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者们历来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讨论面相学和头盖骨相学这部分的意义重视不够,认为这只不过表达了黑格尔对这两门早已过时的"伪科学"的繁琐甚至多余的批判,没有看到这两门学问作为黑格尔从"观察的理性"进入到"实践的理性"不可缺少的环节的重要意义。黑格尔认为,面相学实现了人的内在东西与人的实践行动的统一;头盖骨相学的结论 "精神是一块骨头"虽然陷入误解,但它毕竟说出了这一带有正面积极意义的无限判断的命题,进一步表达了人的精神和外在客观对象的统一,从而为"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自己本身而实现"的实践理性提供了理解的前提。这种前提,其他自然科学和一般形式逻辑及心理学都是不具备的。只有经过这样两个步骤的统一,观察的理性才终于迈入了实践理性的王国,理性也才从一种科学的旁观成为了能动地改变世界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艺术的终结"是在20世纪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领域曾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其提出者是黑格尔,后来又由丹托重提并加以发挥.彭锋在《回归》中认为,"艺术终结论"是当代美学中引起争论的十一个热点问题之一,并对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艺术终结"命题的提出如同空谷足音,振聋发聩!黑格尔和丹托为什么会做出"艺术终结"的断言?两人的理论观点又有何差异和联系?如何全面认识和评价"艺术终结论"?笔者尝试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艺术形态是艺术家关于美的本质观念的外在显现,而对于美的本质探讨则是整个艺术理论大厦的基石,它体现着人类对最高审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中西方艺术形态风格迥异,究其根源可分别追溯至柏拉图的"理念说"和老子的"道"。"理念说"影响了西方世界的文艺观,神秘色彩、内省意识、崇高追求等审美因素在西方社会一直延续至今。"道"则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至高追求,庄子、陶渊明、刘勰乃至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无不彰显出道家有无相生、致虚守静、羽化登仙的审美理想。以上两种美的本质论对整个中西方审美艺术活动的影响贯穿始末。  相似文献   

4.
崇高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自朗吉弩斯、博克、康德、黑格尔以至于后现代美学理论家利奥塔都对崇高进行过论述,然而学者们在研究崇高时主要是围绕朗吉弩斯、博克、康德以及利奥塔的崇高观进行研究,而对黑格尔的崇高观的研究却很欠缺。黑格尔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发展的高峰,而崇高是在艺术发展类型中的第一阶段象征型艺术中提出的,崇高作为美学范畴与象征型艺术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对黑格尔的崇高理论进一步梳理和阐释。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第二卷象征型艺术中的"崇高"文本的细读,可以从崇高的来源、分类、特征、批判与反思四个方面探讨黑格尔"崇高"理论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有其起点,又有比较确定的行程;自由是世界历史的目的,这个目的的另一个名称就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但这些说法只是一个大的原则。对于历史终点的问题,黑格尔原本就交待得不够清楚,加上《历史哲学》各版本差异较大,没有一个经过黑格尔亲自审订的版本;历来的学者又聚讼不已,使得讨论这个问题变得困难重重。本文打算区分"历史终结论"的各种含义并逐层讨论,确定黑格尔究竟在哪个层面上认为历史终结了(如果有的话)。  相似文献   

6.
麦克道尔对"第二自然"概念的阐发,推进了当代学界对黑格尔的"自然主义"的关注."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既表示"本质"又意指"机械化的自然世界".黑格尔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自然的,并意图回复自然的第一种意义;这一回复是精神自身运动的过程,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是精神现实化的机制:它一方面否定其外在规定,从自然的、直接...  相似文献   

7.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来说,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或说“艺术前的艺术”。他还指出:象征“主要起源于东方,经过许多转变、改革和调和,才达到理想的真正的实现,即古典型艺术”(黑格尔:《美学》第2卷序论·总论·“象征型艺术”。下引该书不再注明)。黑格尔把他的视线投向古代的埃及、波斯和印度,发现这些国家存在的是“不自觉”的象征。当他论及“自觉的象征”时,目光便转回了欧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9,(5)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把它作为"伦理实体"的一个阶段,肩负由家庭伦理实体向国家伦理实体的自然过渡;"市民社会"也涵盖经济体、公共领域和社会与国家的统一体等多重含义;并最终构成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自由及其定在"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8月21~23日,来自中、德两国的十余位哲学学者在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以"通向自我之路"为主题,对中西方的自我问题进行了哲学审视,以在中国哲学与德国哲学之间进行深入的讨论。阿姆斯特丹大学哲学系克里斯坦·克里金(Christian Krijnen)教授从黑格尔论伦理生活的"确实性"概念入手,论述了康德与黑格尔哲学中的"自由现实性"问题: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0.
"行动"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何为行动"也是当代行动哲学的基本问题。本文把这个论题置于德国理念论的思路下加以考察,在分析康德对行动的理想刻画的基础上,讨论了黑格尔对它的内在批判,进而勾勒了黑格尔自己的行动构想:有限的有理性的人怀着被他自返地意识到的特定意图,在复杂的世界中展开行动,并造成不确定、不定限的后果;悲剧性是人的行动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的权利和本真意欲的定在。  相似文献   

