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不仅将佛教文化弘扬于世,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广大佛教徒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考察其佛教文化思想,主要表现为坚信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人间佛教”的继承与弘扬,以及坚定的佛教和平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尊重和保护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丁光训在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发言摘要□本刊编辑部●今年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丁光训参加了宗教组的小组讨论,并在讨论中作了重要发言。赵朴初副主席说,我...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驾鹤仙逝,令全国佛教界人士及广大人民唏嘘感叹不已。赵朴初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宗教领袖、知识渊博的佛学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朴老生前两次到五台山,接见五台山僧众,作词歌咏五台山,为宣传五台山,弘扬佛教文化,多次挥毫作书,在五台山留下珍贵墨宝。五台山僧众深情地回忆往事,深感赵朴初先生始终情系五台山。  相似文献   

4.
“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将近一个世纪,在理论与实践上有很多探索。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指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解决当今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基本途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的佛教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人间佛教”思想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吻合的从历史和现实来观察,任何一种宗教,都必须与所在的社会相适应,佛教亦不例外。如果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存在和活…  相似文献   

5.
宗教不仅是相信有神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包括宗教徒、宗教职业者、宗教组织在内的一种社会力量。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作用主要是: 1.宗教作为一种宇宙观,对人们起着唯心的作用,它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是根本对立的。 2.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成为信教群众精神寄托的场所,使之消除空虚,慰藉心灵,减轻痛苦,稳定情绪,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人们的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6.
宗教存在的长期性问题是“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基础性课题。宗教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不仅继续存在,甚至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发展。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的日益丰富为宗教发挥其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远未达到足以消灭宗教根源的程度,因此宗教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5,(5)
关于宗教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意见本刊讯今年3月8日,赵朴初会长在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宗教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意见》的重要发言。赵朴初会长的讲话分三个部分:一是理顺理论观点;二是理顺法律政策观点,三是理顺体制关系。引起与会委员的极大关注和反响。赵会长说...  相似文献   

8.
法界春秋     
《法音》1991,(3)
山东省佛协一届三次理事会议于1990年12月26日至27日在济南召开。明哲法师主持会议并传达了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协部分常务理事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宗教局许焕新局长传达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江总书记、李鹏总理对当前宗教工作的指示。与会理事回顾了省佛协两年来的工作情况,表示,今后应继续走与社会主义相协调的道路,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宗教中国化的根本属性是长期性,当代中国宗教依旧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中国宗教要达成对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核心价值文化认同。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集中体现了佛教的当代中国认同,它将"人间佛教"的核心内容(佛教人本关怀哲学和人学菩萨道教法)置于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中重新涵化,表达了中国佛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接契,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同;进而倡导中国佛教自利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服从服务国家民族最高整体利益,服务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外友好交往。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可为当代中国宗教中国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模式,更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鉴于此,笔者提出宗教渗透经历了文化意义上的广义宗教渗透、政治意义上的一般宗教渗透、资本主义针对社会主义的狭义宗教渗透(现代宗教渗透)三种历史形态。对其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消除人为赋予该词的模糊性、神秘性、敏感性,是将其作为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而实事求是的开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1.
要达到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适应,宗教自身有必要树立鲜明的、独具特色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形象。例如,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有现存宗教都面临着自身的更新问题。现代化的发展势头使杜会历史变动更为明显,这样,中国人从传统文化意义上所理解的宗教也遇到了挑战。无论宗教作为一种观念实体或组织实体,其生存和发展都取决于它如何与现代社会对话,怎样既作为传统文化遗产,又作为现代文化内容来参与现代社会生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发挥其现实作用和影响。 就一般文化意义而言,…  相似文献   

12.
一篇相当好的文章——赵朴老对回族学者冯今源同志一论文的批语本刊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于1996年10月21日,在看了我国回族学者冯今源同志所写《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文(此文将在《世界宗教研究》杂志1997年第1...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不仅具有许多特征,而且涉及面比较广。宗教的社会身份主要通过它在社会上诸如文化、经济、心理调节以及社会慈善等方面功能得以展现。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自然亦不例外。本文主要从基督教对世界、中国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这个角度探讨基督教的社会身份问题。中国基督教在今日处境中发挥好这些社会身份,不仅使自身得以更好存在和健康发展,而且也能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也有一套思想理论、教会组织、教仪教规、崇拜神灵和历史传承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对待宗教?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名衍丰教授根据列宁关于宗教的精辟论述,深刻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要紧紧围绕署革命的基本任务来确立我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和政策。其基本态度是既要承认宗教的合法存在,又要同宗教偏见最深刻的根源——“穷困和愚昧”作斗争。其基本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即任何公民都有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或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且不允许因宗教信仰而产生权利不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宗教观教育的基本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倡导性 的命题,既包含着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的差异,同时也意味着宗教作为现实的信仰群体与社会发展相融的可能性。其根本的精神,是求同存异,即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持在“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的前提下,将人们在信仰上的分歧,限制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之内。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这一命题的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承认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与合法性,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就不是一项权宜之计。它不仅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电“超过世界总人口半数以上的信仰各种宗教的教徒,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今天上午在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国际理事会第二次大会上所发表的讲话。赵朴初在题为《通过工作和祈祷争取世界和平》的发言中说,环顾全球的现实,世界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尽管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但战争的威胁,特别是核战争的威胁依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为纪念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诞辰100周年,宗教文化出版社近期推出了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倪强撰写的《赤子佛心赵朴初》一书。倪强历任中国佛学院教务长  相似文献   

18.
国内动态     
赵朴初学术研讨会召开11月5日,由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安徽省纪念赵朴初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本次研讨会的宗旨,是通过探讨赵朴初先生的生平业绩和人格魅力,他的爱国思想在统一战线领域和宗教界的影响,他在佛学、哲学、文学、史学以及书法艺术等方面的高深造诣,进一步认识和评价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梳理、总结其学术文化成就的精髓,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赵朴初先生是太湖县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同时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  相似文献   

19.
刘延东说,赵朴初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志同道合的亲密朋友,是统一战线德高望重的优秀代表。我们缅怀赵朴初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自觉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就是要以他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辛勤奉献、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为榜样,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在各自岗位上争取优异成绩;就是要进一步坚持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使之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新局面;就是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季昆森 《法音》2007,(11):27-29
今年11月5日,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纪念赵朴初,学习赵朴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