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感觉外部世界起,各种印象就向我涌来,但我只能逐个去感知它们。呈现于外部感觉的多样性,是由一个个直觉构成的客体的混沌形象,骤然出现在脑际的结果;我只有不断地仔细观察,才能觉察到这些形象的细微末节。孔狄亚克在其《逻辑学》第一部分第三章中,曾生动地描述过康德认识论的这一基本观点:“设想有座城堡俯视着一片景象万千、一望无际的原野;我们深更半夜抵达城堡。翌日,当阳光照亮地平线时,把城堡的窗户打开一下并随即关上。尽管这原野仅一瞬间呈现在眼前,但我们肯定会看到它上面的一切。再闪开  相似文献   

2.
教堂幽默     
《天风》2020,(6)
正何时黎明有一位圣徒问他的门徒:"我们怎样知道黑夜已过,黎明将至?"一门徒答:"当我在远处看到一棵树,看得出是榆树还是杜松,那就是天亮了。"另一门徒答:"当我看到一动物,分得清它是狐狸还是狼,那就是黎明了。"圣徒说:"都不对!只有当你看到其他的人,知道他是你的弟兄时,黎明才到了。不然,无论在何时,我们都仍在黑暗之中。"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历经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的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气革命的出现,再到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成熟,人类运用聪明才智不断提升、发展着生产力,改善着自己的生活水平.当全人类都在为这一切改变欣喜若狂的时候,人类社会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另一种改变,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正义与美德的丧失、金钱与利益的膨胀、人性与情感的缺失、色情与暴力的蔓延、欺骗与怀疑的滋生.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正在慢慢吞噬着人类的精神,反过来控制着人类的思想和灵魂.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为什么人类的思想道德和精神世界反而愈发的混乱无章,人性的弱点愈发的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4.
开启双眼     
李荣表 《天风》2002,(1):52-52
“走路的人,不但需要有光,也需要能看见的眼睛。”当我看到这句话,想到了我和母亲蒙主拣选的经历,真的很激动,存着感恩的心,将上帝给我的这份奇妙恩典与大家一起分享,将一切的荣耀归给我们的天父上帝。我们一家生活在广西德保一块旯旮贫瘠的土地上,世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的父  相似文献   

5.
视角     
正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组依次出现的镜头:一朵鸡冠;一个鸡头;一只雄鸡;一扇立着一只雄鸡的窗户。镜头再由窗户放大,最后放大到一幢房子。原来,整个画面构图,并不是表现一朵鸡冠,而是一幢房子。如果你看到一朵鸡冠,就说那是一朵鸡冠,其实,那是一幢房子。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说:我们看见的一切,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真相全部。  相似文献   

6.
三乐     
段国栋 《天风》2005,(4):35-35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39:9)。 默然无语是担当、忍耐、宽恕与爱的最高表达境界。 当耶稣一次又一次被带到那些所谓的"审判官"面前接受"询问"、"审判"时,我们看到他更多的时候是 选择沉默的。 当他最后面对自己的同胞对他的恶意扭曲高声叫嚣着"钉他上十字架"时,他选择了坦然无惧面对;选择 了顺服天父所要他背负的十字架;选择了无限宽恕的默然无语。 他用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鲜血回答了一切!  相似文献   

7.
当西班牙人抵达墨西哥时,他们在一个混杂着美丽与恐怖的陌生世界前惊奇得目瞪口呆。埃尔南·科尔特斯因苦于找不到词来形容“这片土地的辽阔、事物美妙绝伦”,只好尽他所能予以描述:“尽管对事物的描写很蹩脚,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使人惊奇得不能置信,因为我们在这里亲眼所见到的一切都不能以我们的理解来领会”。贝尔纳·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走遍了全国,他象《阿马迪斯》一书中的人们那样欣赏这个“迷人”的世界:“我们中的一些人寻思,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梦。”一切都是陌生的,“从未见过”。他们两人都赞扬大城市,如形容特拉斯卡拉“如此之大,如此奇妙,以致于即使我遗漏了许多我能描述的一切,但我相信,我所描  相似文献   

8.
美在其中有一颗纯净的内心,才能感受别人看不见的事物,并发现自身美在其中。藏着潜力我以前总是看到人生脆弱的一面,无常的一面,突然一天,我发现自已藏着巨大的潜力,像一片天空、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座金矿、并且还安排了一个细节,把自己荡漾到一个新的高度。心的沙漠当我不再感动时,当我不再流泪时,当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时,我的四周便变成了一片沙漠。守住花期这些蝴蝶肯定看见了,我内心开放的花朵,它们,闻到了芳香,它们的抵达给了我信心,我会守住一个美丽花期……趣味心理漫画@李明月  相似文献   

9.
最近,印度考古局在东印度奥里萨邦(即玄奘所说的“乌荼国”)的佛教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枚世所罕见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佛教印章得以重新面世。这枚陶质印章体积不大,内容却十分丰富。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一具做工精细,象征着佛教的法轮。法轮二侧靠下各有一鹿,相向对视。显然,它表现的是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而创立佛教这一场面。外侧书有铭文,清晰完整。该印章出自印度现存的最古佛教遗址之一——拉利格里的一所僧房内。据学者们研究,当属八、九世纪的遗物。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铭文,我们可以看出,拉利格里的一切佛教设施都统归整个佛教界所有,既不讲地区之别,也不讲教派之分,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时印度佛教社会的历史状况  相似文献   

