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辉 《中国宗教》2023,(2):66-67
<正>道教美学思想源自老子哲学,《道德经》在哲学层面对“美”进行了简要的阐释;庄子在继承老子哲学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且“在其中突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趣味,客观上建立了道家美学思想框架,奠定了道家—道教一脉美学思想发展的基础”。(潘显一、殷明:《论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嬗变》)庄子的道家美学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早期道教各派的改造、创新,于隋唐时期形成相对成熟的道教美学思想,并且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史。  相似文献   

2.
道家就是所谓老庄学派。老子虽一般被认为是道家的鼻祖,但关于老子是否果真实有其人,则自古以来就颇有争论。同时,对于被称作老子所传的《老子》一书,是否果真是开道家思想的根本的书,自古以来也有争论。《史记》中记载着老子列传。据此列传,老子字聃,稍先于孔子。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而且,孔子对老子表示了非常尊敬之意,他评论老子时曾说过:“其犹龙邪!”(《老聃列传》、《孔子世家》)。然而,司马迁的时代,是经过文帝、景帝时代道家思想获得支配地位之后,老子作为比孔子更  相似文献   

3.
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示了道教美学人格思想的嬗变过程,再次证明了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后世道教美学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明道教美学思想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正王卡先生在道教文献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向来为学界推重,但他同时重视道家思想、道教义理的研究,所著《道教经史论丛》(巴蜀书社,2007年)可见他深厚的学术功力和敏锐的学术思想,而他的遗著《道家与道教思想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年)亦是一部侧重思想义理的著作。该著从老子创立道家开篇,由此论及杨朱、庄子、黄老等道家学派的分化,出土文献所见道家思想,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哲学的发展,道教流派的传衍及其思想特征,现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5.
被早期道教五斗米道奉为经典的《老子想尔注》,是对道家元典《老子》的注释;然而,此书虽然采取了疏解的形式,却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老子》释义。它系统地改造、利用渊源深厚、影响广被的道家哲学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基于宗教的立场诠解《老子》,把老学的“道”论与长生成仙说、民间道术等融为一体,为道教的最终形成及广泛传播作了理论准备。正是由于对“道”的改造,《老子想尔注》实现了从道家哲学向宗教神学理论的转换。一《老子想尔注》为神仙方术、民间道术等寻找一种理论的依托,利用道家的哲学理论对长生之可能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的开山者老子,其学说不仅在中国有着巨大影响,而且一直影响到集西方古典哲学之大成的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这听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黑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既充分吸收了古代西方的哲学思想,亦明显受到中国古代道家“形上学”思想的影响。他在《哲学史讲演录》...  相似文献   

7.
《黄帝四经》虽然保留着原始道家的若干思想传统与风格,但它作为从老子道家分化出来的黄老著作,与老子道家的不同之处在于适应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对老子的一些原有概念、思想进行了重新诠释和拓展,从而在道体之规定、天人关系、无为而治、道与法、德治与法治,以及“民本”思想等六个方面,克服了它的不足。《黄帝四经》对老子道家之不足的克服,表明黄老学在对待世俗社会与文明的态度上,已由冷漠、轻视转向热心、关注,因而把老子的价值取向从玄虚拉向了现实,充满着一种执着现实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乾坤道家易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本着“以经观经,以传观传”的学术立场,在探索古易筮书占筮语言中的人生哲 理,勾勒《易传》哲学观的形成面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易传》与道家思想的渊源关系,并试图重 建道家易学。文章认为,周易经传之间由筮书而哲学化的过程中,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承先启后的重 要环节。文章以乾坤两卦为主要范围,一方面探讨了古经本意,另一方面又对经传加以对比,指出 《易经》的人生哲理与辩证思维对老子体系形成的启发,以及老子引易入道,对日后《易传》以哲学化 的语言诠释《易经》的影响,描绘了老子及道家各派思想在《易经》哲学化过程中的枢纽作用。文章还 揭示出了贯穿《周易》古经──《老子》──《易传》这一思想脉络的二条主轴,即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自然观与辩证思维方式,并通过这两条主轴进一步分析了《周易》经传与老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范蠡是早期道家的重要人物,他在很多方面传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活动中予以发挥和应用,开创了道家思想成功指导社会实践的新局面,为道家学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新的方向。范蠡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推天道以明人事等思维方式上,特别是他提出的“因”论更是对老子思想的重要推进,对战国时期的黄老道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黄老道家最重要的哲学方法论。范蠡上承老子,下开战国黄老道家,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述道家要旨相契合。  相似文献   

10.
道家是中国哲学史的主干──访陈鼓应先生干春松陈鼓应,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1979年赴美,任加州大学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和《道家文化研究》主编。主要致力于尼采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庄子今注今译》、《老子注译及评介》、《悲剧哲学家尼采...  相似文献   

