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儒道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儒道互补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学派纷呈,内外互动,多姿多彩。而在诸子百家之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无疑是孔子和老子;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学派,无疑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儒家名声显赫,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土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的地位,但它形成一股强大的潜流,扩散到社会文化生活各个层面,凡有儒家的地方便有…  相似文献   

2.
论儒道互补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多种思想成分并存互补的方式存在和延续着的。不过,由于在秦汉之后出现了“儒、道传而墨法废”(王充:《论衡·书案篇》)的现象,所以,人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问题时,经常提到的是儒道的互补。在近几年的学术讨论中,“儒道互补”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但研究者们较少对它进行系统具体的探讨。以下我拟从“儒道互补”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及其理论建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道家的义利观与儒家的义利论,在理论形态上是相反乃至截然对立的,但在精神实质上又是互补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儒道义利论的对立互补表现在功利与超功利、整体精神与个体精神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儒道互补"最早是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出,后来在《华夏美学》中被确立为中国美学史观。"儒道互补"命题被广泛接受,但在接受中存在着误读。经过进一步梳理可以发现,"儒道互补"美学史观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其前提是儒道思想的同一性,实质是儒家主干,以道补儒;动力是儒道思想对屈骚传统、禅宗美学和近现代各种美学思想的兼收并蓄,"自然的人化"观是其现代转化形态。"儒道互补"美学史观的这些内涵与诸多学者所谈及的强调儒道之间差异、儒道之间平等、与屈、禅思想无关,只局限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而与近代人性解放和西方美学几乎无关的"儒道互补"思想完全不同。正本清源有助于深化对"儒道互补"这一重要且复杂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春秋初年,周王朝由上帝神和祖先神出发的天命观念受到普遍怀疑,变乱的现实生活使时人再也感受不到上帝和祖先对他们的厚爱,《诗经》中出现了篇幅很多的对上帝和祖先功德的疑惑,不少人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及社会的灾变。医和就认为“天有六气,……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左传·昭公元年》)自然界的灾异无非是天地之间六种气的秩序混乱而已,而非上帝或祖先的意志所造  相似文献   

6.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而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儒佛道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外来的佛教文化是如何得以与传统的儒、道融而为一的?其融合的基点是什么?根本契机何在?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质。印度佛教之所以能够通过中国化的过程而在中土得到极大的发展,并与儒、道一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社会历史的需要与佛教本身具有较高的思辨性等特点之外,与传统文化的“人学”特质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情感心理学中“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彦琴 《心理学报》2002,34(5):98-103
与西方侧重于情感的生理机制及概念的厘定不同 ,中国传统心理学突出了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对主体心理的实际功效 ,它通过两种相异的情感类型———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和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之间的相补相成 ,即一种儒道互补的情感模式 ,使主体既可获得合乎规范的社会情感 ,又可享受精神自由的个体情趣 ,进而使情感对主体心理生活的调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许多人往往把传统文化概括为“儒道互补”或儒家文化。这种概括渐次成为一种思维框架,使传统文化的研究被规约在相应的内容中进行。这一研究框架忽视了一些明显的问题:第一,儒家、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还是共性?如果它仅仅是个性,这种概括就不能是科学的,容易使有关研究产生重个性而轻共性的弊病。第二,儒道互补或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内容?很明显,只能是形式,它与当时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才是其内容实质;这些年,这种具体的相互作用比较地被忽视。第三,儒家或道家学说是传统文化的唯一形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上述概括容易忽视对其他思想流派的研究,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第四,这种概括把儒道学说看成既成的、静态的、给定的和必然的存在,而较少注意它的产生、流变、向新的文化形态转化的内在可能和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9.
兰茂是明代中期云南著名学者、医药学家、诗人,杨慎亦为明代中期享有盛名的博通学者、文学家,后半生因“大礼议”谪戍云南。二人活跃时间本不相交,却在音韵、医药、杂剧创作等领域被一条隐形的线索串联起来。二者的著述甚至令后世学者难以分辨,造成误解。本文试图以杨慎与兰茂的儒道互补思想为视点,分析二者思想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和以兰茂所代表的云南隐逸群体是如何对杨慎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光辉灿烂。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 :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前者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后者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道教则是中华文化的另一主干。当佛教传入我国之后 ,儒、道、佛便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教鼎立的局面。道家思想和道教 ,对我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学术、宗教、医学、文艺、科技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鲁迅先生曾给予恰切的评价 :“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在初创时 ,奉老子为教祖 ,以道家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思想的最高成就,在方东美看来是“儒道墨三家会通处”(蒋国保、周亚洲编《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第344页,以下凡引本书只注页码),他认为“纯正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多元通和模式可谓对中国宗教间关系的一个精炼概括。大抵来说,这个模式是指在中国的各宗教能够并行而不相悖,多元共存,甚至能够并育而不相害,彼此化育,共同提升。中国各大宗教之间相互吸收有益资源,彼此互补通和,形成一个既多元分化,又生动一体的中华社会文化有机体。在目前阶段,中国宗教多元通和模式仍然处在框架性的提炼阶段,更多的深层次问题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此,笔者借近期在江西进行田野探访的机会,就见闻所及的民间信仰、儒家与道教等材料,谈谈它们如何进行互补与通和  相似文献   

