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民族文化的价值归依──江苏省“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刘淑萍,徐嘉由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持,江苏省伦理学会牵头,会同省内12个学会,于1995年11月20日在南京召开了“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理论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代表30余人,提...  相似文献   

2.
真理标准与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为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天津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于4月17日召开“真理标准与邓小平理论研讨会”。来自京津两地的2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专家们认为,真理标准大讨论是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伟大的思想解放在全国范围展开的标...  相似文献   

3.
由我院、省社科联等四单位联合发起的“儒释道与中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于92年11月24日至27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黑龙江、广东等省市及本省近五十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15篇、专著1本。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贾轸同志到会致同。他指出,党的十四大确定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夺  相似文献   

4.
西安讨论十五大精神的哲学内涵97年底,陕西省哲学学会在西安召开研讨会,讨论中共十五大精神的哲学内涵,70余人与会。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一、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有的人认为,这个基础即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另有人则认为其基础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1 1月 1 4日至 1 7日 ,山东孔子学会在曲阜师大日照校区举办了“孔子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暨‘儒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 ,约 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选出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刘蔚华先生继续当选会长。会议围绕“儒学与民族精神”这一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民族精神的界定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刘蔚华先生指出 :民族精神之所以重要 ,之所以具有凝聚力和牢固性 ,就在于它与民族的生存和…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伦理学会于去年12月10—11日在南京召开了理事扩大会议,到会的有伦理学及德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共46位代表。 会议首先由省伦理学会会长王育殊副教授传达了全国伦理学会于11月在天津召开的理事扩大会议精神,同时结合学会工作,进一步深入学习、讨论了六中全会《决议》。到会同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新人,在提高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7.
会议开幕词     
会议开幕词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会长郑群编者按:如何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多、更快地创造出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哲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去探索、说明并解决与此相关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则是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最近,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学术讨论会,讨论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概念的界定,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等问题,其中,不乏从哲学层次进行探索的富有启迪性的见解,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海内外学者充分展开自由讨论,各自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此,本刊不惜以较多的篇幅辟专栏来反映这次会议;并以此表明本刊对哲学联系实际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极大关照和支持。尊敬的来宾、学者、女士、先生们: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经过一年的认真准备,今天在中国伟大的革  相似文献   

8.
论点摘编     
最近在青岛召开的“中西文化讲习研讨会”上,张岱年教授讲象中国这样一个延续五千年的大民族,在历史上一定有个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柱。讲时代精神还要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周易》有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伦理学会 2 0 0 2年年会暨“小康社会与民族道德素质”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1 2月 2 1日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召开。来自全省的 80余名伦理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建设小康社会道德文明“小康社会与民族道德建设”这个主题展开研讨。会议讨论了小康社会道德体系问题、小康社会诚信建构问题、小康社会道德问题对策、小康社会道德层次问题等。大家普遍认为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湖北省企业管理协会,于Ic月15—16日,在武昌联合召开“传统道德与企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北京、湖北及其他省市的专家、学者和一些先进企业的代表出席研讨会。会上,代表们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建设现代化的企业文明”为主题,围绕当前企业文化和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道德和现代企业文化的关系等课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一些企业的代表介绍和交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体会。研讨会体现了企业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研讨会在南宁召开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研讨会”于 2004年 10月 21日 ~2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 15个省、市、自治区的 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美学”、“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古代生态思想和现代生态理论”、“‘人类中心’与‘生态中心’”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与此同时,学者们还就生态美学的研究形态与对象、范围,及其生态美学自身与发展,生态美学与自然美等具体问题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10月 2 0日 ,江苏省伦理学会在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召开了江苏省伦理学会年会暨“先进文化与伦理创新”学术研讨会。 5 8名专家、学者就适应先进文化的要求进行伦理创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东南大学樊和平 (樊浩 )教授从全球化、高新技术和市场经济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天主教爱国会于二月廿二日至廿八日在南京召开全省各地爱国会工作人员学习研讨会,学习和讨论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以及省宗教局何泽君副局长的形势与政策的报告和省天主教“两会”副主任汪皓的重要讲话,努力把江苏爱国会工作人员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  相似文献   

14.
会议总结     
会议总结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孔庆榕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2月9日至12日,在广东中山市召开。与会者不仅有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甘肃、山西、新疆、上海、广东的学者,还有来自台湾、新加坡、香港的来宾和学者,共约200人;提交会议论文100多篇,现将会议和论文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一、关于民族凝聚力的界定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点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民族凝聚力是与民族的产生同时产生的,没有凝聚力不可能形成民族,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就要灭亡。并认为,民族的凝聚力是指能使该民族成为有机整体的内在力量。然而这种力量是精神的抑或物质的,看法却有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民族凝聚力是指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发展而形成的精神力量。并认为应当把民族凝聚力本身与凝聚力产生、增强所依赖的条件、因素区分开来,民族凝聚力本身是一种感情力量,是民族的价值观念。另一种意见认为,民族凝聚力有物质凝聚力与精神凝聚力之分。精神凝聚力又可称为“民族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稷下学讨论     
山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主持召开的“稷下学”讨论会,于1982年10月6日至11日,在吉齐国稷下学宫所在地山东省淄博市举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稷下”之学研究讨论的盛会。到会代表共50余人,向会议提交论文22篇。代表们发扬了稷下学宫所创始的百家争鸣的精神,对有关“稷下”之学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发言和提交论文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6.
由广东省政协学委会、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省社科联和广东省统一战线研究会等五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于1月16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和广东省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150多人出席了这次学术研讨会,大会收到了论文80多篇。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会者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这一主题的出发点和前提,“振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 9月 2 7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和“天、地、生、人讲座”共同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 ,来自北京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家学者4 0余人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围绕文化讨论中诸多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座谈。大家普遍感到 ,关于传统文化的研讨会虽然召开过许多 ,但像这样不同学科的学者聚在一起 ,共同探讨文化问题还不多见 ,它说明文化讨论已走出专业圈 ,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1 继承传统文化与建设先进文化的关系 北京大学张岱年…  相似文献   

18.
《学海》1995,(1)
江苏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纪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于1994年9月6日至8日在南京召开了全省性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为保证研讨会的质量,研讨会采取征文形式,与会者以文入选。往文活动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19.
马雷 《学海》2001,(4):178-180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东南大学文学院、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江苏省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7— 2 8日在南京召开。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全球化向中国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加强中国文化建设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钰认为 ,加强中国文化建设迫在眉睫。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之一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概念 ,…  相似文献   

20.
张亮 《哲学动态》2003,(5):34-35
2002年12月13日,江苏省哲学学会和南京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后马克思思潮与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着重就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欧、美国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划界标准问题,以及“后马克思思潮”和“后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新范畴的合理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