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权力主体的分析是解答权力难题的重要参考。对该问题的研究,福柯和朱迪斯·巴特勒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朱迪斯·巴特勒侧重于对主体"内部"机制的分析,认为服从机制根植于特殊的精神"回路"之中。福柯的分析则有很强的历史情境性色彩,认为主体的出现及其对权力的运载,都是历史性的。福柯着重强调"外部"环境及其复杂的力量关系对权力主体的塑造。福柯和朱迪斯·巴特勒在主体理论层面虽有传承性,但二者有关"外部"和"内部"的理解差异却代表了权力研究在基础性阐释原则上的路径殊异。  相似文献   

2.
古今许多学问大家因其多方面的学术建树而具有多重身份,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也不例外.福柯因其不拘一格的开放式研究,而被称为先验论的历史学家、知识考古学家、现象学家、社会理论家、后结构主义者、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甚至被称为技术哲学家.那么作为技术哲学家的福柯到底对技术阐发了哪些真知灼见,他的技术思想对当代技术哲学研究具有怎样的启示性意义因而能担当起这一称谓呢?迄今为止,已有的研究大多语焉不详,未能从福柯的文本中析离出其真正的技术哲学思想,而在笔者看来,这些却是福柯文本中呼之欲出并对当前技术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自1784年康德在<柏林月刊>提出并回答什么是启蒙的问题之后,200年来,西方哲学就一直以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面对启蒙问题,甚至福柯断言:"现代哲学,这正是试图对两个世纪以前如此冒失地提出的那个问题(启蒙问题,笔者注)做出回答的哲学"[1].然而,福柯更深刻地感受到的是对启蒙的疑惑:"所谓‘启蒙'的事件究竟是什么?它至少在某方面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我们想的是什么以及我们所做的是什么"[2],进而引发了福柯对探寻"现代性是否构成启蒙的继续和发展或是否应当从中看到对于18世纪的基本原则的断裂或背离"[3]的诉求,公开了当代挥之不去的启蒙与现代性之间的哲学争论.  相似文献   

4.
在1960年代的早期考古学研究之后,福柯引入了"系谱学"概念。国内外学者认为从1970年代开始福柯的研究方法发生了从"考古学"到"系谱学"的重要转变。但是通过考察福柯"考古学"方法的康德来源以及福柯"系谱学"概念的尼采来源,我们可以看到福柯的考古学中包含着系谱学问题,福柯所理解的系谱学中也体现出考古学主旨;通过反思和反驳福柯从结构主义到解释学、从研究知识话语到研究权力实践、从进行批判分析到进行因果分析的这些表面转变,则可进一步表明福柯的考古学与系谱学并不是简单的转向和替代关系,而是补正和深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理性的分化和对策——福柯论现代性杨大春法国哲学家大多关注社会问题,以知识分子或社会批评家著称。如果说伏尔泰等人是启蒙运动的“理性设计者”,萨特和福柯则是其批评者。本文旨在分析福柯关于现代性的有关看法。通过对合理话语的考古学和系谱学分析,福柯揭示了现代性的复杂内涵,并使现代社会对待非理性的各种策略及其虚伪性在人们面前暴露无遗。与此同时,他向人们展示了理性批判的新策略。一、现代性的界定毫无疑问的是,福柯的所有作品都涉及现代性问题,但他很少使用“现代性”(Modernity)一词,也从未明确界定何为现…  相似文献   

6.
叙事治疗是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一个分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其理论源于后结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福柯思想。后结构主义中对"意义"和"自我认同"的不同解读,社会建构论中对"现实"概念的独特阐述以及福柯在知识/权力上与众不同的观点都为叙事治疗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康吉莱姆医学史研究对福柯的影响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他在以医学史为对象的认识论强调了对认识的不连续性及话语作用,对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产生了影响;二是康吉莱姆将医学和生物学概念及规范置于理论本身的内部历史及其社会领域的外部历史的交互作用中讨论,对福柯谱系学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启示。虽然康吉莱姆提出了概念结构的价值起源问题,但他仍然集中论述医学和生物学本身,并未对其开启的这一广阔领域展开进一步研究,未能深入这些知识的外在规则,而这恰恰是福柯哲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阿道与福柯都试图回归古代的修身哲学,以便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生活模式。福柯认为哲学要不断地关心自我,因而注重精神性诉求;而阿道认为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从而揭示了"精神操练"的意义。他们两人都表示哲学的主题与精神性问题是融合为一的。然而,在福柯死后,阿道却撰文批判福柯的"自我修身"观念,指出福柯在修身哲学方面的种种过度诠释,以此表明自己的观点与福柯的差异之所在。但事实上,阿道在批判福柯的同时也存在某些误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澄清他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王俊 《哲学动态》2004,(7):32-33
由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和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联合主办的"法国哲学的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5~8日在杭州召开.研讨会分别就现象学与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福柯哲学从多个角度对当代法国哲学进行了研讨.该会体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欲望与快感     
德勒兹区分了自己的"欲望"概念与福柯的"快感"概念,从而划清了他们的思想界线.就权力装置而论,福柯在《监视与惩罚》中指出,欲望装配与压抑使事物标准化也使我们遵守纪律:德勒兹则认为它们将事物译成电码且再度疆域化.德勒兹提出"快感何以激活一些反权力?福柯何以构思这个快感概念?"这两个问题,认为关键在于福柯赋予了力量关系、真理、快感以全新意义.福柯的基本观念是,权力装置与身体具有直接而正面的关系,德勒兹则指出,权力装置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把组织强加到了身体上.  相似文献   

