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观点分析,从《呼啸山庄》凯瑟琳的“叛逆”、希斯克利夫“魔鬼”式的疯狂,解读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女性主义爱情观。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该小说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被公认为最伟大英语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黑暗之心》使他在众多卓越小说家中脱颖而出。这部作品也在英国文学和西方经典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所选择的主题是分析《黑暗之心》中现实主义跟童话的交织关系,旨在分析笼罩在小说中两位主要人物马洛和库尔兹身上的童话色彩,从而揭露出童话描写的暗藏意义,由此窥见童话和现实主义的紧密关联,即童话化的叙事角度更有力彰显现实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一、芬妮和林黛玉相似的身份处境 奥斯丁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虽然其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可以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她思想上最成熟,也是塑造人物形象最丰满的一部作品.其女主角芬妮的命运和林黛玉相似:林黛玉寄身贾府,小心谨慎,可谓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而芬妮虽然父母俱在,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窘迫,被送到伯特伦姨妈家抚养,从小寄人篱下的她,羞怯胆小,说话都支支吾吾,从不敢大声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更是在批评界和社会大众中倍受青睐。《都柏林人》通过描写其中处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死气沉沉,黯淡无光的都柏林景象。《阿拉比》是其中很具代表的一篇,也是儿童篇的最后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追求懵懂的爱情,以及最后爱情破灭,自我顿悟的故事。目前,国内外研究《阿拉比》的文章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是研究作品所展现的社会现实,小说的叙事技巧以及男孩的顿悟。这些研究大多是关注作者与文本本身。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阿拉比》之所以如此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正是乔伊斯在创作中不断地含沙射影、欲言又止,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其作品的意味大出意料之外,一再打破读者的先入经验,超出了期待视野,使读者感到振奋,拓展了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6.
清风徐来     
佛教小说,在中国佛教文学的长河中是一股巨流。只拿挂在人们口头上的《金瓶梅》、《三言二拍》、《西游记》和《红楼梦》来说,就可称得上是佛教小说的代表作。尽管这些作品并非仅仅在弘扬佛法,但佛教思想毕竟是其思想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根支柱。以小说来劝喻世人的教化目的,更是有目共睹。在安定社会、激浊扬清、去恶从善方面,这些小说不能说没有积极意义。它们的社会作用,很值得我们再评价。对于这一点,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唯恐人们不能领会。因此他一再强调读者不要陷入小说的角色之中。“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希望人们能透过小说的纷纭变幻,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味。贯串《红楼梦》的一个重要角色,被曹雪芹定名为“贾雨村”,于是一部《红楼梦》也就成了“贾雨(假语)村言”,似乎不过是假托为庄户人所编的一些故事而已。其实,强调故事为假,正在于强调意味是真。我们开辟“假语村言”,作为专栏,用意相仿,也是要借众生之相,讲说古往今来几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千载悠悠,虽都已成云烟;万众熙熙,难免不是过客;但从“曾经发生”和“即将出现”来讲,却又是真实的。因此,尽管是假语村言,却不可存欺世之心,还需呕心沥血地去写出那一份“艺术的真实”,写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间悲欢。只是还要奉劝读者诸君,多几分禅悦,不必执着于某人某事,且从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假语村言”中去领悟些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7.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分别于1915年和1920年创作的两部伟大的作品.如劳伦斯本人所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恋爱中的女人》是《虹》的续篇.因此,两部小说不可避免地存在互文性关系.具体而言,两部小说在人物、环境对圣经文本结构的运用以及两性关系探索等方面存在互文关系.从互文性角度对小说《虹》与《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可以为小说的理解和诠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陈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20-122
本文主要运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分析法对爱伦·坡的《人群中的人》和鲁迅的《示众》两篇小说进行深度的对比和剖析,分别从故事内容、文章主题、描写对象和艺术手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爱伦·坡和鲁迅是如何在自己的小说中成功地利用二元对立结构来增强艺术感染力、丰富作品内涵和深化文章主题的,为解读和赏析两篇作品提供新思路,并为这两位文学大家的比较研究提供新素材。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创作中,莫言一向把自己的目光聚焦于乡土。在他的作品中,以“高密东北乡”为创作背景的小说比比皆是。从1985年发表的《透明的红萝卜》到2009年发表的《蛙》,莫言描写的对象都活跃在高密的乡土世界中。从乡土叙事出发研究莫言的小说创作,主要以魔幻传奇的故事、圆形回环的结构、变换多元的视角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展示莫言小说的魅力,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体会莫言笔下的苦难与温情。  相似文献   

