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LLTM作测量与认知结合研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康春花  戴海崎 《心理科学》2001,24(5):569-572
心理测量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是新型测验理论和测验设计的核心思想。这两者的结合需要理论证实的认知加工模型和基于现代测验理论之上的测量模型,本文以空间认知能力的加工过程为例,通过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心理测量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及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渐渐地在我国兴起,这是因为研究者认识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建立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的价值,认识到了中国心理学不能不包括亚文化的各少数民族的心理资料。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我国心理学家所从事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普遍采用心理测验的手段,通过测验  相似文献   

3.
"学与教"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裕建 《心理科学》2002,25(1):104-106
自19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教学心理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了心理学在教育实际领域的可应用价值,也导致以认知主义为主导的研究倾向。然而,认知心理学中的方法论的局限,特别是信息加工观点的关于人是“物理符号系统”(H.A,Simon语)假设的机械主义和科学主义倾向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研究的局限和倾向,在当今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人文主义教育领域中不免显得捉襟见肘,因而限制了这种研究在教育实际领域的适用性。因此,体现了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思想的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在近十多年来应运而生。了解这种思想的“学与教”的观点及研究,对于教学心理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学习初等统计学之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对象为修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学生50人.研究工具为统计学期中与期末测验、学习策略量表以及半结构式访谈大纲.学生于期中与期末测验所测得的能力值透过共同题等化,作为统计学的学习表现.学习策略量表改编自过去已发表的研究工具.结果发现,期中认知策略得分与期末学习表现有相关;而期中学习表现则与期末认知策略得分、期末学习表现均有相关.从质性数据获悉,研读原文书、积极投入Moodle预习测验与教科书提供的在线测验、做笔记、和同学相互讨论以及考试前妥善准备,都是有效且可行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5.
杨向东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349-1358
从测验项目解决的认知过程的视角分析了在不同测验理论框架下的测量模型中的基本假设, 指出测量模型是测验开发者有关测验项目反应机制的理论假设的具体表征, 是系统检验测量假设和过程的统计框架。然而, 不管是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 还是早期的项目反应理论模型, 相关假设都过于简化, 缺少相应实质理论的支持。与之相比, 认知测量模型强调与个体在测验项目反应过程中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和知识结构的对应性, 提供了在实质理论基础上界定测量建构、设计测验项目、进行建模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 为日益边缘化的心理测量学和主流心理学研究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流派。它起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之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尼塞(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流派而立足于心理学界了。广义地说,心理学中凡侧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学派,都可以叫做是认知心理学派,如皮亚杰学派也被称为认知心理学派。但目前西方心理学文献中所称的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在于收集著名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学未来的看法和态度。方法是将问卷寄到世界各地一些著名心理学家手中。得到的各种回答显然不同,而且常常互相矛盾。受到普遍强调的是认知心理学科与生物心理学科。有的答卷者期望心理学出现新的统一,同时更为跨学科,更为跨文化,更具有社会性。  相似文献   

8.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20,(3):762-767
认知心理学实用性转向的根本涵义在于强调认知对于行动的效用与价值。传统认知心理学视认知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怎样精确地 “表征” 世界,以便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外部世界的心理模型。实用性转向则强调认知系统的主要工作不是 “表征” 或 “反映”,而是指导有机体更有效地行动,认知是有 “效用” 的,它的效用就在于指导有机体适应和改造环境的活动。认知产生于行动、服务于行动,与行动水乳交融。这些理论观点来源于实用主义哲学。詹姆斯、杜威等人的经典实用主义对行动和效果的强调深刻影响了部分认知心理学家,促使他们放弃表征为中心的认知观而转向行动导向的认知观。在作者看来,由于这种转向强调了认知的 “效用”,因而对于认知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二次大战后,多重能力倾向测验在美国发展较快。此种测验强调的是对能力的不同方面的测量,测量的结果不是得到单一的智商分数,而是产生一组不同的能力倾向分数,从而提供表示个体长处和短处的能力轮廊。多重能力倾向测验之所以在近几十年得到较快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1)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用智商来描述智力过于简单,因为即使单项智力测验所测得的也不止一种能力;2)心理咨询以及工业和军队部门选择与安置人员,均要求了解人的不同能力;3)因素分析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使多重能力倾向测验的编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在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遇到瓶颈时,具身认知科学引领心理学做新的突围。它突破主流心理学和正统认知科学所坚持的镜像论、表征论和容器论,强调交互隐喻;突破认知计算主义,强调认知的非可计算性;突破心理的离身性与对物质基质的非依赖性,强调心智的具身性和对物质基质的依存性;突破普遍理性或普遍形式,重视意向性和认知或智能的个别差异。正是这些突破,促进了包括认知心理学在内的认知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身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11.
陈劭夫   《心理科学进展》1985,3(4):32-38
在过去的几年中,跨文化研究已为大多数心理学家公认为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他们本人并不一定在另一种文化中工作,但已接受了任何一个心理学的定义(例如,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必须重视世界各地人类行为的多样性这样一个事实。而且,工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已告诫人们注意收集跨文化材料的重要性。有关跨文化研究的大量文献不仅仅是心理学家写出的,也常是心理学家与人类学家共  相似文献   