10.
正起居室的墙上,挂了一幅画家朋友陆咏送的画。画面上是一只丑丑的毛虫,爬在几株野草上,旁边有陆咏朴素的题字: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我很喜欢这幅画,那是因为美丽的蝴蝶在画上已经看得多了,美丽的花也不少,却很少人注意到蝴蝶的"前身"是毛虫,也很少人思考到花朵的"幼年时代"就是草,自然很少有画家以之入画,并给予赞美。当我们看到毛虫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的内心有一种期许,期许它不要一辈子都那样子踽踽独行,而有化蝶飞去的一天。当我们看到毛虫的时候,内心里也多少有一些自况,梦想着能有美丽飞翔的一天。  相似文献   

11.
严育英 《天风》2005,(5):F004-F004
老姊妹家养了一只小猫,这只小猫可腼腆了,老躲在洞里不肯吃饭,为了让它吃饭想尽办法,小猫最近有所改观,肯从洞里出来了。老姊妹给它亲自买了一条鱼,烧好放在碗里给它吃,它一见人又跑了。后来它偷偷地躲着看。等到没人了就跑出来东张西望,看到老姊妹这么的用心良苦,可这小猫能懂吗?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神,他在我们身上也是用尽了一切。他愿意把独生子赐下拯救我们这些罪人,可我们人就是不懂神的  相似文献   

12.
从某个层面上看,卢昊的作品是中国当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下,中国文化变化的真实的记录和写照,他在北京胡同里找寻到时代变迁的冲突和碰撞。而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城市发展的痕迹,从《建筑碰碰车》到《消失的家园》,又到玲琅满目的商品,他的作品像是在记录,记录城市变迁的痕迹,记录那些即将被抹去的城市文化,当眼前的这一切又被新的所代替,是否我们的城市真的是在进步呢?  相似文献   

13.
陈定通 《天风》1996,(2):13-15
当我们站在人类历史即将跨越二十世纪的最后几个台阶,回首中国教会走过的四十五年的历程,清楚地看到,虽然崎岖坎坷,但上帝一直与我们同在,引领前面的事奉道路。 社会不断向专业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纪元迈进。同时也把我们教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教会这一新阶段的使命和托付是要我们按三自原则把教会建设好。提到把教会办好,我们会思考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静候的智慧     
正大千世界,漫漫红尘,每天都在上演着进与退的人生剧目。当机会来临,我们无疑应奋勇争先,而当机会还没降临时,我们则要学会静候。静候不是守株待兔,更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大智慧。看到这么一则故事。挪威布特森山林地区有一种长角鹿,每到冰雪即将消融的季节,它们都会成群结队地踩着布森河厚厚的冰过河,迁移到对岸去觅食春天的草籽。但每年总有一批长角鹿  相似文献   

15.
“主曾说”(来13:5) 若我们能用信抓住这三个字的意思,那末我们手中就有了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器了。哪有一种疑惑不被这一把两刃的利剑斩得干干净净呢?哪有一种惧怕不被神约的弓上所发出的箭射落在地呢?当我们隐藏在“主曾说”的堡垒之下,一切生的苦、死的悲,里面的败坏。  相似文献   

16.
信心     
咏恩 《天风》2001,(2):49
说到“信心”,我们大多数人立刻就会联想到:瞎子看见、瘸子行走、聋子听见、死人复活、长大麻风的得洁净、大山移到海里、大敌溃不成军、风止浪静、日月停转……是的,这一切是真实信心所产生的结果。一位牧师说:“神赐下信心,不是要我们用它来行神迹,而是要我们因此讨神的喜悦——这才是一切神迹中最大的。”  相似文献   

17.
认识结果分析谭大友一、任何认识结果中必然都渗透着主体原有的精神结构和概念框架认识主体具有知、情、意结构。很难设想,当认识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他的知、情、意结构不会随之进行活动。因此,认识主体的知、情、意结构必然会随着认识主体活动的进行而被投射到对象、客体那里,从而使认识结果凝结着主体的因素。实际上,离开了对知、情、意结构的考察,认识论的研究也就被取消了。因为,离开了知、情、意结构,就不会有任何认识。即使是低层次的感觉,也有认识主体的因素渗透于其中。“当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蓝点看上大约五十秒钟左右,然后转向注视一空白纸上,我们就可看到一个黄色的余象(所谓余象,就是当我们盯着一点色彩看时,就会产生另一种色彩)。蓝色产生了在我们内部的黄色。……盯着黄色看以后,我们看到的是紫色的余象,……。”①这恰好类似于下面这类情况:水虽然透明,但人们通过它观察水底,却会在水面映上自己的影像。当一个物体远离我们视线时会变小,而靠近我们时则变大,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大”与“小”,并不是物体本身真的变“大”或变“小”了,而是我们眼睛的晶状体聚集的图象变“大”和变“小”了。这说明单是一个视觉表象就渗入了主体因素(这里主要是主体的身体  相似文献   

18.
五月廿七日星期一飞机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的友好邻邦朝鲜。当我们中国天主教友好代表团一行刚出机舱,平壤机场上的欢声笑语就伴随着阵阵热浪向我们迎面扑来。我一眼就看到了满头银丝的文昌学这位具有学者风度的朝鲜天主教人协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和面露微笑,手持鲜花的高英姬女士。两年  相似文献   

19.
当一个小生命还在母体中孕育着的时候,年轻的父母就已开始想象这小精灵的眼、眉、甚至头发的颜色。为他(她)营造着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小巢,等待着向往已久的宝贝的到来。随着一声绝妙的啼哭,父母便投入繁忙的兴奋的工作中,为他们的小天使乐不可支地做着一切。在我们国家,独生子女是一  相似文献   

20.
人们经常把奇异莫测,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神秘现象。按照辞海的解释:“神秘:深奥莫测之意。”其实当人们用“神秘”来表述某一种现象时,就隐含着对这一现象的敬畏,隐含着对人的能力的质疑,是原始宗教概念在人身上留下的烙印。因此一切有神论者,就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