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篇文章,按其标题来说,是介绍关于 G·卢卡奇的理论成就的争论,关于如何理解这位匈牙利思想家的著作的争论。它还包括一些有关卢卡奇的传记资料以及作者的评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K·施列茨卡的《G·卢卡奇的思想世界》”一文的继续和补充。在过去五十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匈牙利思想家 G·卢卡奇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他在哲学和文艺理论方面广泛的成就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卢卡奇研究出现了极其可喜的局面。它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对卢卡奇的重新评价我国对卢卡奇的重新评价,在哲学、文学和美学等方面都有所反映。从哲学方面看,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我们在60年代向国内译介卢卡奇的哲学著作时,说他是“国际上著名的老牌修正主义者”,现在,承认他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是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例如,王玖兴等在《理性的毁灭》一书的《译者引言》中  相似文献   

3.
1985年10月9日,匈牙利科学院院士托克·弗伦茨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惠国、陈筠泉、姚介厚、邝柏林、贾泽林等一些同志进行了座谈。弗伦茨院士对汉学有较深的研究,并对卢卡奇哲学思想有所著述。在相互介绍了双方研究机构和研究现状之后,弗伦茨院士表示了对中国卢卡奇研究状况的浓厚兴趣,回答了关于卢卡奇哲学和“布达佩斯学派”的  相似文献   

4.
评卢卡奇     
一、毫无疑问,卢卡奇是二十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完美的道德是不容争议的;同样,他的思想上的完美性也是不容争议的。卢卡奇的思想发展是矛盾的,而且必然是矛盾的,因为他的思想所向往的现实本身过去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矛盾的;这种矛盾贯穿着整个历史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卢卡奇所从事的事业及其影响,说得更确切一些,他的著作及其影响,是有争议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既受到人们的称赞也受到批评;有的对它不屑一顾,有的对它保持沉  相似文献   

5.
当卢卡奇最后在1955年开始写作他的伟大著作《美学》时,他已经七十岁了。1962年他完成了第一部分。根据这位哲学家的计划,这一部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写成的,是他的《美学》的整个基础。实际上,这部著作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全新改造。卢卡奇把《美学》看成是他一生的主要著作,而它的读者也承认它是这样一部著作,把它看作是一位伟大思想家终生著作的最高荣誉。这部著作一下子结束了许多过去的讨论,并给这部书的作者带来了一种他从未得到过的承认。在他写完《美学》的其他部分之前,他下决心首先试图对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根据这部伟大的认识论著作,他已经深刻考虑到对认识论的研究不够充分,并试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哲学思想的轨迹——读《卢卡奇的哲学思想》李亚彬随着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热,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创始人卢卡奇的哲学思想开始为我国学术界广泛关注。十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遗憾的是还没有人对卢卡奇的哲学思...  相似文献   

7.
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及其基本观点说明卢卡奇是坚持并发展、扩充和深化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有人有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但那是探索中的错误,而不是有意识地要背离马克思主义。应该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试图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甚至是后现代资本主义所存在问题的理论成果。思考其提出的时代问题,借鉴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吸收其得出的合理结论,对于发展、扩充和深化适应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所需要的实践唯物主义,是完全必要的,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卢卡奇的批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卢卡奇是20世纪最权威的和最具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说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权威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因为,他的理论是以实践为导向或面向实践的,而且致力于改变世界。当然,这一理论包含着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中介系统——从确立最抽象的方法论和人类学的基础到勾画彻底重建个体社会和共同体的具体方案。但是,对一种理论来说,以实践为导向,首先意味着它必须是批判性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社会行为方式、文化领域,都不应被视为可孤立地思考、公正地描述、不考虑价值判断的分析和解释,或可作纯粹理解的既定对象。整个社会领域,包括已经被改造成为我们最接近的环境的那部分自然界,都必须看作是一种人的产品。因此,作为历史的一个阶段,它是满足且也破坏人类渴望的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对于任何有意义的人类未来来说,这些生活方式都是不可缺少的。与此同时,它们也有着显著的局限性,即削弱人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给人类带来连续不断的痛苦和苦难,因此是有待克服的。在辩证的扬弃,(Aufhebung)的这个意义上说,卢卡奇是一位第一流的批判思想家。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卢卡奇的研究,大量的论著是研究卢卡奇和黑格尔哲学关系的,而探讨卢卡奇与康德哲学的关系的文章甚少。实际上,卢卡奇不仅在其成长过程中与康德哲学有过关系,而且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也多次专门评述了康德的哲学思想。笔者认为,弄清卢卡奇对康德哲学的这些评述是掌握卢卡奇与黑格尔哲学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了解他的思想发展过程,把握他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的主导思想,进而从广阔的思想史背景上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极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的晚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老年卢卡奇的哲学,不应该把我们的分析只是局限于二次大战以后,因为他的晚期哲学同他20世纪30年代的理论著作之问的连续性极其重要,如果我们不考虑到包含在他战前或战时著作中的哲学观点,那么甚至他的最后两部著作,即《审美特征》和《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我们都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般说来,人们都把卢卡奇看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其实,卢卡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就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卢卡奇不仅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也对东方社会主义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目前,在中国和苏联理论界讨论的实践与实践本体论、主体与主体性、人与社会、社会异化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等热点理论问题,都可以在卢卡奇那里找到关于它们的富于创新性的深刻论述,有些论文所阐述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卢卡奇在二、三十年代已提出的观点的进一步展开。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要想研究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要想发展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能不去深入研究卢卡奇的思想。不管我们在研究中给予卢卡奇何种评价,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评价,卢卡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卢卡奇的总体性原则呢?这得从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谈起。卢卡奇说:“让我们为了论证而假定:现代的研究彻底驳斥了马克思的每个个别命题,即使这点得到了证明,每一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一科学发现而不考虑马克思的全部命题,同时又一点也不必抛弃他的正统性。所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指对马克思研究成果的非批判接受,它既不是对这本书或那本书的‘信仰’,也不是对一本‘神圣的’书的注释;相反,正统性唯一指的是方法。”(《历史  相似文献   

