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民族气派和价值追求在审美方面的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中华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天人和谐、尽善尽美、诗性人生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美学精神。敬仰自然,也关注人文;感受美情、又重视道德;追求境界,却不离世俗是中华美学精神核心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对中华美学精神核心价值取向的探究与总结,不仅有助于我国文艺创作的发展,而且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引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底蕴刘宗贤孔子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上。孔子“仁”学的价值观是他对人的问题的抽象,来源于他对人的道德精神生活的深刻反思。孔子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特点,他对单个人的思考总是不离对整体的人类社会思考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七、日用生活禅一般初学佛者认为,修禅一定是在深山古洞中,两腿一盘,双目紧闭,不吃人间烟火,不问人间世事,与生活分离,与世间隔绝,是为修禅。殊不知真正的禅是不离见闻觉知的一切生活的。若离生活,则无禅可言。《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86]同经又云:"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87]问:为什么成就菩提不离世间、不离生活呢?答:菩提是觉悟义,觉悟要有所觉悟的对象,而世间就是菩提所觉悟的对象,作为菩提来讲就是能觉悟的般若智慧的圆满。一切众生虽然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的学术精神有两点特别突出: 一是贯通,二是经世致用。章学诚以《周易》的贯通精神来总论文史,认为六经皆先王之政典,所以六经皆史,亦即六经皆礼; 文由史出,故六经皆文; 易象包六艺,故六经皆象。"一阴一阳之谓道",六经皆器,皆为道之用。道不离器,器随历史而变,道也是不断完善的。即器以明道,六经显现的是古代先王之道,应当贯通一体来认识,方可得古代道术之全; 而后世欲明治道,也要本此贯通精神来随时撰述以究大道,方为史学明道经世之学术目的与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 ,道教在形神关系问题上是主张形神统一、形神不离的。与基督教的灵肉分立和佛教的形灭神不灭之说比较而言 ,这可说是道教形神观的一个特色。不过应注意 ,道教的形神观有时呈现出很特殊的表现形式 ,若不加以辨析 ,极有可能对道教的形神观产生误解 ,即认为道教并不是一贯主张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比如 ,道教内丹术所体现出的形神观念就是如此。我们在此试对其加以简要分析 ,目的是证明道教的形神观虽然表现形式有异 ,但始终坚持了形神不离和形神统一的立场。道教既然主张形神不能相离 ,就必然以某种方式将二者合在一起。在道教中 ,…  相似文献   

6.
场依存性对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在我国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着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两种教学方法的争论,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在结构和使用上的规律,在儿童学习拼音后,先教会基本字(独体字),然后用基本字带字,形声字归类等方法组织单元进行教学。汉字中形声字的数量很大,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大地提高识字效果。分散识字强调字、词、句、文的联系,教儿童随课文分散识字,把生字放在有意义联系的语言环境中,把识字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寓识字于阅读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他今年六十三了,老伴儿整六十,他俩是典型的"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若哪一位一会儿不在身边,另一位必定心惶不定,满世界寻找。在一起时却又喜欢拌嘴,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谁也不服谁,真正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一回他和老伴儿使劲儿吵了一架,最后,老伴儿赌气去了省城的女儿家,发誓再也不回来了。  相似文献   

8.
胡晓光 《法音》2004,(2):9-16
何为唯识?唯识者是“只有识”和“不离识”的统一。从存在意义上讲,唯识就是只有识。从认识意义上讲,唯识就是不离识。据《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能生器世间故,又即此识亦是一切有情互相生起根本,一切  相似文献   

9.
作为儒家讲天人观的重要经典,《中庸》建构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天人合一”模式。从“天命之谓性”到“诚者,天之道”,为人的存在寻找到了形而上的本体依据,并透过对“至诚”精神的阐发,把人与天归并在“诚”的意义之下。而“至诚尽性”“至诚能化”“至诚如神”“至诚无息”四个环节对这种关系的紧密性、交互性、流动性、圆融性作了充分的展示。由至诚之天道而通贯于效法天地精神的人道,人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便有了神圣的意味和某种超越性,而这种特殊的超越正是儒家思想的最大特点,它既有宗教终极性的祈向,又不离人伦日用的凡俗境况。  相似文献   

