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竟泉同志在《也谈逻辑与语法的关系》(载《逻辑与语言学习》85年第2期)一文中说:“搭配的实质是语义搭配,也就是要符合逻辑的问题”。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来与李竟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
新书介绍     
《认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一部论述归纳问题和划界问题的著作。作者早在1930——1932年就已以批判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的实证主义的形式,完成了这部书的构思。卡尔纳普、石里克、克拉夫特、冈佩茨和维也纳学派的其他成员,都读过这部书的第一卷,维也纳的斯普林格出版社也同意出版,条件是压缩在12个印张以内。在此期间,鲍波尔也大致写完了这部书的第二卷。1934年秋天出版的《科学研究的逻辑》,是这部书的缩写本,缩写本的极大部分是以第二卷为基础的。现在读者看到的这部书《认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既包括第一卷、又包括撰写第二卷时的一些草稿,也就是说,包括了《科学研究的逻辑》的草稿的许多十分详尽的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翘首盼望多年的多卷本《希腊哲学史》第三卷终于出版了 (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5月 ) ,作者为汪子嵩、范明生、姚介厚和陈村富。《希腊哲学史》第一卷是关于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的 ,第二卷是关于智者和柏拉图的 ,第三卷的主题则是亚里士多德 :上卷论述其逻辑哲学和自然哲学 ,下卷论述其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中国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虽然有一些零散的著作 ,但是如此系统全面的著作乃是第一部。书若要写得好 ,立意要高 ,对材料的掌握要透 ,对领域中的问题要看得准。该书就有这些特点。首先 ,该书十分强调把国外的最新研究介绍给大家。比…  相似文献   

4.
中国逻辑史研究会1980年决定编选《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编》(四卷本)。现在先秦卷和汉至明卷已编完,先秦卷可望下半年见书,因明卷和近代卷即将编完。该会原于1982年决定在编选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一部《中国逻辑史》,从先秦至五四共四卷,但为了使该书能更完整地反映我国逻辑思想发展史的全貌,于1983年年会上决定增加现代卷(从五四至1949),并决定在前四卷开始编写的同时,立即组织力量编出现代卷资料选。为了编好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一种最常见、最复杂的社会现象,按照李先焜教授的观点,语言具有符号性、指谓性和交际性三个最重要特征。(参见李先焜:《语言、逻辑和语言逻辑》,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8期)与此相应,现代语言问题的研究涉及到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问题。传统语言问题研究的重点是语形问题,特别是语法问题。本世纪以  相似文献   

6.
自然语言的逻辑-哲学分析,在现代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中占有中心地位。P.帕维辽尼斯的专著《语言的现代逻辑-哲学分析》(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3)告诉了这一问题的范围,阐述了在哲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的交叉点上产生的、旨在研究自然语言的语义问题的当代理论的批评性研究成果,同时说明和论证了解决自然语言语义问题的新方法。在逻辑学、语言学和语义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论逻辑语义     
符号、由符号构成的某类表达式及其语义是语言哲学和符号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逻辑符号、由逻辑符号构成的某类表达式及其逻辑语义则是逻辑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逻辑 ,特别是现代逻辑 ,通常是用形式语言和形式系统表述的。但逻辑学家建立逻辑的目的是为了刻画人的思维规律和推理能力 ,这必然要涉及形式语义和形式系统的逻辑语义。逻辑语义可以分为两大类 :直观语义和形式语义。很少有论文专门论述逻辑语义中的直观语义以及它们与形式语义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这些问题。给定一个形式语言L。我们知道 ,从本质上说 ,L由一堆抽象符号…  相似文献   

8.
优秀奖作品:《副词“幸亏”逻辑辨》(论文,载语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逻辑与语言论集》),作者:贝新祯(新疆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该文用现代逻辑的工具研究汉语虚词中的一个常用副词“幸亏”,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逻辑问题。作者认为,在“幸亏p”中,p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p是已然的事实;第二,p不是必然的;第三,p与非p相比,p优于非p。因此,论文从语义方面对“幸亏p”(记为xkp)作出如下定义: xkp=df.R(t)P∧-Np∧p—S—p。这里,R(t)p表示在说话时点t,  相似文献   

9.
《论道》是金岳霖的主要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逻辑与中国哲学相结合这一特点。很多人觉得《论道》不容易读懂,原因在于里面包含很多逻辑的背景知识。在《论道》一书的"序"中,金岳霖这样写道:"近来经奥人维特根斯坦与英人袁梦西分析才知道逻辑命题都是穷尽可能的必然命题。"[1]这里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吉林省逻辑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七次中国逻辑史讨论会于8月11—14日在长春市举行.这次讨论会是在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诸位同仁共同撰著的《中国逻辑史》(5卷)和《中国逻辑史资料选》(5卷6册)全部出齐之后召开的.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又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弗雷格在两卷本的《算术基本规律》中以严格形式化的方式完成了逻辑主义的任务,即用逻辑符号定义算术符号,然后从逻辑公理推出算术公理。在该书的序言中,弗雷格首先重申了逻辑主义的目标及其哲学意蕴;其次,他介绍了《算术基本规律》一书的主要内容和阅读方法,并且说明了他的形式系统从《概念文字》到《算术基本规律》的转变过程;最后,他以埃德曼的《逻辑学》一书为靶子,激烈地批判了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2.
谈到中世纪的逻辑学,日本学者山下正男曾指出:“中世纪逻辑学,正象所说的语言逻辑那样,是以声音标准、音标文字的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的。”([日]末木刚博等:《现代逻辑学》第171页)他同时还指出:“中世纪逻辑学就是以圣书中使用的希腊语、拉丁语等自然语言为对象的逻辑学。”(同上书第156页)这些评价是否合适?我们  相似文献   