13.
对于卢卡奇写的《青年黑格尔》一书,可能众说纷云,但人们无一例外地把它看作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根据这个观点,人们进而可以考察卢卡奇所使用的方法的依据。例如,人们可以研究卢卡奇下述观点:他认为,黑格尔辩证法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应该归因于他逐步揭示了他耳闻目睹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矛盾,尤其是他揭示了确立这个社会的经济事实的重要性。卢卡奇强调黑格尔的经济观念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产生所起的作用。卢卡奇的这个新观点,从其出现时起,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B.克罗齐知道卢卡奇这本书(该书的副标题是《论辩证法和经济学的关系》)问世之后,他竟勃然大怒,毫不犹豫地宣称,卢卡奇这位著名的匈牙利—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在胡言乱语。但是,我们拿不出任何事实来证明,B.克罗齐决意去阅读《青年黑格尔》一书;我们可以设想,即使他了解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他仍然会拒绝阅读它。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初,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E. 巴尔发表了一本题为《G. 卢卡奇》的著作。1972年该书被译成法文,书名改为《卢卡奇的思想》。该书介绍了卢卡奇的生平、思想路线和他的理论活动。作者认为,一个世纪以来,他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活动对历史、对欧洲共产党的发展曾有过重要的影响,他的一生(86  相似文献   

15.
卢卡奇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突出贡献,体现于他对艺术本质即审美反映论与艺术功能即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这两方面的论述,这两个概念不仅体现了卢卡奇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特色,而且也是正确理解他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和哲学家”(G·H·R·帕金森)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而在他的理论生涯中最引起争议的就是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有人把它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梅洛·庞  相似文献   

17.
一最近两个世纪以来,小说始终是文学的一个主要体裁,但小说的一般特性却远没有被确认。人们给小说下定义时往往集中在各类具体作品的形式特征上,结果这些小说定义只是认可了无数小说表现形态的这一种或那一种,如教育小说,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马塞尔·普鲁斯特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所写的那种小说。这样一些定义是建  相似文献   

18.
张亮 《现代哲学》2003,8(4):39-46
本文对国内卢卡奇研究三个阶段的特点、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一直在海德格尔那里看到自己重要对立面的卢卡奇,曾多次同他的著作作对照。他把这样的对照纳入到诸如《是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理性的毁灭》或1949年的论文《论人道主义,海德格尔的复活》等主要论战性的著述中;他把这种对照也纳入到诸如《美学》或《社会存在本体论》这些哲学概论中。在其他当代哲学家中,没有哪一位哲学家能使卢卡奇产生一种对照的兴趣,这是一种批判的兴趣,当然正象难以捉摸的亲合性和排斥性的作用那样,把这种兴趣同他的思想结合起来。 海德格尔对于异化现象的探讨也处在这个兴趣的中心,他的探讨始于《存在与时间》中对人的某种著名描述。卢卡奇在《理性的毁灭》中和在《美学》中,在承认《存在与时间》中的某些篇章有启发性和有力的同时,对该书作者的方法和结论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他确信,异化,正如海德格尔所想像的那样,是针对马克思以物化和商品拜物教为题所分析过的社会现象。此外,他毫不犹豫地论及这位哲学家身上的“反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他不是转向过去,而是(沿着克尔凯廓尔的足迹)转向近乎神学的存在的现实,因为常人无非是被清除掉社会的和经济的规定性的现代的日常生活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卢卡奇《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2年当卢卡奇完成了他的庞大《美学》写作计划的第一卷时,他已经是77岁高龄的老人了。但现实生活的风云仍使他的思潮不得平静,资本主义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使人有丧失家园的异化感,而社会主义中的官僚主义已使人闷得透不过气来。“两大体系都有危机。”人的自由何在?人的价值何在?卢卡奇既不满意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伦理学对人的存在的说明,也不同意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无视人的存在。他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