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正在推动“全球经济伦理”研究的兴起。在普遍重视“全球经济伦理”之时 ,我们应注意中国特点的经济伦理研究。因为 :( 1 )中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 ( 2 )目前在“全球经济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经济伦理成果是在西方环境中产生的 ,中国经济伦理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而不可能照搬西方对这些问题的规范成果。 ( 3)某些被当代西方经济伦理学否定的价值取向恰正是现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 ,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而有一个如何恰当地肯定和规范的问题。所以 ,弄清中国经济伦理问题的特…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一词考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经常、普遍地使用的一个术语,然而,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含混的概念,国内很多学者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往往是很不严格的.从词源上说,“人本主义”这一中文术语的产生与对以下几个西方术语的翻译都有关系:一是“humanism”,这一名词不仅可被译作“人本主义”,也常被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文主义”,单是这一名词,就有多种不同的含义.首先,它常被用来指称西方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潮,后来随着这一思潮的发展特别是到了现代,这一概念在西方代表了一种以关心每个人的权利和幸福等为核心的社会精神.但是这种理解也不足以代表该词的全面社会含义.其次,在哲学史上,对它的理解就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了.例如,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席勒(F.C.S.Schiller,1864—1937)的著作中,“人本主义”(humanism)被当作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代名词,他企图用这一概念来说明一切理解都来自人,并与西方历史上一切形式的认知主义哲学,包括柏拉图、休漠及其它唯心论哲学截然相区分.而在萨特那里,“人本主义”(humanism)又有了与之迥然不同的崭新含义.在萨特看来,人本主义就是反本质主义,它反对把人当作目的来追求,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善的.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这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即  相似文献   

3.
黄光耀 《学海》2005,1(3):161-168
毫无疑问,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它在许多学科的争论中,都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话语之一.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说:"仅仅在十年以前,不论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都很少使用这个术语.而现在,这一术语已经从无人使用变为无所不在;如果不提到它,任何政治演说都是不完整的,任何商业手册都是不受欢迎的."①然而,当我们真正面对全球化这一问题时,却感到有些茫然.大量有关全球化的论著既缺少清晰的分析方法,又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和严密的逻辑推导,更没有提供一种前后一致、令人信服的历史解释,所以使人很难准确把握全球化的内在本质之意.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全球化本身拥有极其复杂的内容,其进程尚未完结;另一方面则与研究者所选择的视域有关,许多学者是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全球化的,结果赋予了它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意义并由此引起许多争论.看来,对全球化研究的某些重要问题进行宏观性整体审视,这对真正地理解全球化的基本精神或许不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4.
王秉翰 《心理学探新》2007,27(1):12-14,94
术语规范化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作为现代心理学“首席”术语的心理,乃源自灵魂而非精神。从西方舶来后,却将它与精神和心灵混用,使心理学主干术语远离规范化的要求。从理论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取向出发,本着以“我”为主的学术立场,建议按术语单义性和大众习惯性的原则来英译心理学中三个主干术语—心理、心灵和精神。  相似文献   

5.
严锡禹 《天风》2001,(11):46-47
一、基督教神学的特征 神学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批判性或反思性。所谓批判,并不是我们习惯上理解的政治术语,而是学术界运用的学术术语。也许我们中国人更容易接受“反思性”这个词。从本质上讲,批判和反思没有多大区别。神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西方已经发展了2000年,而且在2000年的历史中,它始终处在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中。发展和更新是神学生命力的体现,这个生命力就与批判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评《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邓安庆价值哲学或哲学价值理论是哲学的一门年轻的分支。在西方,对价值理论的重视源起于19世纪末以洛策(Lotze)为代表的所谓“后唯心主义”时代,试图以“价值论”(Axi-ologie)来补充德国唯心主义的本体论(On-tologie)(参阅HerbertSchnadelbach《1831-1933年的德国哲学》,1983年法兰克福德文版,第200页),是其理论的出发点,但真正形成一般的价值哲学则是20世纪初的事。在我国,直到80年代初价值问题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形成了一股至今不衰的“价值热”。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的“价值热”从理论起点上讲,是由“真理标准问题”的深入讨论所带来的附产品,这就决定了我国价值哲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认识论定向。我们暂且不谈这种定向是否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认识论定向使价值研究局限在一个十分狭窄的范围内,因而时间一长,研究就难以深入。可以说,随后价值研究的深入或多或少地都依附于对纯粹认识论视野的超越。如何进一步超越这一视野,就成了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湖北大学副教授江畅博士推出了他30万言的专著《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西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都说现在有股“国学热”;相比之下,西学不如国学那样热,人们对“西学”的概念还很生疏,误解更多。比如,望文生义地认为西学就是西方人的学问,想当然地把西学的传播等同于“西化”,简单化地把西学的主流概括为“西方话语霸权”,如此等等。这些糊涂认识已经并且正在阻碍中国学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为此,有必要对“西学”概念作理性的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西学研究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一、西学是现代中国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西学”的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它最先是指在西方产生并传播到中国的学说。最早的西学应该是印度的佛学,但佛…  相似文献   