13.
本书是预定三卷本《管子》的第一卷,前两卷是《管子》全文的译注,第三卷是关于《管子》的研究。《管子》一书卷帙浩繁,内容复杂,是各种不同学说的汇集,包括政治经济学说、军事学说、类似《左传》《国语》的历史事件叙述、黄老道家学说、以及李克所谓的“自然主义者”的著作等,称为《管子》的只是其中某些最明显的部分。《管子》虽然名义上与齐桓公的名相管仲联在一起,但显而易见(也是长期以来的看法),其中所反映的事实更接近于公  相似文献   

14.
1962年5月14日至19日在基辅举行了关于科学研究选辑的科学会议和逻辑学家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的逻辑学家。会议讨论了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的问题:科学研究的逻辑及其任务;辩证逻辑和科学研究的逻辑;在现代形式逻辑基础上分析科学为逻辑的问题;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论问题等。这里翻译的科普宁的文章是作者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以头条位置刊登在苏联《哲学问题》1962年第10期上。会上的重要报告逻有:《科学认识的逻辑的若干问题》(П.В.塔瓦涅莰),《卡·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商品分析的逻辑形式》(В.И.申卡卢克),《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范畴体系中的实验概念》(П.Е.西沃柯尼亚),《分析和综合在科学研究逻辑中的地位和作用》(В.Т.巴甫洛夫),《思惟的发生学研究》(Г.П.舍德罗维茨基)、《物理学理论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发展的相互联系》(И.В.库兹涅佐夫)等报告。逻辑学家讨论会的目的是讨论现代形式逻辑的迫切的理论问题。在这个讨论会上作了下列报告:《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Е.К.沃什维耳洛)、《论现代形式逻辑的若干哲学问题》(G.A.雅诺夫斯卡娅)、《论物理学中的数学假说》(И.В.库兹涅佐夫)、《定义在科学中的意义》(Д.П.高尔斯基)和Г.И.鲁柴文关于概率逻辑研究的报告,В.Н.萨道夫斯基关于国外现代逻辑与科学方法论发展的特点的报告。从这次科学讨论会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苏联逻辑学界的这样一个情况,即重视科学研究的逻辑和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和重视现代形式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在现代逻辑的大家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逻辑学科群体——哲学逻辑(Phi-losophical Logic)。仅我所见到的冠以“哲学逻辑”书名或内容属于哲学逻辑的英文著作不下百十种。从1972年开始,荷兰D·雷德尔出版公司出版了国际性期刊《哲学逻辑杂志》,每年一卷,每卷四期;1983年开始,这一出版公司又接连出版了四大卷《哲学逻辑手册》,总篇幅近3000页,撰稿人是一大批逻辑界的国际性学者。第七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16.
逻辑联结词和量词都是逻辑的核心概念之一。2004年以来陆续出版的多卷本《逻辑史手册》,计划在第11卷专门以一卷的篇幅来研究后承关系、量词、否定、联结词、模态、自然推演、逻辑图等  相似文献   

17.
<正>于豪亮先生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全书212页,28万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有三部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卷后佚书和《系辞》。其中,《六十四卦》即我们今日所说的《经》;《六十四卦》卷后佚书,除少部分见于今本《系辞下》以外,其余皆为不曾流传下来的佚书;帛书《系辞》同今本《系辞》有一定差别:一方面,帛书《系辞》没有今本《系  相似文献   

18.
《何西阿书》是小先知书的第一卷,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希伯来圣经经卷之一。《何西阿书》的解读在近现代有各种研究进路。本文对历史上尤其近代以来《何西阿书》的研究做了一个梳理,着重介绍了Wolff的形式考证研究进路和以Yee为代表的隐喻进路、二者的研究成果及其优缺点,并寄望中国教会的研究新路。  相似文献   

19.
朱水林的《现代逻辑引论》一书1989年11月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拜读之后,觉得该书很有些特色,就此谈谈一些想法。第一,现代逻辑发展迅猛,正象书中引言所说,现代逻辑的触须已伸向四面八方,与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哲学、语言学、社会科学互相渗透,产生了许多综合成果,确立了不少边缘分支,形成门类纷繁的新体系;它的主流是沿着数学及其应用的方向前进的,但是在哲学逻辑、自然语言逻辑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令人注意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代逻辑的研究在我国仍比较薄弱,出版的这一方面的专著也很少。前些年出版的王宪钧的《数理逻辑引论》,胡世华、陆钟万的《数理逻辑基础》,莫绍揆的《数理逻辑教程》,近几年出版  相似文献   

20.
汤士文 《天风》2021,(2):31-33
《约拿书》是一卷非常独特的先知书.先知书通常注重先知的宣讲和预言,采用诗歌体写成,句式简短,容易记忆,而《约拿书》却并非如此.在整卷《约拿书》中只有一节经文记载约拿所宣讲的预言(参拿3:4),而其中连上帝的名字都没有提到;除了2章2节至9节约拿在鱼腹中的祷告是诗歌体以外,全书都是有关先知约拿的故事.因此,聚焦于《约拿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