11.
"贱民"是黑格尔国家学说的重要概念,它是绝对精神逻辑演进的结果,也是客观性境况与主观性情绪的结合。黑格尔先后提出富人救助、海外殖民与同业公会的三重解决方案,但都无力解决贱民难题。马克思与黑格尔在现代性贫困问题上相遇,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与黑格尔的贱民概念存在着逻辑断裂,二者在概念属性、生成根源与主体使命方面有着本质性差异。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既是一个存在论的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建构性的政治概念。它的现实生成就是一个客观的去神话过程,需要完成对"抽象一般"的批判与克服,而从哲学逻辑向政治逻辑的转变是马克思重构革命主体与超越黑格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力与知性"篇中提出,"规律的静止王国"是一个静态"超感官世界"。本文主张,知性对静态"超感官世界"的经验层次以《逻辑学》"本质论"环节的"本质的关系"为其逻辑结构,并以"绝对者"范畴为其最终的逻辑基底。首先,知性在"物质"中达成对"力"的经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次,它超越"力的表现"而反思进"力的概念作为概念"(力和力的表现的关系)。最后,它将"自为反思"内嵌于"自在实体"中,并在"绝对者"对"映像"的"接纳"中,经验静态"超感官世界"的生成(外在和内在的关系—绝对者)。  相似文献   

13.
一、“市民社会”的法哲学分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即俗称的所谓《184 3年手稿》对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形成有极重要的作用 ,它标志着马克思从此开始摆脱黑格尔的决定性的影响 ,而走上独立的理论探索之路。《184 3年手稿》的中心问题是 ,在黑格尔那里 ,市民社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成政治国家的 ,以及在说明方式上黑格尔犯了怎样的错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认为 ,扬弃市民社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分离的根本办法和最终归宿 ,在于由市民社会进展到伦理国家。马克思在手稿中着力批判了这一点 ,他认为黑格尔所表现的正是把主权理解为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曾经签发了艺术的死亡判决书,即艺术已经走向终结。这一观点其实是在服务于黑格尔本身的哲学体系,而就现实而言,现代社会的艺术发展的确已经背离了艺术作为真理的表现形式的维度。可是在日常审美的私人化下,艺术也以新的形式在生活和审美中不断前行,因此,可以说,艺术的死亡其实更是一种涅重生。  相似文献   

15.
在某种意义上,对"时代精神"概念以及时间与精神关系的理解决定着人们把握历史和文明走向的方式。从奥古斯丁到黑格尔,"思想主导时间进程"的观点被逐渐确立起来,人类主动创造历史的能力因此得到了某种说明。但是,由于过分强调时间的精神维度,在黑格尔哲学中历史现实的独立性仍然被严重低估。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从人的实践原则出发,将时间解释为思维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永恒对峙。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含义和功能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它被看作对现实历史中生成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并且它不再满足于事后解释历史,而是直接地参与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的思想对杜威所提出的著名论断“艺术即经验”观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黑格尔的辩证统一思想“愈合”了杜威精神上的“创伤”,杜威强调对艺术社会与历史层面的了解,艺术是在某种真实世界由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因素有效结合的东西等阐述,是对黑格尔所揭示的历史主义整体论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美学>实际上是一部艺术史.他的艺术史观有着强烈的"等级"观,大到艺术发展史的三个阶段,小到艺术史中的许多概念,处处体现了其"等级"观.这种用"等级"构建的进化论艺术史观契合其世界历史观,在为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论上确立了新的里程碑的同时,也有着许多令人遗憾的地方:用哲学体系论述艺术史,实际上消解了艺术的门类,对艺术学科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同时这个用精神或理念构建的艺术史尽管是进化发展的,但却是有终点的进化,显示出论证的自相矛盾与主观性.  相似文献   

18.
青年马克思在运用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驳斥黑格尔对君主国家的论证时,强调了人民在政治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但在黑格尔那里,人民其实也只是具有理想色彩的抽象理念,人民、人民主权以及民主制看似激进的政治主张其实并没有逃脱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逻辑。即使如此,马克思也没有放弃人民与民主的理念,而只是放弃了政治国家层面的超验预设,追求通过物质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改变实现人民的真正出场。今天重新理解人民这一概念,不能将其看作经验现实观察的结果,它有一个历史生成并出场的过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与追求,本身具有积极的价值意蕴,这是其他主体话语包括公民、阶级、市民、个体话语所不能取代的。人民作为政治主体地位的现实呈现依然是值得奋斗的目标,应积极促成人民所蕴含的政治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李超 《道德与文明》2018,(4):142-147
黑格尔为了克服康德伦理学中的二元论以及"绝对命令"所带有的律法主义风险,曾提出一种"爱"的学说。在黑格尔早期的神学著作中,"爱"是一种使分离者和解的动力,它在耶稣与犹太人的律法主义的斗争中被展示出来。然而,黑格尔又发现,"爱"的动力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造就了耶稣在他的时代要遭遇的命运,即在圣俗二分的对立结构中与世隔绝,也就是说,仍然没有达成真正的"和解"。于是,为了达成那个"和解",黑格尔最终舍弃了"爱"的原则,转向"否定"原则。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9,(4)
在德语语境中,"Dasein"概念在最初发展中就获得了现实性和具体性的规定。随后黑格尔以思辨辩证法的逻辑赋予了"Dasein"以变易性、有限性和否定性,并在对市民社会的思考中赋予了"Dasein"以特定经济关系的现实内涵。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颠倒了黑格尔对"Dasein"的既有设定,重新赋予它以肯定性、现实性和基础性的意蕴。但由于此时马克思没有真正把握黑格尔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而主要是在国家法的语境中把市民社会之定在理解为政治定在,因而他将这里首次出场的"社会定在(social Dasein)"概念主要把握为政治伦理关系,并在具体思考中孕育出新的理论生长点。但在中英文的转译中,"Dasein"和"social Dasein"的特定内涵通常被遮蔽了,因而亟待重新发现与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