11.
儒、道二家思想的地域特点和最初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源头。孔子吸收夏商周三代的传统文化,构造了以“仁”为核心的、既维护等级制度又强调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主义的思想体系。敬鬼神面远之和不研究宇宙的起源问题,是孔子哲学的一大缺点。道家起源于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缓慢的荆楚地带。这里的文化富于浪漫主义精神。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老子抛弃了神,构造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其特点是重天道、尚自然、超脱、任达,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是《易经》萌发出来的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而在《易经》中亦可寻觅出孔子用自然事物的性质和变化阐明哲理的思想方法、中庸思想和一些概念的端倪。《易经》中的太极、神、道、德、器、通、变、几、微凝聚着倡、道两家的智慧,它实现了两家思想的交融。  相似文献   

12.
《管子》四篇并非专门注解《老子》的著作,只是为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而解读、发挥老子思想、注解《老子》文本。《管子》四篇的"《老子》注"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分散于《管子》四篇。并且,主要是对《老子》"道经"的部分内容的注解。而且,其注解《老子》具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构成了其注解《老子》的特色,也是其注解《老子》新意之所在。从《管子》四篇注解《老子》的文字,并结合《管子》四篇对老子思想的阐发来看,《管子》四篇认为老子思想包括道、圣人、人生修持等方面。这些,大体不谬。《管子》四篇把老子道之无为解读为"道贵因",以"因"释"无为",是其《老子》注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以水喻人”的学说及其思维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以水论道以水作为譬喻阐发哲学范畴道的含义始于老子。他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老子·八章》)又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老子·七十八章》)老子以为水最接近道 ,与道最为相似 ,主要取其两个特征 ,一是处下 (“处众人之所恶”) ,一是柔弱。从老子起 ,以水论道成为道家传统 ,庄子和稷下道家都赋予水哲学意味。而《淮南子·原道训》有一段水的赞歌 ,充分发挥了老子以水论道的思想 ,引录如下 :天下之物 ,莫柔弱于水 ,然而大不可极 ,深不可测 ,修极于无穷 …  相似文献   

14.
老子养生思想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老子养生思想的宇宙观基础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道教的祖师 ,老子通过他的《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体系。老子认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并且是按照“道”的规律运动变化的。那么什么是“道”呢 ?老子说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一章》)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强为之名曰大。 (《道德经二十五章》)在老子看来 ,真正的“道”是不可以言说的 ,它在天…  相似文献   

15.
这是继四川《山海经》、湖北《易经》讨论会后“三经”研究的又一次盛会。会议将邀请国内《老子》研究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参加。大会筹备组初步商定,会议的中心论题是深入探讨《老子》和道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思想领域的影响,从中总结  相似文献   

16.
正《老子指归》是西汉末年四川著名学者严遵的重要著作,从其哲学逻辑发展关系来看,应当作于秦之后,《太平经》之前,是传承秦汉优秀传统文化的津梁。《老子指归》是一部道家著作,将其与早期道经《太平经》比对研读,可以发现《老子指归》援《易》入道,是以《易经》的优秀传统文化概念阐发道家思想,并由此成为秦汉优秀传统思想与道教相衔接的理论著作。其中某些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概念即经由《老子指归》而进入道教,在《太平经》中完善成为一套传统文化理论。这些传统概念对后世道教思想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儒道两大家 ,道家的主干则是老学与庄学。所谓老学 ,内涵有二 :一是老子本人的思想学说 ;二是历代学者对老子及《老子》书思想理论体系的理解、诠释与推衍。故研究老学 ,不仅要对《老子》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 ,以求准确把握其思想意蕴 ,更要对历代《老子》诠释过程及思想理论的发展演变作跟踪探索 ,后者似乎是当今哲学史研究的薄弱环节。鉴于此 ,本文在研究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的基础上 ,对唐代老学的理论特点试作分析。对《老子》的诠释始于战国。韩非的《解老》、《喻老》着重诠释了《老子》的治国思想 ,庄子则发…  相似文献   

18.
战国黄老学派及其军事思想黄朴民一说起战国黄老学派,首先需从道家学派谈起。道家,是我国先秦时期形成并得到高度发展的思想流派,与儒、墨、名、法等学派相齐名。它的创始人是老子(聃),代表著作是五千言的《老子》(即《道德经》)一书。其书虽有后人附加的文句,但...  相似文献   

19.
《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思想特色张运华道家思想在汉代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神仙方术思想的逐步渗入,到东汉时期,形成了一股尚黄老、修仙道的社会思想,因此人们多以道家思想来治身养性,如桓帝就曾三次祭把老子,并在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亲词老子于濯龙官。文为坛...  相似文献   

20.
道家教育思想研究,在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属薄弱环节。《老子想尔注》作为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到目前为止尚无人著文探讨其教育思想。本文从教育的目的和对象、以"道"为核心的教育内容、社会教化思想和师道理论几方面对《老子想尔注》所论教育问题作了分析评价。以期抛砖引玉,把《老子想尔注》教育思想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