是那些以其自身内容来表达实在的观念,而是普遍的基本原则,所有实在的相互关系必须根据这些普遍的基本原则来加以判断。无论我们的观念从何而来,以及它们如何从心理上在我们之内形成它们自身,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它们,不论我们是在拥有它们时与其共同止步于此,还是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对其做出判断,以确保我们的理性与它本身以及既定事实完全和谐一致,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实现的目标。我从来都毫不迟疑地主张要预设一种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从一个共同来源中引出实存的所有个体殊相。我认为,哲学能做的实际上仅仅在于努力构造一种集体性的世界图像。  相似文献   

16.
画说时间     
《思维与智慧》2009,(5):32-32
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高尔基  相似文献   

17.
让心空清丽     
请让我们以善良、真诚、智慧、勇敢等挥洒成生命中一场清亮的雨,或飘逸成一场明澈的雪.洗去心灵在奔走尘世时染上的尘埃,映亮我们行走红尘时最纯真的笑容。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大批“法轮功”练习者走向了新生。为了使所有“法轮功”痴迷者走出思想误区,我们必须找到使其彻底转化的最佳途径。俗话说:“心病还要心来医”。这要求以真心、诚心、爱心和多种方式、手段医治他们的心灵病灶,以真情打动他们、以真理说服他们,使他们治愈心灵疾病,获得精神新生。  相似文献   

19.
曾经,我们向大自然争取了生存的权利,向统治阶级要回了人身的自由和政治权利的平等。然而,我们却没有解放自己的心灵,这种过程之所以如此艰难,因为禁锢我们心灵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走上街头,留心一下人们的表情,你会发现,不少人是充满愁苦与不乐。为什么我们不快乐?物质生活的富裕、活动方式的拓展不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平和与安宁,是我们束缚了自己的心灵!不是么?平时,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整天忙忙碌碌,繁杂的事物充斥着大脑,紧张、竞争和压抑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习惯于抱怨,习惯于唉声叹气。其实这只是一种逃避,有些东西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朗吉努斯“伟大的心灵”论入手,用美学视角剖析“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形成、运动和跃迁,从而在“伟大的心灵”的阐释中把这一崇高的主体精神实体有意识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引向主体塑造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和民主政治社会意义。以期为我们发掘古希腊罗马这部美学打开一条通道,为建构现代美学接通-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本思想和人性文化的主血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