12.
社会阶层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社会资源(收入、教育和职业)的差异,以及感知到由此造成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社会阶层理论认为,处于同一阶层中的个体,由于共享的经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低阶层者是情境主义的,高阶层是唯我主义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环境所导致的认知倾向差异,使得高低阶层这在感知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方式存在显著的不同。而阶层的流动性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以及本土化的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是需要未来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前言研究学习过程,揭示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并加以控制或改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一直是心理学家、教育家所关心的课题。本世纪以来,不同心理学学派运用不同方法对学习规律曾作过许多研究,并根据他们各自的理论观点作了阐述和介释。特别是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不仅强调了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更强调了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因此,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不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空间认知技能在选拔军事飞行员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行实践中,我们发现飞行人员的认知特征与其任职能力有着紧密的相关。本文以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理论为基础,试图从空间认知角度探讨飞行人员特有的认知技能同飞行能力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空间认知技能对于提高军事飞行人员心理选拔水平的重要性,并为编制中国军事飞行人员空间认知能力量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艾伟的阅读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伟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对中国科学教育心理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发现其运用最新的测验、实验与统计技术在阅读心理领域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不仅内容丰富,涵括默读心理、阅读兴趣及辞句学习,而且为当时中小学国文教学改革进程的科学化提供了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6.
心理测验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立云 《心理科学》1997,20(3):284-285
1前言工业社会的发展,促使企业把人当作一种经济价值来看待.不仅承认人的存在价值,而且承认人的经济价值,是一种资源,即人力资源。心理学家以人格假说和人格测验的方法,探求人的能力、人格特点、就业倾向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万兰(J.L.Holland)于1960车出版了《职业诀策》,提出了人格职业匹配理论[1]。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心理测验大量地被应用于人员选拔。我们国家以往较多侧重于一些特殊职业的选材,如飞行员、运动员等。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地区的人事部门与管理心理学工作者合作,编制了对各级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的测评…  相似文献   

17.
申继亮   《心理科学进展》1988,6(1):9-253
五十年代以前,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主义在西方心理学,特别在美国心理学中占压倒的优势,但五十年代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认知心理学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理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狭义认知心理学即指信息加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产生初期,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信息加工研究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并强调信息加工的过程,用简单  相似文献   

18.
一、目的跨文化的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来说是比较新的。虽然在本世纪初就有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只是到六十年代从跨文化观点系统地论证心理学的争论才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首先接触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即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从跨文化的观点加以研究。尽管辩证唯物主义已经指出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但是,环境特别是文化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中如何起作用?民族差异对儿童认知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具体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从云南实际出发开始对上述问题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六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为信息加工系统,以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提取来分析和解释人心理活动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即在此列,在认知心理学的启发下,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方法来研究认知发展问题.当然,提到认知发展的研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皮亚杰曾在这一领域内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杨振中 《心理科学》1998,21(4):371-372
1问题的提出认知分化成套测验(CLB)是美国神经心理学家HaroldW.Gordon(1987)编制的一套神经心理学测验工具,旨在评价人脑言语和空间认知功能的分化水平与整体智能水平。该量表于90年代初引入我国.经修订后在我国飞行人员认知特征与飞行错觉水平的关系等研究中应用.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Gordon曾以470名正常儿童和225名正常成人为被试,对其8项测验做因素分析,抽取了两个因素,证明CLB选择的测验项目确实反映了两种本质不同的认知功能、国内以修订版进行研究也同样得到了这两个因素,表明修订版维持了原量表的结构效度。由于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