11.
奈格里对生命政治的理解迥异于福柯,因为他借用斯宾诺莎哲学来阐述其生命政治的内涵。在福柯那里,生命政治与生命权力是相一致的,而奈格里则通过对斯宾诺莎的创造性解释,将两者对立了起来。生命权力是超越性的potestas,而生命政治则是内在性的potentia;生命权力是主权权力,而生命政治则是消解了主权权力的诸众民主。在奈格里的解释下,斯宾诺莎的诸众民主由每个独异体的、内在的身体力量集体建构而成并维护着这些差异性的、多元性的身体力量。然而,奈格里对斯宾诺莎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又与斯宾诺莎哲学本身产生了一些张力。  相似文献   

12.
福柯与宗白华同是活跃于20世纪的学术界巨擘。二者生活背景不同,学者气质迥异,但福柯的生存美学与宗先生的生命美学在殊途中亦有同归之妙。如果说福柯的生存美学像一团烈火,即使成为灰烬也要燃烧,那么宗白华的生命美学就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澈。美从何处寻?纵使实践方式千差万别,对生活艺术化的追求就这样沟通了中西两位大哲,也给我们后人带来了思索与启迪。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历史学家们着手研究人身表象中所发生的变化。在这方面,米歇尔·福柯发挥了很大作用,他坚持说西方的个人主义问题是由出现在诸如监狱或者性生活等迥然不同领域的人身惩戒的新法则构建的。我们不能无视福柯的著作,但为了了解人身的权利,本文将采取一个不同的路径,即以人身的独立性、不可侵犯性和自律性概念为中心,因为它们构成在诸如肖像艺术或者司法刑讯等如此多样领域里见到的人身特征。在《监视与惩罚》中,福柯分析了监狱的惩罚实践,但十分明确地坚持说学校、医院、工厂和兵营本质上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所有这些机构设置了一种“…  相似文献   

14.
冯波 《世界哲学》2017,(1):15-21
奈格里对生命政治的理解迥异于福柯,因为他借用斯宾诺莎哲学来阐述其生命政治的内涵。在福柯那里,生命政治与生命权力是相一致的,而奈格里则通过对斯宾诺莎的创造性解释,将两者对立了起来。生命权力是超越性的potestas,而生命政治则是内在性的potentia;生命权力是主权权力,而生命政治则是消解了主权权力的诸众民主。在奈格里的解释下,斯宾诺莎的诸众民主由每个独异体的、内在的身体力量集体建构而成并维护着这些差异性的、多元性的身体力量。然而,奈格里对斯宾诺莎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又与斯宾诺莎哲学本身产生了一些张力。  相似文献   

15.
<正>汪民安主编的《福柯文选》(三卷本)于2015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三卷:《声名狼藉者的生活》、《什么是批判》、《自我技术》。结集文章自福柯20世纪60年代的文学研究到生前的最后一次访谈,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福柯的思想全貌。《声名狼藉者的生活》结集的文章主题是书写,书写不仅是时间的耗费、死后的游荡,更是巨大的义务,在揭示的同时隐藏,在穷尽的同时设限,最终,在书写中,在书写与疯癫、文学、死亡的交汇处,生命获得某种继续增殖的快乐。《自我技术》结集的文章主题是自我技术,自我技术决定了个人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  相似文献   

16.
德勒兹区分了自己的“欲望”概念与福柯的“快感”概念,从而划清了他们的思想界线。就权力装置而论,福柯在《监视与惩罚》中指出,欲望装配与压抑使事物标准化也使我们遵守纪律:德勒兹则认为它们将事物译成电码且再度疆域化。德勒兹提出“快感何以激活一些反权力?福柯何以构思这个快感概念?”这两个问题,认为关键在于福柯赋予了力量关系、真理、快感以全新意义。福柯的基本观念是,权力装置与身体具有直接而正面的关系,德勒兹则指出,权力装置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把组织强加到了身体上。  相似文献   

17.
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生命政治”的狭义概念容易陷入生命与政治二元关系的不决困境.但结合福柯早中晚期的整体思考,可以为应对甚至跳出这个二元困境提供一个反思的三重空间:通过批判动物政治并把握政治恰切所蕴含的复杂作用机制,可以使关于生命和政治的知识构造与权力运作呈现出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轨道,从而呈现出生命与政治的双向...  相似文献   

18.
<正>福柯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最为深刻的代表者之一。在当代境遇中开启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有助于我们吸收福柯的合理创见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阿多在《关于〈关怀自身〉的反思》中批评福柯混淆了斯多葛派快乐和喜悦的概念,并过多地关注了自我。福柯晚期思想受到西方古典哲学家阿多的深刻影响,但他是带着自己的视角,有选择性地误读斯多葛派哲学。福柯悬置了斯多葛哲学的超越层面,集中论述斯多葛派哲学家对个体行动性的坚持,从而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自我。福柯的观点反映了他对多元的坚持,对个体价值的捍卫。  相似文献   

20.
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雪松 《学海》2005,(6):44-48
福柯是将空间议题置于社会理论架构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本文评述福柯关于知识、权力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论述,从而展现福柯地理学转向的基本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