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洋  曾莉 《美与时代》2005,(12):69-70
舞蹈艺术表演被称为"人类艺术之母".在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基本功和素质训练,培养学生感受舞蹈中的音乐、节奏以及动律,加强民族民间舞训练,以及舞蹈艺术表现力及审美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杨君 《美与时代》2014,(5):64-64
民族民间舞起源于民间,是由民间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的劳作模式,风土人情而形成的舞蹈形式,这些独特舞蹈动作表现了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而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也由过去的师徒传承进展到学院式的课堂教学。现在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一般都是舞蹈元素、舞蹈动作、舞蹈的教学短句、舞蹈组合、舞蹈片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民族民间舞教学也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优化创新舞蹈教学课程等,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在我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中,民族民间舞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民间舞,如何向学生传授精湛的民间舞技术,是值得我们高校舞蹈教师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学中,将民间舞、现代舞、古典舞、芭蕾基训有机结合、共融,不仅能够增加原本形体舞蹈的多元性,还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幼师人才。  相似文献   

5.
田钰 《美与时代》2014,(10):101-101
众所周知,从舞蹈艺术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和舞蹈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需要音乐来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等,而音乐则需要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关于两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难以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和看法。舞蹈艺术是创作者把不同的艺术手段(舞蹈形体动作和音乐音响)结合起来的产物,无需强分轩轾。在文中笔者着重进行了对舞蹈和音乐异同的探讨,试图阐述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波  谢佳 《美与时代》2004,(4):57-59
音乐与舞蹈的从艺术起源、发展过程都有密切联系。音乐对舞蹈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以创作出二者完美结合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7.
钟华 《美与时代》2005,(1):70-7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对舞蹈教学,强调"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素养,也不可忽视".并指出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还对普通高中舞蹈教学内容明确了七条标准.这为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舞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当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相辅相依、紧密配合,共同编织着美妙的艺术之花。同时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通过多种音乐元素表现出来,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所以说,一首好的舞蹈音乐完成了舞蹈创作和塑造人物的一半任务;为舞蹈创作打下了坚实、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常德地花鼓是湖南常德地区流传最广、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无论从舞蹈音乐还是舞蹈表演上,都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其舞蹈音乐,分别从不同视角予以鸟瞰和显微,旨在引起众多舞蹈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让常德地花鼓,走入新时代绚丽多姿、精彩纷呈的艺术舞台,并深入到丰富多彩、高潮迭起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舞蹈的生命,舞蹈从它第一天诞生就和节奏同时存在。节奏也是舞蹈和音乐结合的纽带,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创造着直观可感、有声有色、优美生动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这四种艺术中,人们都会认为音乐与舞蹈相通,绘画与雕塑相连,而舞蹈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其实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雕塑作品经常给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家的创作以启示,很多舞蹈编导家们越来越重视对雕塑的研究,从雕塑中寻求创作素材,启发创作灵感,创作出众多经典的舞蹈作品,甚至创作出了新的舞种。同样,舞蹈作为一种用人物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的艺术,也经常被运用在雕塑作品中,雕塑家根据舞蹈中的造型创作出了很多优美的作品。两种艺术同以人物形体为载体时经常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它们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舞蹈教学是师范音乐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推进加强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培养受教育者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尤其是形体美方面,舞蹈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充裕,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愈发多元。较为通俗化的音乐、舞蹈愈发广受欢迎。其中,近些年出现的大众参与性极强的广场舞发展极为迅速,广场舞蹈现今几乎遍布了我国城乡的每一个角落。音乐自然是广场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广场舞音乐运用情况的调查对于我们认识、感受、探讨广场舞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贾琳 《美与时代》2004,(10):64-65
舞蹈与音乐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呼应,只有充分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形成良好的互动互动,舞蹈才能有坚实的成功基础。  相似文献   

15.
艺术表现力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前提,也是舞蹈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舞蹈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可通过强化基本功训练和表演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外部形象;通过加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和对舞蹈音乐的把握来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  相似文献   

16.
音乐图像学这一课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正式诞生于70年代。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保存下来丰富的图像资料。研究探讨音乐图像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较完整地认识古代音乐的演奏方式、乐队的配置以及音乐与戏剧、舞蹈的关系等,还有助我们了解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生活风貌。  相似文献   

17.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它包含了艺术门类中绝大多数品种,如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绘画、甚至电影,魔术等.其中音乐、舞蹈、戏剧和舞美是音乐剧最重要、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通过这些要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要领、并根据剧情的需要使这些成分在剧中所呈现的比重、面貌有所区别[1].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学校非舞蹈专业的学生中,开设舞蹈课,不仅是使学生了解舞蹈基本知识,提高审美素质的一种途径,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形体教育,达到塑造优美体型、培养气质风度的目的。对非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课中,应根据学生条件,以肢体律动为基础,以相关的舞蹈组合为载体,配以适当的音乐为意境,对学生进行灵活性、协调性和表现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邓斌 《美与时代》2014,(8):86-86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舞蹈演员能够根据任何音乐节奏跳出相应的舞蹈。舞蹈作为八大艺术之一,是唯一一个通过身体语言传达情感的行为艺术,而这种“心智交流”表达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舞蹈演员对艺术感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葫芦笙舞蹈是包含有一定民俗内核和丰富的民间诗歌、音乐、舞蹈文化的综合艺术,在一些多民族交错聚居地区,已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特别在大理州巍山地区,葫芦笙舞蹈这门古老的艺术,不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现实舞台艺术观赏价值,而且正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