8.
对全球化的一种主体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初流行于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全球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一种“社会历史性”的共识。但“全球化”研究的热潮却在持续了十几年后的今天,似乎开始出现了质的方面的“冷”的趋向。①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全球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世界历史过程,且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故人们是不可能通过所谓的“热潮”来达到对“全球化”的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的;二是基于不同的全球化主体的认识结构和价值判断,学术研究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全球化”,甚至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全球化迷雾”和“全球化神话”,这就使得人们越来越不…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正处于十分深刻的剧变时期,从整体上来考察这种剧变,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到,它所涉及的不只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有限区域或者某一个特定层面,它既不单是“经济的”,也不单是“社会的”,同时也不单是“文化的”(这里指狭义文化)或者“思想的”;因而,用上述引号中的术语的某一个来描述这场宏伟的变化,都是不确切的。显然,这是一场伟大的、全面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整体变革。在“大文化”这个术语的意义上,我们把这种包含着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整体性的变革称作为“文化转型”。本文也正是在这种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早期儒家的价值层级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很难找到一个与现代意义上的“价值”一词完全对应的概念。但表达价值和价值判断内容的范畴却俯拾皆是,如“贵”、“尚”、“好”、“崇”、“宜”等等。这些概念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成分中,主体的操作取向和选择意向,远远超过了对价值现象本身的认知、描述与判断。而操作取向和选择意向的确定,则显然包含了一个必然的逻辑前提,就是对于多种可能的或现实的价值进行必要的比较,并按其本末轻重的次序加以排列。这种理论现象客观地反映了古人注重实际应用的价值理性倾向,同时也构成了区别于西方…  相似文献   

11.
徐锡荣  张燮 《心理科学》1998,21(3):272-272,274
d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蓬勃发展,使心理学工作者面临从书斋走向社会的挑战。由于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西方,跟我们东方文化、观念、国情有所不适.应用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问题。台湾和东南亚曾提出“心理治疗亚洲化”的努力方向,做了有益探索。我们认为理论和方法本身并不错,问题在于应用时必须有一套针对亚洲人特点的策略。所以.我们在厦门、上海、乌鲁木齐、邯郸等地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取得一定成功。现在以“策略疗法”这一术语及其相应一套治疗模式,来表述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同行共同研讨。1策略疗法解决什么问题临床上运用较…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今天,在世界人类行将跨人21世纪的时刻,我们来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是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化运动的世界性推展与知识经济的初现端倪,全球化作为我们所处时代的最重要特征呈现在各国人民面前。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过程。单就文化过程而言,以“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为突出标志的西方价值观,把文化的全球化经常理解为超级大国为控制全球而推行的单极化过程,竭力凭借其经济、军…  相似文献   

13.
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卢卡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从80年代初至今已有十六、七年了。从时间上看,这不能再算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冷静地去面对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却实在不能说这是一块已被深耕过的土地。在许多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讨论会上,我都表达过这样一种自我反思:“我们是否具备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权?”这里,我真不是一种简单的他性指责,因为以往身处这一研究领域的我自己也同样不很高明。在我们过去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包括本人的一些论著中,其基本运思结构是先直接转述西方马克思主义著述家的观点,然后再进行一种有支援参照系…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新的时代背景要求中国伦理学界更加深入地研究西方伦理学,既适当地借鉴和吸收西方伦理思想中的积极成果,也合理地审视和批判其中的消极因素,最终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治理理论是最近20年来国际社会科学中卓有影响的理论,在发展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在西方甫一出现,就迅速引起了中国研究者的强烈兴趣。但是,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语境中,因此它是否适用于民主、法治及公民社会等情况都明显异于西方的中国,就成为一个热门议题。中国学者对中国现实的强烈关怀是正当的,但如果因现实关怀而忽视了应有的学术理性,就可能导致对理论的随意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西方文化艺术的冲击。纵观历史任何外来文化的冲击的同时,都会给本土文化带来新鲜血液。我们面对的是一场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们要立足中国当下人物画创作的实情和所面临的问题,以跨中西方美术史和综合当今研究美术史的新办法,如图像视觉方式和社会史学的办法来重新阐释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和重新定义陈洪绶的价值,以及他可能对当今中国人物画创作所产生的启发意义。陈洪绶的人物画形态夸张变形,在中国人物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这种夸张变形的特点与西方的表现主义精神不谋而合。表现主义曾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艺术的发展。那么我们能否从陈洪绶身上汲取营养,以此改写中国人物画史呢?  相似文献   

17.
孟子“以意逆志”说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解释学的角度系统研究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考察其诗学背景 ,论列其理论基础 ,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较为深入地分析其理论内涵 ,充分地论证它在中国古典解释学史上的开创意义 ,即“以意逆志”说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觉理论意识和深厚理论内涵的心理解释方法论。在当时 ,它具有可贵的创造性 ;对后世 ,它具有深远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8.
自从P.费耶阿本德和我率先在文献里借用了一个数学术语来描述相继的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之后,20年已经过去了。这个术语就是“不可公度性(Incommensurability)”;我们两人都是由于在解释科学理论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被引向这个术语的。①我对这个术  相似文献   

19.
"东方"这个概念,人们往往从地域、文化或政治等不同的角度来使用它。在不断的文明创造中,东方孕育了许多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宗教,也创立了自己发达的哲学。世界文明是在多种文明的交互影响中发展起来的,有时甚至很难简单地把某种宗教或哲学划归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随着"文明冲突"理论的提出以及与之相对的"文明对话"观念的大力倡导,对东方文明的研究和东西方文明关系的反思得以纳入世界文明未来前途的广阔论域加以讨论,也使得关于东方文化的研究有可能突破传统"东方学"的偏见和逻辑而获得新的意义和内涵。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和包括中国学术界在内的东方学术界来说,重视和开展对东方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亚洲价值”是指:1、我们亚洲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或价值标准;2、亚洲人的价值标准要比近几百年来主导世界、也主导了亚洲的西方价值标准优越;3、今后人类的价值观应当以亚洲人的标准为标准。它的主要倡导者有马哈蒂尔、石原慎太郎和李光耀。后者对亚洲价值最概括的话是:“社会第一,个人第二”。亚洲价值的提出是针对当代西方的社会思潮——“个人第一,社会第二”的极端个人主义。因此这个概念一出现就受到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