13.
君子作为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向善的正面人格形象,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成人成己的价值认同,是中华文化做人标准的人格化体现,是将内在德性外化为具体表现的现实人物。君子概念的内涵在历史上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儒、佛、道文化都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君子与理想人格相比,有区别也有联系。理想人格作为道德楷模,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君子则是不断追求并自觉践行理想人格的优秀人格,是不断趋向于理想人格的现实人格,是每一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在中国传统君子文化中,儒、道两家的君子文化最具代表性,道家的天之君子和儒家的人之君子中所展现的思想智慧相异互补,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现实意义而言,提倡每一个人做君子,在当下社会中也许更具现实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正刘芳菲:我们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叫作"儒道两行,文化自信"。关于这个题目,我想听听许嘉璐先生您是如何来理解的。许嘉璐:这个问题啊,我把这八个字颠倒过来。首先是文化自信,只有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才谈得到儒道行、不行。什么叫文化自信?用通常的语言说,当你知道自己家里的家底有什么宝,同时这个家底应该跟世界上其他的民族作比较,我们有没有特长。如果没特长,你也有这个宝,我也有这个宝,就不称为宝了。所以文化自信,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应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如何的,同时他的确在很多的方面是区别  相似文献   

15.
石涛是清代杰出的中国画大师,擅长山水画,同时也擅长诗文和中国画的其他绘画种类,人们将他誉为扬州画派的鼻祖。他创作的绘画理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这也就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画论家,该书道出了许多画家不传之法。近代的著名画家傅抱石、张大千、郑拙庐、吴冠中、黄宾虹等大师都对石涛的这本书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韩林德在《石涛与画语录研究》中指出,"《画语录》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一画论……开创了中国绘画美学的新局面"。这些专家学者也就系统地总结了石涛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16.
哲学既要研究生的问题,也要研究死的问题,生和死的问题是每一民族的哲学所必须直面而无法回避的。所谓“人生”既包括“生”的方面,亦涵摄“死”的方面。从客观上讲,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而在主观上,人又都企盼能够实现生命价值之永恒,超越死亡,取得真正的不朽。生命事实上的有限暂时和价值的无限永恒这对矛盾,始终贯穿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不同民族的哲人对死亡超越的方式,因生存环境、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回答。在世界三大文化体系中,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7.
禹传位与启,夏朝始,开启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原始社会的氏族结构被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逐渐取代,伦理纲常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历来都是"宗教而政治化,政治而人伦化,人伦而艺术化","伦理"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变化、政治演进、经济发展、艺术嬗变,艺术化地表现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演进中,借此衍生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发展图卷.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早期易学史不是某个学派的一元传承史,而是多学派的多元发展史;不是单纯的殊途同归史,而是殊途同归和同途殊归的“双相”史;它甚至也不单纯是儒、道两条互不交错的“平行线”的发展史,而是更多学派及“亚学派”互斥又互渗、多条线索交织、呈现某种“网络化”图景的历史。我们应把“同时性分析”和“历时性分析”结合起来。“要”是道家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论原则,儒家“博而寡要”,道家“秉要执本”。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帛书《易传》和通行本《易传》对“要”这个概念的不同使用,对早期易学史中的儒道分野及儒道互渗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吴根友 《哲学研究》2015,(3):50-57,128,129
孔子将"仁"的德性看作"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孔子及其弟子将在家庭中实践孝悌之伦看作实践仁德的出发点,进而看作建构良序社会的出发点。孔子及其弟子对"人之为人"与"做人起点"两个问题的思考,体现了先秦儒家重视人的道德行为与良序社会的内在关系。与儒家的这一思考路径相反,道家创始人老子及其重要继承、发扬者庄子,更加重视"道序"的作用,以及人对"道序"遵守的重要性。在"人之为人"的问题上,道家提出每个人都应当"尽性",在"做人的起点"上,更重视个人生命之于政治活动的基础作用,认为理想的政治与社会应当奠定在尊重每个人的个体生命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儒道两家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的理论回答并非完全过时,而是不够充分。这两个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在现代新的思想维度里对其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心底,“中”这个词汇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文化内涵。先民在早期开创历史的进程中,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简陋的生产水平,选择了最有利于生存的黄河流域中原地带作为民族的依托。“中原有寂,庶民来之。”(《诗·小雅·小宛》)“周原,茶如饴。”(《诗·大雅·绵》)坦迤的田野,肥美的水草,养育了中华民族,所以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日积月累、世代相传地凝成了对民族发祥地的“情结”,“中”这个方位同逐渐情感化、伦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秩序的强化,它又叠加上“等级”的含义,具有“优越”、“崇高”、“权威”的意味,比如它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