10.
克利姆特是一位具有高度情感的画家,无论是《吻》,还是《哲学》、《医学》、《法学》三幅顶篷绘画,都是他内心情感、意识的表达.克利姆特的众多作品都是将写实的古典主义造型与构图和工艺美术的装饰性色彩与线条相结合,创造出怪诞与臆想的风格,将矛头直指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把人类的淫欲与疾病、疯狂与死亡结合起来表达自己对那些僵死的道德礼教的强烈厌恶之感.尽管克利姆特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但在今天,人们则尊他为20世纪维也纳最伟大的画家.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浪漫派著名音乐家比才在论艺术巨擘时说:"我把贝多芬置于最伟大之上,最富盛名.带合唱的交响曲对我来说是我们艺术的颠峰.但丁,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荷马,贝多芬,摩西!在我看来,无论是创造了神圣形式的莫扎特;强有力宏伟而独特的韦伯;还是气势磅礴的戏剧天才迈耶贝尔,都无权争夺那'巨人泰坦'('音乐普罗米修斯')的王冠."[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的音乐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九首交响乐作品,是世界各大著名乐团的常演曲目,也被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们所喜爱.他的有些钢琴作品被现代的钢琴演奏家全新演绎之后,连普通的老百姓也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2.
《呐喊》,或翻译为《尖叫》,是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所创作的作品,而这幅画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表现主义绘画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 1895年版的《呐喊》拍卖成交价约1.1亿美元,打破了当时的拍卖交易记录。正因如此,《呐喊》所涉及的一些故事、一个和死亡及痛苦纠缠一生的天才画家蒙克的故事,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皇帝的孩子》是中青年作家克莱尔·梅苏德的作品。故事围绕纽约的一群人展开,讲述了他们的生活、追求、困惑和失落,以及遭遇了"9·11"后生活的改变。其中,"衣服"一词贯穿始终,从索绪尔的符号学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小说中"衣服"的意象其内涵就是当今社会人们的欲望,揭露了当代社会人们的彷徨和迷茫,展现人们对欲望和追寻。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12)
<正>张秀亚(1919-2001),生于河北沧县(今黄骅县),民国时期著名天主教作家。1935年起以笔名"陈蓝"在《益世报·文学周刊》、《国闻周报》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被誉为"北方最年轻作家"。创作风格新颖清丽,意境深远,作品以散文著称。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天主教作家。18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大龙河畔》,赢得了"北方最年轻作家"美誉;一生创作八十多部作品,八百余万字,其中包括诗、散文、小说、翻译和艺术史,文  相似文献   

15.
流行于我国宋元时代的吕洞宾故事经由禅僧传入日本,开始频繁出现在五山禅僧的作品之中,成为接受宋元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吕洞宾故事被军记物语《太平记》大篇幅引用,与日本本土历史故事形成互文性叙述,带有很强的批判性。吕洞宾故事也融入日本近世的浮世绘、读本小说、民间信仰之中,带有女性化、武士化的色彩,在日本本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说《Fate/Zero》作为日本动漫脚本作家虚渊玄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和哲理深度,展现出了丰富精妙的小说创作技巧。虚渊玄的小说《Fate/Zero》亦是用具有创意性的小说创作技巧展示了奇特的想象和人文情怀。分析小说《Fate/Zero》创作原理中的追叙式插叙和人物配置,有利于进行更具创意性的小说创作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网络盗墓小说兴起于2006年,其较成熟的代表性作品有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本炙以此两部作品为例简要分析网络盗墓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 是古希腊最伟大、最博学的思想家。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几乎都留有他的痕迹和影响;当然,在伦理学方面也不例外。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有:《尼可马克伦理学》、《欧德米亚伦理学》和《大伦理学》。当代亚里士多德研究者一般认为;《尼可马克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思想成熟时期的作品,《欧德米亚伦理学》则是他早期的作品,《大  相似文献   

19.
哈金以"中国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中有一个明显的转折,即从以"文革"前后的中国大陆为背景,变化到以在美国的华人移民生活为背景。除了这一明显的时空上的流变之外,故事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等待》和《自由生活》两部小说为例,可以看到哈金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探讨了更具普遍性的精神困境问题,同时也与他自己的创作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白蛇故事从诞生至今,经过历代文人的润色修改,八百多年来一直焕发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堪称民间四大传说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本文通过对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香港电影《青蛇》以及大陆小说《人间:重述白蛇传》的解读来论述《白蛇传》故事的现代传承与再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