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盛于公元前14世纪的阿玛纳宗教是古代埃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埃及第18王朝中后期复杂的政治和宗教斗争的产物,而非埃及宗教自然发展的结果;它在客观上正好与这一时期埃及世界性帝国的现实相适应,而非埃及世界性帝国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古埃及国王的丧葬仪式是围绕国王的丧葬展开的各种仪式活动的总称,是古埃及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将宗教与世俗两个方面成功地糅合起来,通过仪式场面和坟墓中的浮雕与铭文等,宣传国王、王室家族的身份和王权统治的神圣性,宣传和强化国王的多种权力,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社会力量,使国王的王权统治继续下去,是以国王为首的统治阶级用于宣传王权观念或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其在埃及长期存续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3.
汪维藩老师认为,相对于古代埃及、迦南、罗马世界的巫觋宗教来说,犹太教或基督教将伦理宗教化,这正是犹太教或基督教的超越之处.但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并非是说犹太教或基督教用宗教代替伦理,或将伦理与宗教混为一谈;而是将伦理建立在宗教的神圣根基之上,将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人与上帝关系的基础之上,从而使伦理有不拔之根.  相似文献   

4.
空间作为建筑最基本的语言,在古代埃及的建筑营建中被设计师最大程度的运用,营造了优秀的宗教感和神圣感。从古代埃及空间营造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分析空间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影响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近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西哥特王国在从氏族社会向国家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里未能形成长久稳固的王朝世袭统治,国王屡屡被贵族所弑以至形成传统.于是,国王希望通过膏立仪式,借助宗教神权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安全.但从实践效果来看,膏立仪式并未对贵族构成某种精神上的威慑,而且由于王权自身力量的软弱,在借助宗教神权神化自身的同时又因无法有效控制教会而加剧了政教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张俊 《宗教学研究》2005,(3):159-163
古代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形成,根本在于灵魂与肉体和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的思想.促成古代基督教禁欲主义兴起的二元论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首先是宗教自身的先天性二元论因素,即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区隔;再则是东方宗教,尤其是中亚宗教的二元论思想;最后是犹太教传递给基督教的弥赛亚主义中包含的二元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曾说:"宗教世界只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即使在宗教教条占主要影响的时代和社会结构中的文化,也存在着世俗精神."[1]从宗教的目的与要求来看,宗教总是把天国的神圣与现实的世俗看作是对立的,追求灭绝世俗的享受,宣扬天国的神圣与美好.  相似文献   

8.
神庙祭司是古代埃及祭司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埃及的世俗社会和宗教领域内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学界对神庙祭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布列斯特德的<埃及古代文献>(5卷)、李希泰姆的<古代埃及文献>(3卷)和库明、戴维斯的<18王朝晚期埃及历史文献>(6册)等埃及古代铭文资料中有关神庙祭司资料的整合,从祭司衔号入手,对其构成和等级进行了全新的考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神庙祭司之于古埃及社会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古代埃及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据著名埃及学者巴巴拉·瓦特森估计,古代埃及的神可能超过2000个。围绕神进行的宗教活动很多,如对诸神的日常敬奉仪式、为方便神的出游而建造圣船以及神庙节日的庆典等。其中,神庙节日庆典是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宗教活动之一。众多的宗教节日不仅反映了古埃及人丰富多彩的宗教生活,而且也反映出古埃及人特殊的来世思想和世界观。每逢节日,神都要被祭司们装扮一新,用圣船抬出,在仪仗队的簇拥之下,与公众“见面”。那些平日无权进入神庙参加祭礼仪式的普通古埃及人,这时不仅可以接近神癨,还可以参加神庙举办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应埃及宗教基金部部长、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主席马哈茂德·哈穆迪·泽格祖葛博士的邀请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夏米西丁、国际部副主任文舰出席了2000年6月11日至14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第十二届大会。本届大会是由埃及宗教基金部组织、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关怀下举行的。大会主题为“伊斯兰教与时代的变迁” ,议题为“面向振兴伊斯兰世界文明工程”。来自60个国家和组织的175名代表出席了大会。6月11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埃及宗教基金部部长泽格祖葛博士首先宣读了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对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