10.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将“养性”与“延命”对举,在辑录前人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生命哲学思想。人因其“生”而最为天下贵,人必须善养其“生”;养“生”既要养“性”,又要延“命”,二者不可偏废;养“性”就是涵养和丰富精神生命,延“命”就是保全和延长肉体生命;养“性”与延“命”统一于养“生”实践。作为精神生命的“性”与作为肉体生命的“命”统一于作为人的整个生命的“生”。正因“性”“命”相即不离,故须“性”“命”双修共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与孔子哲学的关系问题是关涉到当代中国人以什么样的精气神生存发展、以什么样的精神家园安身立命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着眼于实践这一内在契合点来会通马克思哲学与孔子哲学,通过澄明实践的内向化和外向化的二重向度,恢弘其终在于人成其为人的价值宗趣,以激活其思想魅力,使之出场、在场而不离场,让书写在经典里的实践智慧活起来,活在心中以涵养精气神,活在当下以化成天下,生成当代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德性支撑、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彰显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值此金秋时节,我很荣幸参加第二届中美加佛教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觉悟在人间"。中国民间有句古话:"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观音菩萨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当下,我们倡导佛教众生平等、慈悲圆融、中道和平的理念,弘扬观音精神,践行观音信仰,以观音菩萨的慈悲甘露,化解人类生存与道德信仰的危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可谓责无旁贷,迫在眉睫。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  相似文献   

13.
佛教禅宗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一个佛教宗派,它最充分地体现和发扬了佛教的人文精神,同时也突显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注重自我超越和不离日用的修养实践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弼易学虽属于义理一派,但也并非"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不离象数,向道回归,有阐释义理的鲜明学术蕲向,是王弼所建构的解释学原则;不废章句,以传解经,注重疑难词义的训释,将章句之学阐释经义的方法升华到义理抽象的层面,是王弼所建构的解释学方法;不离卦爻,综合考察卦爻形式与内容的动态变化,追寻因时适变,是王弼易学哲学思辨的核心;援老释易,从具体现象出发,探究宇宙本体,是王弼易学本体哲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欧阳竟无(1871—1943)先生,是著名的佛学大师,亮节高风,学深识卓。生前在南京创支那内学院,讲学著书,陶铸群贤,沾溉学子,影响至大。本文仅就他的书学和书法艺术及其与佛学之关系,作一初步探索。一志不离道,游不废艺先生之学,一言以蔽之日“为人”。人有体、用,“立志办道其体也,多才多艺其用也……体用赅备乃称完人”《与陶闽士书三》。所以他主张“志不离道而游不废艺”(《论  相似文献   

16.
择书如择偶     
有句老话,叫"男怕选错行,女怕选错郎"。当然,这是从前。现在不怕了。选错行可以改行,选错郎也可以离婚么!不过,改行毕竟费事,离婚也很麻烦。能不改不离,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与朱学排佛不同,一方面,阳明心学的兴起以佛教为助力,而另一方面,阳明心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佛教心学的复兴。阳明心学兴起的重要思想史后果,是促使士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一个平视儒佛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是从理的本来性向心的本来性,亦即向不离于事的理的本来性的转换中赢得的①。如果抛开这一转换的思想实质,而仅就其思想模式而言,这种转换实际上也正是佛教华严学的思想模式向禅宗思想模式的转换。在佛教中,华严向禅宗的转换,是华严理论的必然。它意味着在佛境中实现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境界的理论性,已经完成了向禅宗即于一心…  相似文献   

18.
实体实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在本体论、宇宙观的研究中,我国一些学者和国外的华裔学者提出了过程实在论和关系实在论。例如美国美田大学哲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会前任会长(现任执行委员会主席)唐力极提出了场有哲学。他认为,场有就是“场中之有、依场而有、和即场即有”(罗嘉昌、郑家栋主编:《场与有》,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而场就是事物的相对相关性的存在;这个相对相关性,就是活动作用过程。因为相关不离作用,作用不离活动,因此在场有哲学中活动与作用的概念取代了或取缔了实体与属性的概念而成为最核心的概念。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我们将…  相似文献   

19.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我在一篇《祝福你,新千年》文中提出了“生活道教”的议题。这个议题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第一,古老道教文化的弘扬,需要走出一条更新发展的道路。更新就是要重塑形象,既执信我们固有的信仰,又倡导适合当代社会的教义内容,使之不断丰富,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发展就是必须与时俱进,也就是要找到传统道教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从而不断激发出古老道教新的活力,使深厚的道教思想文化不至于被历史的烟尘埋没,道教文化所具有的智慧光芒能够喷薄而出。第二,就是要将道教的精神、道教的智慧从各个方面贯彻到人们的生活中,立足于生活,利益于生活,圆融于生活,从而达到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的目标,给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的智慧,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获得圆满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逆境皆神意     
张全 《天风》1996,(3):19-20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基督徒家庭,现年二十七岁,结婚四年了.只念过八年书。我从小就生活在上帝的恩典中,深感“上帝待我有洪恩,真是我慈爱的父亲。体贴我软弱,安慰我伤心,昼夜保佑不离我的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